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04 10:20:00 来源:搜狐文化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大师马泰奥《圣雅各》

“我……好像看见了光?”——约1193年到达加里西亚地区的朝圣者

光是什么?

“光是什么?”

冷不丁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你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宗教绘画中天使头顶的圣洁光环,还是教堂中神圣而庄严的圣光?是温暖明亮的午后阳光,又或是那个加班至深夜后,回家路上的一抹灯光?

在我们试图去定义“光”的时候,会发现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抛光师:光的初步运用

在如今,光已是一种寻常的存在。我们习惯了白天的阳光普照,习惯了夜晚的霓虹闪烁,光无处不在。如果有一天,我们穿越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为了生存,最容易养家糊口的职业是什么?别想着人生地不熟的去倒买倒卖,也别想着当个农民就有田可种,有个相对靠谱的选择是——加入当地的手工业行会,成为一名抛光师。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金银器被抛光过的反光表面(阿达格圣杯,约8世纪,藏于爱尔兰国家博物馆)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达勒姆大教堂拱顶内部1153 年—1195 年

在一千年以前的西方世界中,光是一种奢侈品。当时房屋的窗户狭窄,室内光线微弱,主要靠蜡烛照明。然而,烛光昏暗,且难持久。为了让光照范围更大、光照效果更好,人们开始探索如何使器物表面更加光滑,以反射更多的光线。于是,从铁匠行业中诞生了抛光师这一职业:他们通过精细的打磨和抛光,让家庭中陈设的金属、玻璃等器物表面反射出迷人的光泽。这些莹莹光辉虽不能击破黑暗,但已弥足珍贵。

黄金珍宝、玻璃花窗与祭坛:光的神圣化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圣餐鸽》的局部13 世纪上半叶,青铜镀金,装饰珐琅与宝石,藏于萨尔茨堡教堂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持香炉的天使》的局部13 世纪,青铜镀金,装饰珐琅与宝石,藏于沙特尔大教堂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修道院院长苏杰尔的天鹰花瓶晚古时期(花瓶),12世纪中叶(鹰),斑岩与银鎏金,藏于卢浮宫

一个尘封于箱中多年的斑岩瓶,被雕刻师和抛光师根据祭坛礼仪的要求,以金银装饰,并塑造成了一个天鹰形状的花瓶。自己的想法得到完美实现,圣丹尼修道院院长苏杰尔对此十分满意,并对它的炫目光芒相当自豪,他也因此名声大噪。这样的奢华珍宝在修道院中还有许多,然而苏杰尔并未费心借此来扬名立万,他的真正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利用这些金光闪闪的珍宝来激发信徒们的虔诚信仰。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举起的铜蛇》约 1145 年,彩色玻璃,圣丹尼修道院(巴黎)第四个径向小教堂的北侧窗户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巴黎圣丹尼修道院拱顶全貌,玫瑰花窗及宗教故事花窗约 1140 年—1238 年

圣丹尼修道院作为第一座哥特式宗教建筑,主持整个教堂修葺的苏杰尔被认为是这种全新风格的缔造者。对于教堂而言,光的意义非同寻常。他让自然光透过那些如万花筒般的圆花窗和雕画着历史故事的彩色玻璃长窗照进教堂,使这片空间沐浴在热烈而温暖的氛围之中,光影晃动,好似金色圣餐杯的耀泽,又恍如节日时陈列的半透明珐琅,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辉,彰显着此地超脱世俗的神圣。“唯有秉持拳拳之心,在光的建筑里祈祷,才能实现信徒与上帝的心灵对话完成一次从有形到无形的升华。”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契马布埃《圣三位一体的崇拜》(又名《圣母子》)约 1280 年—1290 年,木板画,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西蒙·马蒂尼与利波·梅米《圣母领报》1333 年,祭坛画,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这些复杂而恢弘的装饰物一般会被固定在教堂的建筑上,并有围栏,直到数百年后,巴洛克风格的教堂里依然如此,以有形的结构阻挡着信徒的接近,保持着概念上的“不可触及”与“不可亵渎”。(当时,基督教的礼拜仪式禁止信徒穿过回廊去接近祭坛。)从这样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角度望去,照射在祭坛上的光线看起来曲折荡漾,仿佛拥有了实体,象征着连接信徒与天堂的神圣纽带。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何塞·贝尼托·德·楚利盖拉,圣祈祷堂装饰屏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塞戈维亚大教堂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乔瓦尼·洛伦佐·贝尼尼《圣特雷莎的沉迷》 1647年—1651年,大理石,罗马胜利圣母教堂科尔纳罗礼拜堂

