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19:03:00 来源:江南时报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12 月 29 日,南京博物院推出跨年特展“归流——‘江淮地区楚文化的东渐’”,展期3个月。展览以楚文化东进江淮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分为“发源、东渐、滔天、合流、润泽”五个部分,展现楚文化与长江文明的紧密联系,探讨、阐释这一文化交汇如何归流于宏大深厚的汉文明的伟大历程。

展览撷集了来自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安市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随州博物馆九家文博考古机构的300余件(套)珍贵文物。

周礼中的鼎,是身份等级与周王朝礼制的象征。周王室日渐衰微,楚王问鼎,已有僭越之野心。从楚国礼器的演变中,明显可见新的社会层阶正在形成。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展览第一章“发源”就以“问鼎”展开,通过沉睡千年的青铜器展现那段礼崩乐坏、人才辈出的历史阶段。

第一章中展出的太后匜鼎为安徽博物馆藏,1933年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其形制与鼎相似,腹部一侧伸出一流,因此称为匜鼎。腹上部饰一周凸弦纹,足根作兽面状。口外刻铭九字“铸客为太后脰官为之”。铸客即楚国掌管冶铸的官名。

记者注意到,展览中把器具的铭文及纹饰放大后在展示柜旁展板上予以呈现。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高杰告诉记者,展览注重光的运用,尽量让观众可以看清器具上的铭文,并加以注释,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语言。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青铜鼎的器型特征主要是竖耳、鼓腹、兽蹄足。而楚式升鼎在春秋中早期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是楚国先民在融合中原文明与汉江地域文明的基础上独创的铸鼎形制。升鼎平底束腰,用于盛放祭肉,配以羞鼎(又称陪鼎)和煮牲肉的镬鼎。展览中也展出了多件升鼎,“升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系青铜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只有国君级别的高级贵族才能使用。”高杰介绍。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音乐要求和谐,因此被引申用于教化,礼治之外用音乐来调节人伦是中原文化的传统。楚人完整继承了中原的八音之制,铸造出体量巨大、气魄宏伟的编钟,更将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与浪漫主义融入传统乐器中,创造出许多独特而华丽的乐器。

展览中的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它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两只背向踞坐的卧虎四肢屈伏于六蛇缠绕的长方形底座上,虎背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这件精美无比的虎座鸟架鼓来自湖北省博物馆,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2号墓,通高约136cm,宽134cm。

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可以悬挂一面大鼓,两只小虎后足蹬踏凤鸟背脊,前足上托鼓框。该器物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不久前,这件国宝还在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进行修复。“这次是修复完成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高杰介绍。

有研究者认为,楚简文字是中国最早具有自觉的审美创作意识的文字形态之一,是中国真正意义上“书法”的一个源头。楚简用笔率意洒脱,劲健多姿,颇具灵活性,显得波谲云诡,美不胜收。

1983年12月,在江陵砖瓦厂(今属荆州区)发掘的张家山247号西汉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不但是书法精品,也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展览中展出的《盖庐》是其中一篇,共有55支竹简。全文分为九章,各章皆以盖庐的提问为开头,申胥的回答为主体。

专家学者对此书研究后认为其为失传的伍子胥的军事著作兵书,即《伍子胥兵法》。盖庐就是阖庐,申胥即是伍子胥。伍子胥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楚国人。这批竹简的发现为研究吴越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每一次简牍的出土,都代表着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可以补正甚至改写当时的历史。”高杰告诉记者。

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剑工艺,堪称尖端技术,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兵器。越失地于楚后,大量铸剑师被掳至楚腹地,楚的铸剑水平得以大幅提升。越王剑,则是春秋战国兵器中最为珍贵的品种。

南博推出跨年大展,300余件珍贵文物展现楚文化东渐归流历程

历史上有4把越王剑最为著名,分别是越王勾践剑、越王者旨於赐剑、越王朱勾剑、越王不光剑。展览中的这把越王不光铜剑1974年湖北省江陵城西门外张家山战国墓出土。剑的主人是越王不光,是越王勾践(即菼执)之世孙。剑身纵轴起棱脊,腰部靠近前锋段的两侧略弧收,菱形薄剑格,圆管状剑柄,宽边圆形剑首。

“许多越王剑出土于楚墓中,其原因可能是双方联盟关系时的馈赠,也可能是战争中的掳掠。”高杰介绍。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
...建院九十周年推出重磅大展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故宫博物院藏C形玉龙、辽宁考古博物馆藏玉凤、洛阳博物馆藏牙璋、巢湖市博物馆藏西汉朱雀衔环踏
2023-11-03 07:46:00
...文化。“文物游”也是很多孩子感兴趣的研学体验活动。南博的“寻迹溯源——讲述南博九十年”中学生夏令营,带领孩子们走进文保实验室,近距离观看文物保护工作现场,并由古籍修复专家指导
2023-07-15 06:48:00
江苏南京:共赴文博盛宴 领略“博物馆之城”非凡魅力
...—共赴文博盛宴 领略“博物馆之城”非凡魅力5月18日,南博夜游活动现场精彩的演出让游客驻足欣赏,打卡拍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5月18日,市民在六朝博物馆参观
2024-05-19 10:06:00
BIBF•熊出没!
...“数字文博主题展区”,同时与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联合开发的“罴(pí)罴(pí)熊与十二生肖”IP形象和系列衍生文创产品也在本届BIBF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
2023-06-16 14:24:00
...十足的方式,开启2024。展览“上新”大批国宝看花眼“南博的门票是出名的难预约,没想2024年第一天的上午,我竟然抢到了!这说明,新年肯定有好运。”1月1日上午,记者在南博门
2024-01-02 08:27:00
春节期间全省文博场馆接待观众人数达55万人次
...不约而同选择博物馆里过大年,过个有文化传承的年。在南博体验长江下游文明、小人书里的大世界;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品味乾隆的生活雅趣;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聆听“唐音铿锵”;南京
2023-02-04 22:45:00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又一广东文化相关主题的原创大展登上国家级文博、艺术平台。此外,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等重磅大展中,也频频有来自广东的馆藏精品亮相。随着“博物馆
2024-08-05 16:17:00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围绕“提升暑期及秋季旅游旺季公众服务水平”主题,就南博如何应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开放服务工作,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等问题做出说明。“围绕‘一票难求’等群众‘急难愁盼’
2023-08-04 21:00:00
12.9亿人次“打卡”! 今天的博物馆更有“范儿”
...差”,上海博物馆举办“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博物馆也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让我们从博物馆出发,
2024-05-19 02: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斗日伪虎口脱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小泉沟村。(资料图片) 阳曲县是太原的北大门,也是太原周边的重要产粮区,其附近山区还蕴藏着煤炭等丰富的资源
2025-08-19 07:24:00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
2025-08-19 07:50:00
光耀太行 | 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当“双十一”成为消费符号,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1年同一天。太行山腹地,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
2025-08-18 08:40:00
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
2025-08-18 13:46:00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8月17日下午,10位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和平广场的东侧种下了一棵棵“和平树”
2025-08-18 22:14:00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