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1 16: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大将硕托、阿达礼提议,拥戴多尔衮称帝,被八旗议事会处死。“崇政殿会议”的决议得到遵守,多尔衮想称帝,难于上青天。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1641年,皇太极乘着明军与李自成、张献忠厮杀之际,派遣睿亲王多尔衮率十万兵马进攻锦州,对战祖大寿,试图撕开宁锦防线。

清军重兵云集,崇祯只能抽调兵力,以洪承畴为主帅,率领8位总兵,13万兵马出山海关,与多尔衮决战。

洪承畴希望能延缓进军速度,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击败清军。明军粮草、物资、弹药、兵饷不足,崇祯很无奈,屡次下令出兵,洪承畴只能出关迎战。

明军骑兵、步兵、炮兵、火器兵协同作战,朝着锦州杀来。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硕托、阿达礼等率兵迎战。

洪承畴指挥上更胜一筹,清军连战连败,损失惨重。多尔衮惶恐不安,便下令撤退,并将部分八旗兵调回沈阳,让皇太极大为恼火。

松锦之战第一阶段,清军可谓是惨败,多尔衮数天不敢下马,劳累多度,这是他无子嗣的原因之一。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为了鼓舞士气,严肃军纪,皇太极剥夺多尔衮“睿亲王”的爵位,并扬言将其处死,后释放,以示震慑。

为了扭转局势,皇太极不顾身体多病,亲自率兵迎战洪承畴。清军携带数十门红衣大炮,在火器上有了优势,再加上明军内部不和,洪承畴战败。

松锦之战,皇太极赢得并不轻松,如果明军配合默契,曹变蛟突袭大营时,也许清军已经溃败,让洪承畴成为赢家。

回到沈阳,皇太极身体越来越糟,很快就病逝。此时,八旗内部为了争夺皇位进行新一轮争夺,豪格、多尔衮都跃跃欲试。

1643年,八旗旗主在崇政殿召开会议,商议新一任皇帝的人选。为确保会议“顺利”进行,大殿周围分布着正黄旗、镶黄旗的精兵。

多铎提议,皇位应该由威望高的睿亲王担任,也就是自己的兄长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能征惯战,胜任皇帝的工作。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多尔衮掌握正白旗,多铎掌握镶白旗,兄长阿济格又骁勇善战,多尔衮确实具备当皇帝的实力。可惜,对手肃亲王豪格太强,多尔衮没戏。

豪格,皇太极的长子,骁勇善战,上战场的时间比多尔衮还早,年纪也比多尔衮大3岁。“崇政殿会议”之前,豪格已经联络镶黄旗、正黄旗、镶蓝旗。

豪格本身掌握正蓝旗,又得到正黄旗、镶黄旗、镶蓝旗的支持,代善手中的两红旗,也倾向豪格。如此,豪格比多尔衮优势更大,有六旗支持,实力很强。

多铎的发言,让索尼、鳌拜等两黄旗将士非常不满。索尼、鳌拜等两黄旗将领按剑上前,直言:“不册立先帝之子,宁可追随先帝于黄泉之下。”

两黄旗表态,如果继承皇位的不是先帝的孩子,就武力决胜负。崇政殿外面的将士,也出现了“异常”,随时可能闯进来,多尔衮没了底气。

索尼、鳌拜等人把眼光投向豪格,希望他能表态。豪格假装“谦虚”,说自己“德浅福薄”,不胜任皇帝工作,目的是让大家“三劝进”,再称帝。

豪格的“谦虚”,被多尔衮抓住机会,可以册立先帝的其他儿子。郑亲王济尔哈朗提议,册立皇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是为顺治帝。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福临成年之前,由两位叔叔摄政,分别是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皇帝能够亲政后,两位叔叔隐退。郑亲王的提议,八旗会议认可,多尔衮也同意。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防止多尔衮、豪格违背“协定”,以礼亲王代善为首的旗主建议大家一起“立誓”,宣誓拥戴顺治,遵守“崇政殿决议”,得到与会者同意。

“崇政殿决议”,是八旗内部相互妥协的结果,也是福临继位,并确保安全的前提。但是,福临毕竟年纪太小,八旗内部有人不服,还想拥戴多尔衮称帝。

硕托,代善的儿子,骁勇善战,屡建战功。1626年,岳托、硕托、萨哈廉兄弟劝说父亲代善支持皇太极继承汗位,有拥戴之功。

阿达礼,代善的孙子,萨哈廉的儿子,足智多谋。顺治继位,硕托、阿达礼不服从决议,崇政殿会议后,他们劝说代善,要推翻“崇政殿决议”,拥戴多尔衮。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代善拒绝,硕托、阿达礼并不死心,便前往多铎处,希望多铎出面废了顺治,让多尔衮继位。多铎是个明白人,崇政殿上的剑拔弩张,他记忆犹新,便闭门不见。

