•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13:28:00 来源:戏说三国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崇祯是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虽然他在位期间一直尽力在挽救国家,但是一个要倾倒的大厦,怎么会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停止崩塌呢。

公元一六四四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入大明的首都北京,崇祯帝最后一点的希望也被破灭,在李自成攻进紫禁城之前,提前杀了自己的妻妾,以免受到贼人的侮辱。太子以及几个皇子都被悄悄的送出了紫禁城,只有六岁的小女儿也是被亲手杀掉,崇祯看着他最宠爱的长平公主,无奈的说到“你为何偏偏要在皇家投胎啊!”说着便举起剑斩断了公主的胳膊,一声尖叫之后,公主便倒在了血泊之中。此时的崇祯皇帝再也狠不下心来再砍上一刀,随之去了煤山上的歪脖子老树上上吊了。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长平公主,所有的人都觉得她活不了,宫女跟太监们怕公主死后还要遭受侮辱,便把她悄悄的转移到宫外去,交给了她的外公周奎。周家的人看到不省人事的公主,一位公主已经是回天乏术,所以众人都在等着公主安然离去。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公主竟是靠着顽强的意志扛了过来。但是这种事情怎么能瞒得住清廷,没过多久长平公主躲藏在周家的事情就被发现了。但是清朝的统治者却昭告天下,满人夺得天下只是顺应天理,这个国家是从李自成手里夺过来的,和前朝的皇族并没有很大的仇恨,而且承诺会好好对待明朝皇家的后裔。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清廷不惜花费金钱赏赐给前朝皇族的女眷,而且还在生活中优待他们,而长平公主就一直安稳的生活在周家。长平公主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有朝一日太子能够积攒实力光复大明,好让这天下重归汉人手中。没过多久明朝最后一位太子听说了清朝善待明朝皇族后裔的事情,便费尽心思的来到了周家。周奎十分的清楚,这太子完全就是来送死的,这还不够还要拉上公主一起上路啊。周奎思来想去,不顾长平公主的反对硬是将太子交给了大清的多尔衮。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这多尔衮是个什么人物,此时的多尔衮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但是当年的承诺已经说出去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于是他便使出了一个阴招,只要有人说这个太子是冒充的,就能光明正大的把他给杀了。为了处死前朝的太子,多尔衮命令周家人和长平公主一起指认这个太子是假的,但是遭到了长平公主的决绝,多尔衮一看别无他法,便亲自指认了,随即处死了前朝太子。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这时候的长平公主已经对复国不抱有希望了,便产生了出家的想法,他向当时清朝的皇帝提出了这个要求,但是皇帝确认为,当时已经说了优待前朝的皇族,如果长平公主出家,那么这个承诺就违背了。所以当时的皇帝便给长平公主指派了婚事,而且把这场婚礼做的声势浩大,待遇跟当朝的格格一样。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清廷的一个把戏,清廷就是利用对长平公主大的施恩政策,更多的想法是抓住更多的明朝皇室后代。而抓住的这些前朝皇室后裔全部都被清廷给悄悄处死了,虽然长平公主一直被清廷优待,但是她生活的并不满意,每天都在伤心难过中度过,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了,据说在她去世的时候还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即便是这样清廷还在她身上榨干了最后一丝利用的价值。

长平公主的一生可谓是不顺利,而且充满了政治阴谋,可能死亡对她来说是另一种解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长平公主真的成为独臂神尼吗
...清廷立足未稳,急于笼络人心,巩固统治。为此,摄政王多尔衮下令,一是为崇祯皇帝发丧,重新下葬,上谥号怀宗端皇帝;二是好生照顾身残病重的长平公主,生活上给予优待;三是排兵布阵,西
2023-10-12 17:18:00
她身为公主,15岁时却被亲生父亲砍掉左臂
...使她醒来并得以生存。不久李自成被击败,长平公主落入多尔衮之手,长平公主幸存。当然,幸免于难。多尔衮下令奖励明朝的孤儿,以赢得人们的心。清军入关后,崇祯皇帝留下的女性亲属仍然得
2023-01-18 01:27:00
她出生时丧母,15岁被父亲砍断一臂
...,将其释放。当时崇祯帝尚有皇子外逃,为了斩尽杀绝,多尔衮故意放出长平公主尚在人间的消息,引皇子来寻,果然有皇子中计,前来投奔长平公主,被多尔衮处死。亲眼目睹兄弟死在自己的面前
2023-02-11 20:17:00
在东汉末年本是四国并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掉的是哪国?
...那时候啊,清朝实际上当家作主的是顺治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啊,他就想让天下人都知道清朝对明朝皇室挺宽厚的。就这么着,多尔衮没答应长平公主出家的事儿,还派人把周世显找着了
2024-11-11 11:29:00
明朝长平公主命运多舛的18年
...醒,并且度过了伤后感染等重重危机,活了下来。 后来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又打败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清政府害怕明朝死灰复燃,于是大力寻找崇祯的儿子们,并公开悬赏说:“有以真太子来
2023-09-15 01:38:00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都随军出行。但是当大顺军在一片石被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多尔衮的清军联手击败之后,定王下落不明,此后确实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记载之中。而同样下落不明的太子和永王,围绕在他们身上的“南
2023-11-19 08:44:00
聊聊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
...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清军引兵入关后,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下令,五月初六至初八,为崇祯帝哭灵三日,上谥号怀宗端皇帝,后来又改称庄烈愍皇帝。并将他和周皇后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
2023-01-17 15:24:00
崇祯帝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永王与定王,他们的结局如何?
...两人相见后放声痛哭,兄妹之情溢于言表。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开始彻查此事,对于太子的下落,多尔衮肯定是要查清楚的。多尔衮知道这位少年真的是崇祯帝的太子之后,立即下令把做证的锦衣卫
2023-02-22 20:31:00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顺治帝还是个几岁小孩,这一系列行为,多半应是摄政王多尔衮所为。(多尔衮剧照)那么,多尔衮将一颗槐树问罪,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清兵入关,对于大明的子民来说,无异于一次异族入侵。
2023-07-25 2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