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5 16:02: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动迁洛邑,中国从此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共立550余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混乱的时期。期间诸侯崛起群雄争霸,各方势力在这场争斗中,实现了政权的再次分配,也进入了文化的深度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礼坏乐崩,百家争鸣。当时至少形成了有八个文化圈即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和巴蜀滇文化圈这些文化圈的形成,往往是分封带来的周文化和围绕在四周的蛮、夷、戎、狄的蛮族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随着藩镇实力的加强,各个文化圈越来越显示其独特性。到了秦朝的车同轨、书同文,中国的文化内涵其实已经大大的丰富,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将是一个世界性的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随着礼坏乐崩藩镇割据,各地区的服饰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后汉书·舆服志》记载;“降及战国,奢僭益炽,削灭礼籍,盖恶有害己之语。竞修奇丽之服,饰以舆马,文罽玉缨,象镳金鞍,以相夸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晋书·舆服志》记载道:“一紫乱于齐饰,长缨混于邹玩。孔子曰:君子其学也博,其服也乡。服若乃豪杰不经,庶人干典,彯鹬冠于郑伯之门,蹑珠履于春申之第。”有一首诗可以再现当时的服饰奇观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晋公好恶衣,朝中尽褴褛。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可见在没有统一的服饰制度下,各国的服饰尽随相变,都无法无章了。因此这个时候的服饰特征,很难一言以蔽之。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各国的服饰不仅在贵族中,没有统一的规制,连平民百姓也各具其特点。比如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国王,陪葬墓当中的玉人身着格子裙,头戴牛角式,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具异国风情。而洛阳韩墓中的战国青铜女孩,则梳着辫子穿着折裙颇有现代风范,还有长裙善舞的韩国舞女、短衣革靴的胡人等等风格各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在这个时期中楚国的服饰颇有特点,楚国地处南方,一直以来被中原人视为蛮夷。而楚国人则自以为来自中原,是受商人的驱赶被迫南移,因此一心想回归中原。在被迫冷落的情况下愤然崛起,战国中晚期,成为了南方最大的诸侯国,楚文化也蓬勃发展。屈原与《楚辞》、庄子与《逍遥游》,曾候乙编钟都是那个时代的楚国人文荟萃,文化意识达到了巅峰。楚人遵奉尚赤,崇火拜日,喜巫敬鬼。在屈原的《楚辞》当中充满了神奇、梦幻和光怪陆离的浪漫主义情怀,那些不食烟火的香草美人应该就是楚人心目当中的女神。事实上与中原各国相比,楚国人的服饰也更加追求华美和灵动。细腰袅袅、裙居摇摇。剑玉环佩、高冠博带仿佛随时可以飘然而去。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在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服饰中,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就是湖北省江陵县的马山一号楚墓。共出土了丝织品21件,其中有不少是国宝级的文物,也从此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的衣着之谜。出土的21件丝织品当中,有七件把保存完好的赏析连署的袍服,全部为直裾,衣长从45.5厘米到200厘米不等。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通过对出土服饰的研究发现,这些袍都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上下连属,但是上下分裁,从采取结构看马山楚墓出土的这七件袍服,以腰部为界,上下分裁后再缝合为一体。上衣下长是中国古人最早创制的服饰形制,至春秋战国之交,开始出现上下连属式样的服装,也就是后世将的深衣。深衣上下分裁的形制,有中古的文化逸韵,是对上衣下长形制的继承。上衣下长都是由数量不等的,衣片拼合而成,这可能受到当时门府的限制。其次,衣身与袖宽相等。据测量出素纱棉袍外,马山楚墓袍服的上衣长度,基本与袖身宽度相等。这与文献当中记载,周代悬端的式样是非常相符。《仪礼·丧服记》中记载:“衣二尺有二”春秋战国时期上衣非常短,大衣和革带一般束于腰腋间。清代的黄宗羲《深衣考》当中也称为深衣的下长其长居身三分之二。

第三,交领、右衽、直裾。从衣襟开合方式看,马山楚墓出土袍服均为右衽、直裾。在穿着时,左襟与右襟作“又”字形重合相,即左襟在上压往右襟至右腋部,使左右衣领形成交叉状。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马山楚墓出土的袍服衣襟都为直裾。折与同期楚墓出土的木佣和绘画作品当中普遍见到的,身穿曲裾袍的楚人有不同。它的原因至今尚未定论,而且比马山楚墓时代稍晚,地理相近的也属楚文化体系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当中,也出土了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式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最后,楚衣的特点还有袖有宽有窄。从形状上看,这些服装的袖形均为筒袖。从袖口形状看,可分为“敝口”和“收口”两种。前者袖口与袖身同宽,后者袖口则明显小于袖从袖根处开始向袖口收缩,第一种,从袖袂处开始向袖口呈弧线收缩;第二种,从袖根处开始向袖口收缩。这些袍服的袖口均为缘饰,且多为别的衣料,是古时人所称的躯。袖身窄小的收口在后世被称为褠衣,在《释名·释衣服》当中解释道:“褠,禅衣之无胡者也,言袖夹直形如沟也。”除了袍服之外,马山楚墓还出土了裙和裤,古代的裙其实就是下裳。《太平御览》中记载道:“裙,下裳也。又曰:裙,里衣也。古服裙不局外,皆有衣笼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中国女子服饰
...千年的长河中的绝美徐徐展开。各个民族从远古、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直到发展到近现代,都举世瞩目。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
2023-05-03 14:56:00
战国时期的货币战争:秦始皇统一货币的背景和挑战
...战国时期的主要货币由于周王朝的逐渐没落,后期形成了春秋战国诸侯分裂的局面。战国时期的货币主要是“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除珍珠玉石、金银类贵金属和各
2023-09-27 07:05:00
楚国女性日常服装有哪些特征?
...织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群体的审美取向综合形成的。而楚国女性常服作为物质形态的楚文化传播媒介,透过服装可以直观的感知楚人的日常生活,而纹饰、款型、用色等方面间接体现了当时楚国的
2023-05-13 14:09:00
【我在淮阳观文物】陈楚故城:一城阅尽数千年 陈风楚韵今盎然
...3000多年,曾多次进行修筑,增修层次明显。出土文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板瓦、筒瓦、盆、罐以及蚁鼻钱等。 一直从事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工作的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也表示,1980年
2023-06-30 15:12:00
楚风觅踪 ∣ 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公布阶段性成果
...大鼎,也就是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楚大鼎,是此前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 坊间一直也有猜测,如果武王墩墓是楚考烈王墓,那么极有可能也有大鼎之类的“重器”,且形制不
2024-04-16 18:34:00
探寻古代服饰之美,夏商周与春秋战国服饰风格对比
...着,后逐渐被汉族人所接纳,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鞋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竞相涌现。其中,儒教的服饰观对中国古代服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
2024-05-03 20:16:00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和煮牲肉的镬鼎。展览中也展出了多件升鼎,“升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系青铜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只有国君级别的高级贵族才能使用。”高杰介绍。“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2023-12-29 19:03:00
春秋初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的特点。当时,秦王嬴政派大将李信率领大军二十万攻打楚国,被楚国大将项燕打败,秦王嬴政亲自到王翦的老家频阳,请养病的王翦出来率领秦国军队攻打楚国。王翦提出一定要六十万大军才能彻
2024-05-18 19:05:00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一号楚墓没有发现墓主的身份信息,据考古人员推测,为楚国士大夫阶层的墓地,其墓主为45岁的女性,身高1.6米左右。马山一号墓出土的服饰实物中,”服“有绵袍、单衣、夹糯、单裙、绵
2024-07-16 16: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