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13:28:00 来源:戏说三国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崇祯是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虽然他在位期间一直尽力在挽救国家,但是一个要倾倒的大厦,怎么会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停止崩塌呢。

公元一六四四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入大明的首都北京,崇祯帝最后一点的希望也被破灭,在李自成攻进紫禁城之前,提前杀了自己的妻妾,以免受到贼人的侮辱。太子以及几个皇子都被悄悄的送出了紫禁城,只有六岁的小女儿也是被亲手杀掉,崇祯看着他最宠爱的长平公主,无奈的说到“你为何偏偏要在皇家投胎啊!”说着便举起剑斩断了公主的胳膊,一声尖叫之后,公主便倒在了血泊之中。此时的崇祯皇帝再也狠不下心来再砍上一刀,随之去了煤山上的歪脖子老树上上吊了。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长平公主,所有的人都觉得她活不了,宫女跟太监们怕公主死后还要遭受侮辱,便把她悄悄的转移到宫外去,交给了她的外公周奎。周家的人看到不省人事的公主,一位公主已经是回天乏术,所以众人都在等着公主安然离去。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公主竟是靠着顽强的意志扛了过来。但是这种事情怎么能瞒得住清廷,没过多久长平公主躲藏在周家的事情就被发现了。但是清朝的统治者却昭告天下,满人夺得天下只是顺应天理,这个国家是从李自成手里夺过来的,和前朝的皇族并没有很大的仇恨,而且承诺会好好对待明朝皇家的后裔。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清廷不惜花费金钱赏赐给前朝皇族的女眷,而且还在生活中优待他们,而长平公主就一直安稳的生活在周家。长平公主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有朝一日太子能够积攒实力光复大明,好让这天下重归汉人手中。没过多久明朝最后一位太子听说了清朝善待明朝皇族后裔的事情,便费尽心思的来到了周家。周奎十分的清楚,这太子完全就是来送死的,这还不够还要拉上公主一起上路啊。周奎思来想去,不顾长平公主的反对硬是将太子交给了大清的多尔衮。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这多尔衮是个什么人物,此时的多尔衮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但是当年的承诺已经说出去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于是他便使出了一个阴招,只要有人说这个太子是冒充的,就能光明正大的把他给杀了。为了处死前朝的太子,多尔衮命令周家人和长平公主一起指认这个太子是假的,但是遭到了长平公主的决绝,多尔衮一看别无他法,便亲自指认了,随即处死了前朝太子。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这时候的长平公主已经对复国不抱有希望了,便产生了出家的想法,他向当时清朝的皇帝提出了这个要求,但是皇帝确认为,当时已经说了优待前朝的皇族,如果长平公主出家,那么这个承诺就违背了。所以当时的皇帝便给长平公主指派了婚事,而且把这场婚礼做的声势浩大,待遇跟当朝的格格一样。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清廷的一个把戏,清廷就是利用对长平公主大的施恩政策,更多的想法是抓住更多的明朝皇室后代。而抓住的这些前朝皇室后裔全部都被清廷给悄悄处死了,虽然长平公主一直被清廷优待,但是她生活的并不满意,每天都在伤心难过中度过,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了,据说在她去世的时候还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即便是这样清廷还在她身上榨干了最后一丝利用的价值。

长平公主的一生可谓是不顺利,而且充满了政治阴谋,可能死亡对她来说是另一种解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长平公主真的成为独臂神尼吗
...清廷立足未稳,急于笼络人心,巩固统治。为此,摄政王多尔衮下令,一是为崇祯皇帝发丧,重新下葬,上谥号怀宗端皇帝;二是好生照顾身残病重的长平公主,生活上给予优待;三是排兵布阵,西
2023-10-12 17:18:00
她身为公主,15岁时却被亲生父亲砍掉左臂
...使她醒来并得以生存。不久李自成被击败,长平公主落入多尔衮之手,长平公主幸存。当然,幸免于难。多尔衮下令奖励明朝的孤儿,以赢得人们的心。清军入关后,崇祯皇帝留下的女性亲属仍然得
2023-01-18 01:27:00
她出生时丧母,15岁被父亲砍断一臂
...,将其释放。当时崇祯帝尚有皇子外逃,为了斩尽杀绝,多尔衮故意放出长平公主尚在人间的消息,引皇子来寻,果然有皇子中计,前来投奔长平公主,被多尔衮处死。亲眼目睹兄弟死在自己的面前
2023-02-11 20:17:00
在东汉末年本是四国并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掉的是哪国?
...那时候啊,清朝实际上当家作主的是顺治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啊,他就想让天下人都知道清朝对明朝皇室挺宽厚的。就这么着,多尔衮没答应长平公主出家的事儿,还派人把周世显找着了
2024-11-11 11:29:00
明朝长平公主命运多舛的18年
...醒,并且度过了伤后感染等重重危机,活了下来。 后来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又打败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清政府害怕明朝死灰复燃,于是大力寻找崇祯的儿子们,并公开悬赏说:“有以真太子来
2023-09-15 01:38:00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都随军出行。但是当大顺军在一片石被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多尔衮的清军联手击败之后,定王下落不明,此后确实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记载之中。而同样下落不明的太子和永王,围绕在他们身上的“南
2023-11-19 08:44:00
聊聊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
...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清军引兵入关后,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下令,五月初六至初八,为崇祯帝哭灵三日,上谥号怀宗端皇帝,后来又改称庄烈愍皇帝。并将他和周皇后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
2023-01-17 15:24:00
崇祯帝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永王与定王,他们的结局如何?
...两人相见后放声痛哭,兄妹之情溢于言表。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开始彻查此事,对于太子的下落,多尔衮肯定是要查清楚的。多尔衮知道这位少年真的是崇祯帝的太子之后,立即下令把做证的锦衣卫
2023-02-22 20:31:00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顺治帝还是个几岁小孩,这一系列行为,多半应是摄政王多尔衮所为。(多尔衮剧照)那么,多尔衮将一颗槐树问罪,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清兵入关,对于大明的子民来说,无异于一次异族入侵。
2023-07-25 2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