从巴洛克到印象派:光的风格化

在巴洛克时期,光掀起了一场真正的革命。而在此之前,浅淡的色彩和清新的氛围在绘画领域一直占着主导地位。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卡拉瓦乔《圣马太蒙召》 1599 年—1600 年,布面油画,藏于罗马圣路易吉·德·弗朗西斯教堂康塔莱利礼拜堂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卡拉瓦乔《好运当头》 1595年,布面油画,藏于罗马卡比托利尼博物馆绘画馆

例如卡拉瓦乔在1595年的《好运当头》中运用的就是浅色,并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光的展现。然而,在卡拉瓦乔创作了《圣马太蒙召》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光的明暗对比开始成为主导。许多艺术家受到其影响,并传播到了欧洲其他地方,影响了鲁本斯、伦勃朗、里贝拉、雷尼埃等艺术家。至此,光线已不再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化的表达方式。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赫里特·凡·洪特霍斯特《对儿童的崇拜》约 1620 年,板面油画,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胡塞佩·德·里贝拉《圣彼得的解救》1601 年,布面油画,藏于罗马人民圣母教堂塞拉西礼拜堂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尼古拉斯·雷尼埃 《占卜师与玩牌的人》约 1620 年—1622 年,藏于布达佩斯艺术博物馆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乔治·德·拉图尔《新生儿》约 1640 年—1650 年,布面油画,藏于雷恩美术馆

1876年,一个由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家组成的匿名团体,在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坊里举办了一场展览,其中就包括了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这次展览让这群艺术家被冠以“印象派艺术家”的称号,并迅速传播开来。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皮埃尔 - 奥古斯特·雷诺阿《荡秋千》 1876 年,布面油画,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克劳德·莫奈《印象·日出》 1872 年,布面油画,藏于巴黎马蒙丹博物馆

“印象派艺术家”致力于捕捉即时的视觉体验,通过强烈的光线变化来展现色调的丰富性,定格事物在某一瞬间的印象,赋予其永恒的价值。他们强调“在自然环境下的真实写实,表现万千变化的人和物经光照反射或折射后色彩协调的统一”,用无数不规则、非几何图形的鲜活笔触替代了传统的绘画语言构成方式。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马克斯·利伯曼《布鲁恩堡的乡村啤酒馆》 1893 年,布面油画,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文森特·凡·高《奥维尔教堂》 1890年6月,布面油画,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印象派的成功迅速席卷欧洲,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双年展上,经常能看到众多带有印象派风格的作品,它们出自不同国别的艺术家:有俄罗斯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英国人、德国人,还有西班牙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至今影响犹在。

时至今日,这些艺术风格流派或凝滞、或重生、或存续,已成漫天繁星,不断影响、塑造着如今世界的面貌。

如果你对眼前纷繁的艺术风格感到迷茫与难以理解,不妨翻开《伟大的艺术风格》,深入了解每一种风格的来龙去脉。

《伟大的艺术风格》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这本书共1100页,约170万字,2000多张彩色图片,105克哑粉纸四色全彩印刷,高清重现中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的繁华之美。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内容覆盖广泛

本书以意大利本土的视角从公元11世纪初期开始叙述。西方艺术经过罗曼式与哥特式风格之后,一场文艺复兴自意大利开端,然后是矫饰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新先锋派艺术。

