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13:28:00 来源:戏说三国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崇祯是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虽然他在位期间一直尽力在挽救国家,但是一个要倾倒的大厦,怎么会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停止崩塌呢。

公元一六四四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入大明的首都北京,崇祯帝最后一点的希望也被破灭,在李自成攻进紫禁城之前,提前杀了自己的妻妾,以免受到贼人的侮辱。太子以及几个皇子都被悄悄的送出了紫禁城,只有六岁的小女儿也是被亲手杀掉,崇祯看着他最宠爱的长平公主,无奈的说到“你为何偏偏要在皇家投胎啊!”说着便举起剑斩断了公主的胳膊,一声尖叫之后,公主便倒在了血泊之中。此时的崇祯皇帝再也狠不下心来再砍上一刀,随之去了煤山上的歪脖子老树上上吊了。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长平公主,所有的人都觉得她活不了,宫女跟太监们怕公主死后还要遭受侮辱,便把她悄悄的转移到宫外去,交给了她的外公周奎。周家的人看到不省人事的公主,一位公主已经是回天乏术,所以众人都在等着公主安然离去。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公主竟是靠着顽强的意志扛了过来。但是这种事情怎么能瞒得住清廷,没过多久长平公主躲藏在周家的事情就被发现了。但是清朝的统治者却昭告天下,满人夺得天下只是顺应天理,这个国家是从李自成手里夺过来的,和前朝的皇族并没有很大的仇恨,而且承诺会好好对待明朝皇家的后裔。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清廷不惜花费金钱赏赐给前朝皇族的女眷,而且还在生活中优待他们,而长平公主就一直安稳的生活在周家。长平公主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有朝一日太子能够积攒实力光复大明,好让这天下重归汉人手中。没过多久明朝最后一位太子听说了清朝善待明朝皇族后裔的事情,便费尽心思的来到了周家。周奎十分的清楚,这太子完全就是来送死的,这还不够还要拉上公主一起上路啊。周奎思来想去,不顾长平公主的反对硬是将太子交给了大清的多尔衮。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这多尔衮是个什么人物,此时的多尔衮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但是当年的承诺已经说出去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于是他便使出了一个阴招,只要有人说这个太子是冒充的,就能光明正大的把他给杀了。为了处死前朝的太子,多尔衮命令周家人和长平公主一起指认这个太子是假的,但是遭到了长平公主的决绝,多尔衮一看别无他法,便亲自指认了,随即处死了前朝太子。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这时候的长平公主已经对复国不抱有希望了,便产生了出家的想法,他向当时清朝的皇帝提出了这个要求,但是皇帝确认为,当时已经说了优待前朝的皇族,如果长平公主出家,那么这个承诺就违背了。所以当时的皇帝便给长平公主指派了婚事,而且把这场婚礼做的声势浩大,待遇跟当朝的格格一样。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其实这一切都只是清廷的一个把戏,清廷就是利用对长平公主大的施恩政策,更多的想法是抓住更多的明朝皇室后代。而抓住的这些前朝皇室后裔全部都被清廷给悄悄处死了,虽然长平公主一直被清廷优待,但是她生活的并不满意,每天都在伤心难过中度过,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了,据说在她去世的时候还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即便是这样清廷还在她身上榨干了最后一丝利用的价值。

长平公主的一生可谓是不顺利,而且充满了政治阴谋,可能死亡对她来说是另一种解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长平公主真的成为独臂神尼吗
...清廷立足未稳,急于笼络人心,巩固统治。为此,摄政王多尔衮下令,一是为崇祯皇帝发丧,重新下葬,上谥号怀宗端皇帝;二是好生照顾身残病重的长平公主,生活上给予优待;三是排兵布阵,西
2023-10-12 17:18:00
她身为公主,15岁时却被亲生父亲砍掉左臂
...使她醒来并得以生存。不久李自成被击败,长平公主落入多尔衮之手,长平公主幸存。当然,幸免于难。多尔衮下令奖励明朝的孤儿,以赢得人们的心。清军入关后,崇祯皇帝留下的女性亲属仍然得
2023-01-18 01:27:00
她出生时丧母,15岁被父亲砍断一臂
...,将其释放。当时崇祯帝尚有皇子外逃,为了斩尽杀绝,多尔衮故意放出长平公主尚在人间的消息,引皇子来寻,果然有皇子中计,前来投奔长平公主,被多尔衮处死。亲眼目睹兄弟死在自己的面前
2023-02-11 20:17:00
在东汉末年本是四国并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掉的是哪国?
...那时候啊,清朝实际上当家作主的是顺治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啊,他就想让天下人都知道清朝对明朝皇室挺宽厚的。就这么着,多尔衮没答应长平公主出家的事儿,还派人把周世显找着了
2024-11-11 11:29:00
明朝长平公主命运多舛的18年
...醒,并且度过了伤后感染等重重危机,活了下来。 后来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又打败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清政府害怕明朝死灰复燃,于是大力寻找崇祯的儿子们,并公开悬赏说:“有以真太子来
2023-09-15 01:38:00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都随军出行。但是当大顺军在一片石被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多尔衮的清军联手击败之后,定王下落不明,此后确实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记载之中。而同样下落不明的太子和永王,围绕在他们身上的“南
2023-11-19 08:44:00
聊聊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
...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清军引兵入关后,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下令,五月初六至初八,为崇祯帝哭灵三日,上谥号怀宗端皇帝,后来又改称庄烈愍皇帝。并将他和周皇后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
2023-01-17 15:24:00
崇祯帝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永王与定王,他们的结局如何?
...两人相见后放声痛哭,兄妹之情溢于言表。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开始彻查此事,对于太子的下落,多尔衮肯定是要查清楚的。多尔衮知道这位少年真的是崇祯帝的太子之后,立即下令把做证的锦衣卫
2023-02-22 20:31:00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顺治帝还是个几岁小孩,这一系列行为,多半应是摄政王多尔衮所为。(多尔衮剧照)那么,多尔衮将一颗槐树问罪,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清兵入关,对于大明的子民来说,无异于一次异族入侵。
2023-07-25 2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