硕托、阿达礼回到家中,继续劝说代善,让多尔衮继位。代善很恼火,为了避免八旗内部相互厮杀,他决定大义灭亲,上奏顺治召开八旗会议,处死硕托、阿达礼。

史载:“伊谓睿亲王曰,尔为君,我即从尔,又告其祖礼亲王曰,衆皆已推睿亲王为君,尔何独默然,礼亲王睿亲王俱以告衆质容情,实以其乱政妄行。”

硕托、阿达礼将“想法”告知多尔衮,并试探代善、多铎的意思。多尔衮、多铎是兄弟,是一条战线上的盟友;代善手握重兵,得到代善支持,是多尔衮继位的关键。

代善手握两红旗,子孙后裔能人众多,如果支持多尔衮,以两红旗、两白旗的优势,足以压倒豪格,以及群龙无首的两红旗。

崇祯十六年,多尔衮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代善遵守“崇政殿决议”,不惜处死硕托、阿达礼,断了多尔衮的想法。谁敢推翻“崇政殿决议”,硕托、阿达礼就是前车之鉴,多尔衮只能放弃称帝的想法。

参考书目:《清史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皇帝自杀后,太子落到了多尔衮手中后下场如何
...自己全家。为此,他将朱慈烺出卖给了朝廷。当时清廷是多尔衮掌权,得知这件事后,多尔衮深感不安。如果不杀,那么日后必然会有大批明朝旧臣拥立太子反清。可如果杀掉,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反
2023-06-27 11:14:00
明朝最硬气的一道圣旨,多尔衮不敢造次,崇祯用生命捍卫
公元1644年,明朝将领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大门,多尔衮率领满清八旗子弟进入北京城,打败李自成,建立满清王朝。时年,崇祯皇帝解散宫廷,皇子皇孙悉数逃出紫禁城,公主后妃大多以身殉国,崇
2023-02-18 21:54:00
多尔衮的智慧:收服明朝大臣,稳固清朝基业
...月三十日决定放弃北京,撤回西安。数日之后,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北京城,在京的官员们又一次面临抉择。如果说选择投降李自成还可以用“良禽择木而栖”来遮羞,那么投降清朝则是另
2023-09-30 08:37:00
多尔衮为什么要向吊死崇祯的槐树问罪
...顺治帝还是个几岁小孩,这一系列行为,多半应是摄政王多尔衮所为。(多尔衮剧照)那么,多尔衮将一颗槐树问罪,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清兵入关,对于大明的子民来说,无异于一次异族入侵。
2023-07-25 20:59:00
清朝权力之争:多尔衮与六大亲王的较量
...的儿子福临成为了大清新一代的掌门人。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成为了满清政党中势力最大的“头目”。也正是在多尔衮的正确领导下,清朝出现了入主中原、一统江山的想法。这样的政治目光和政
2024-03-15 07:15:00
陈名夏:从明朝忠臣到清朝重臣的曲折历程
...悍将,惹恼了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吴三桂联手多尔衮,打开山海关,清军就此入关。李自成被横扫,在湖北九宫山被农夫打死。“大顺”灭亡,清军入关,定鼎燕京,陈名夏又投靠清朝,
2023-09-24 16:19:00
明朝灭亡后宫嫔妃纷纷投井上吊,李自成不如多尔衮
...吴襄又被李自成杀害,一怒之下,吴三桂重返山海关,与多尔衮兵合一处,共同讨贼。在吴三桂五万关宁铁骑和二十万八旗军的共同打击下,仅仅进城42天的李自成只能仓皇败退,在临走之前又做
2023-06-12 07:17:00
多尔衮:满清入关第一功臣的崛起与陨落
...关第一功臣究竟是谁呢?毫无疑问的是当时满清的大将军多尔衮了,即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之时,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
2023-10-30 15:17:00
弘光政权的错误选择:联虏平寇
...初一,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出任监国。这一天恰是吴三桂引多尔衮入北京的同日。半个月后,朱由崧正式即皇帝位,改次年为弘光元年。是为南明肇始。明亡清兴六十年,多方势力搅作一团。南明朝廷
2023-02-04 14: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