全书分15章,每一章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相应艺术风格的综述,让读者建立起对这个艺术风格的初步印象;第二部分是艺术风格所属的艺术家传记,让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幕后主角”重现于世,让艺术风格不再冰冷寂静,而是一部由鲜活的凡人创造的史诗;第三部分是专题文章(在个别章节中会安排在第二部分之前),从其他艺术门类、跨专业角度对艺术风格进行补充,让读者对这个艺术风格有更深刻与更完整的理解。

本书最后还附有索引,收录书中的重要名称,便于读者查找对照。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光的传奇:从中世纪开始,重新发现西方艺术风格

意大利著名艺术史专家、学者撰写

编著者:格洛丽亚·弗希

格洛丽亚·弗希是一位中世纪和现代艺术史学家,她的许多著作已被翻译到世界各地。她还致力于研究视觉艺术、文学和旅行之间的关系。她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乌菲兹美术馆》《艺术、历史、收藏》《意大利艺术》《佛罗伦萨艺术》等。此外,他还编辑了《肖像》《禧年史》《佛罗伦萨文物》《博物馆之国》等。

其他著者:

戴安·博达特、西尔维斯特拉·贝托莱蒂、马克·布萨利、米歇尔·唐蒂尼、劳拉·伦巴第和马蒂亚·赖歇(Diane Bodart,Silvestra Bietoletti,Marco Bussagli,Michele Dantini,Laura Lombardi,Mattia Reiche)。他们都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史学家、著名学院的讲师、长销书作家,均著有大量与本书主题相关的书籍、科学出版物和展览目录。

权威的翻译水准

领衔译者:张密

吉林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意大利语系主任、意大利语专业带头人,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意大利研究会副会长、意大利语系主任,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是我国意大利语教育界的先驱,也是最早将意大利文学大师卡尔维诺的著作引入中国的翻译家之一,曾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和爵士勋章。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谢晋电影的变与不变
...。借由这部涉及中华民族自我身份问题的电影,我们可以从中一窥谢晋宽广的文化视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是首部投资过亿的国产影片,真正开启了国产大片的创作先河。这正是谢晋对于好莱
2023-12-08 00:06:00
百件画作纵览百年欧美现当代艺术发展史
...发展史。从后印象派开始至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与时代的剧变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新的表达形式与视觉语言,艺术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
2023-11-21 20:31:00
向卡尔·拉格菲尔德的时尚传奇致敬大都会慈善晚宴
...、巴尔曼、蔻依等,也有自己的同名品牌。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对时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对新潮流和技术的敏锐洞察,以及对细节和工艺的精益求精而闻名于世。他不仅是一位设计师,也是一
2023-05-10 22:14:00
泰国国家博物馆的佛像艺术
...前时代,主要包括从印度流入泰国境内的早期佛像、罗斛风格(Lopburistyle,又译“华富里”)以及堕罗钵底风格(Dvaravatistyle)的佛像
2023-08-05 14:21:00
大卫·林奇逝世: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的传奇一生
...与幻象交织的炫目,或许是《双峰》的超自然力量和怪诞风格,总之大卫·林奇以众多充满特色、迷离虚幻的“林奇”式电影,为超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卫·林奇的电影往往
2025-01-17 19:01:00
东南亚的造像艺术
...纪东南亚地区早期的石雕和青铜造像作品,使得我们能够从中发现一些特点和规律,认识该区域早期的艺术传播、宗教发展的情况,为我们更加客观的鉴别造像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进入21世纪
2023-08-05 17:49:00
楼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神谜传奇国家?为啥后人,对楼兰念念不忘?
...化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和艺术风格。诸如楼兰壁画等精美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生活场景与风土人情,让后人对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2025-05-16 16:58:00
作为后印象派画家的塞尚,开创了现代艺术抽象和表现风格的范式,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艺术运动。3月12日,“塞尚·四季:大型沉浸式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搭建了3个互
2023-03-15 18:30:00
爱和好奇心让她成乐坛常青树
...上都显得格外出色。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穆特的演奏风格一直在改变,从卡拉扬时期的严谨端正,到之后的奔放自如,她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部作品的演绎可谓是有着天壤之别,但无论她的诠释
2024-03-16 09: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