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20: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于煤山一棵歪脖槐树上吊死。时至今日,煤山已经叫做景山。

吊死崇祯皇帝的树,曾经被清朝统治者套上锁链,顽强地存活了两百多年。不过,目前在景山公园中我们看到的那棵槐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一棵了。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崇祯剧照)

那么,吊死崇祯的槐树为什么会被套上锁链?它后来又去了哪里呢?

崇祯皇帝是个悲情人物。尽管他即位之后便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但彼时的明朝已经是大厦将倾,他也有心而无力了。

在不少人看来,崇祯皇帝即位后诛杀魏忠贤,是加速明朝灭亡的一招臭棋。实事求是的说,一个王朝离开了任何一人,都不会立即停摆。崇祯的过错在于,诛杀魏忠贤的同时,也把阉党给一网打尽了。阉党倒了,东林党人开始为所欲为。富人的赋税被免,穷百姓的赋税反而加重,国家财政的问题也更加严重。就这件事来说,崇祯实在是太心急了。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地球又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北方土地大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很多公职人员也失了业。再加上连年瘟疫不断,各地村落整片整片的消失,万千河山一片死寂。

百姓们吃不上饭,也没法安稳地过日子,农民起义也就开始一波一波爆发。而北方的满清,又一直虎视眈眈,不断在边境进行骚扰。明朝军饷开支巨大,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是直接崩溃。

纵然崇祯皇帝给秦皇汉武上身,也无法收拾如此崩溃的局面。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李自成剧照)

李自成的大军很快攻入京城。崇祯为了避免妃子和公主遭受侮辱,在闯军到来前,提前将一众妃子赐死。他的女儿长平公主,被崇祯亲手砍掉了一只手臂,陷入了昏迷;而另一位年仅6岁的女儿昭仁公主,也被崇祯直接砍死。

绝望的崇祯来到煤山,在看完紫禁城最后一眼后,他在蓝色袍服上写下绝命遗言,随即吊上了歪脖槐树。

歪脖槐树吊死了崇祯,也结束了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但实际上,槐树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大的事情,甚至连天下的百姓们,也并没有意识到。

槐树的意义,是在清兵入关后,才开始被放大的。在占领北京后,顺治帝昭告天下,将崇祯皇帝移葬到思陵。与此同时,顺治还下令给吊死崇祯的歪脖槐树加上锁链,并起名为“罪槐”。但凡大清官员路过“罪槐”,都必须要驻足停思。

当然了,当时的顺治帝还是个几岁小孩,这一系列行为,多半应是摄政王多尔衮所为。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多尔衮剧照)

那么,多尔衮将一颗槐树问罪,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清兵入关,对于大明的子民来说,无异于一次异族入侵。要想消除民族间的隔阂,让清朝能够顺利地一统天下,必然需要用一些手段。

清朝将槐树定罪,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人们,我们是在惩治灭掉大明的罪人,我们的行为是在为明朝复仇。那么,哪些人是仇人呢?当然是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至于南明政权,也是阻碍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叛乱者,自然也归于仇人之列。

为槐树定罪,为清朝统一天下,安上一个合理的名目,是清朝民族融合的一招妙棋。只是可惜,这棵槐树却莫名背上了罪名。

有人为“罪槐”鸣冤,写了一副对联:“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

直到1900年,在清朝也走上穷途末路之时。八国联军入京,将锁链作为文物夺走,槐树才终于卸下了包袱。槐树的锁链,见证了整个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在失去锁链没几年后,清王朝也走向了灭亡。

不得不说,八国联军确实掠夺了一件了不得的文物。

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槐树一直顽强地活着。

但在1966年,一群热血的青年冲上了景山,把槐树的树枝折断,将树皮全都剥了下来。这棵槐树终于寿终正寝。1971年,这颗已经死去的槐树被正式移除。在十年后,公园管理处把景山南坡一颗碗口大小的小槐树移植了过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00: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吊死崇祯皇帝的那棵槐树,为何要用铁链拴住
...,李自成立刻带着人马和财宝逃回了西安。而顺治皇帝在多尔衮的拥护下,入主北京城。到了北京城以后,多尔衮为了安抚大明臣子之心,立刻吩咐人将崇祯皇帝以皇帝礼仪安葬,并且给这颗歪脖子
2023-07-21 16:22:00
崇祯皇帝自杀后,太子落到了多尔衮手中后下场如何
...自己全家。为此,他将朱慈烺出卖给了朝廷。当时清廷是多尔衮掌权,得知这件事后,多尔衮深感不安。如果不杀,那么日后必然会有大批明朝旧臣拥立太子反清。可如果杀掉,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反
2023-06-27 11:14:00
1626年,皇太极还想跟崇祯议和
...言,他需要“时间”,跟时间进行赛跑。相对努尔哈赤、多尔衮而言,皇太极雄才大略,目光长远。即便是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也难以跟皇太极媲美。皇太极很清楚,想跟明朝逐鹿天下,不是
2023-08-22 06:04:00
明朝最硬气的一道圣旨,多尔衮不敢造次,崇祯用生命捍卫
公元1644年,明朝将领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大门,多尔衮率领满清八旗子弟进入北京城,打败李自成,建立满清王朝。时年,崇祯皇帝解散宫廷,皇子皇孙悉数逃出紫禁城,公主后妃大多以身殉国,崇
2023-02-18 21:54:00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大将硕托、阿达礼提议,拥戴多尔衮称帝,被八旗议事会处死。“崇政殿会议”的决议得到遵守,多尔衮想称帝,难于上青天。1641年,皇太极乘着明军与李自成、张献
2023-08-21 16:40:00
崇祯的身后事,竟然是他最仇恨的三个人给办的
...再算上引清兵入关导致汉人政权易手的吴三桂,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大概是崇祯皇帝生前死后最仇恨的三个人。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崇祯皇帝的身后事是有这三个人给办的。说起崇祯皇帝,其
2023-05-18 18:41:00
明朝灭亡后宫嫔妃纷纷投井上吊,李自成不如多尔衮
...吴襄又被李自成杀害,一怒之下,吴三桂重返山海关,与多尔衮兵合一处,共同讨贼。在吴三桂五万关宁铁骑和二十万八旗军的共同打击下,仅仅进城42天的李自成只能仓皇败退,在临走之前又做
2023-06-12 07:17:00
董鄂妃去世,顺治帝为什么到崇祯帝墓前痛哭
...人问题也成为了搅动八旗、满清的桎梏。而手握两白旗的多尔衮与有着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支持的豪格也便成为了最有实力问鼎的人选。但是皇位继承人问题上的白热化竞争,而豪格的离席而去
2023-07-31 21:59:00
皇朝可以灭亡但内斗的传统不能忘
...发令”,孙之獬等首批投降的官员就依令剃了发。但很快多尔衮考虑到刚入关立足未稳,为了减弱汉民的抵抗,又收回了强制剃发的命令。因此南党官员大量投降后,朝堂的汉族官员就出现了剃发和
2023-01-30 1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