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04 21:00: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近期,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激增。南京博物院作为热门场馆,成为游客赴南京旅游必到的“网红打卡地”,在公众参观热情持续高涨的情况下,节假日出现“参观预约难、社会讲解乱、黄牛数量多”等情况。8月4日上午,南京博物院为此召开媒体见面会,围绕“提升暑期及秋季旅游旺季公众服务水平”主题,就南博如何应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开放服务工作,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等问题做出说明。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围绕‘一票难求’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南京博物院近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对现有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再深化、再完善、再提升,加大了服务和管理的力度,多措并举保障公众权益,尽最大可能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南京博物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奇志说。

进入暑假以来,南博迎来参观热潮。观众通过南京博物院官方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却一直显示“已约完”,通过部分网络平台则发现有“黄牛”将免费的南博门票包装成讲解套餐高价出售。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主任许越对此表示,“一票难求”的确是近期观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全国热门博物馆面临的共同难题。这是由于优质文化资源紧俏、“黄牛”抢票囤票、场馆设置承载量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许越透露,为了缓解“一票难求”问题,南京博物院已将每日参观上限额调整到日最大承载量25000人。同时采取多种举措,切实解决“预约难”问题。一是动态调整放票机制,在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情况下,动态放票。二是持续关注对黄牛刷票、囤票、倒票等侵犯公众权益的行为,加大惩治力度。从4月起,就已在南博小程序增设“黑名单”条款,如果有账号7天内3次、30天内5次取消预约或预约后不进场馆,将会被限制预约,降低废票率;在封堵“黄牛”IP地址和账号的同时,南博积极联合文化执法和公安等部门加大对“黄牛党”违规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三是增加公益讲解场次,志愿者公益讲解一天4场,双休和节假日增加到8场;四是联合省市两级文化市场执法等部门针对展厅社会讲解开展突击专项检查,对长期占据重点展位和展线的团体游客进行疏导,尽力规范展厅秩序,保障公众参观权益。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许越表示,下一步南博还将在创新工作思路、完善预约机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包括采取实名制预约再升级;配合公安部门实施人脸识别入馆;官方小程序添加票务信息实时查询功能;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专题研究打击“黄牛党”等具体举措。

暑假以来,尽管持续高温,但热浪依然没有减退人们逛南博的热情,每天早上九点不到,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南博如何保障参观秩序,也是很多游客和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南博安全保卫部主任李贵州表示,目前,每日有2万余名观众进馆参观,电梯、安检机、导览器等公共服务设施已经超负荷运行,不文明参观行为时有发生,不仅会破坏正常参观秩序,也给馆藏文物和展品带来安全风险。

针对这些情况,南博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制定了《参观须知》《安检须知》《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等管理办法。展馆内增设指引标识,增加大厅公众休息座椅、轮椅和存包柜等服务设施。在人员密集的展区加设智能化人流统计,加派人员维护秩序及时疏导,确保公众参观安全有序。南博在历史馆老大殿和艺术馆,分别设置了两个参观入口,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凭预约成功的身份证或江苏省第三代社保卡在闸机上刷卡通过,经过安检后进入展馆参观。另外,针对残障人士也设置了绿色通道,位于历史馆老大殿一层入口。在保障人身和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南博暑期延长开放时间调整为9:00—18:00,尽可能满足更多观众的参观需求。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每天,南博盖章打卡活动现场总是排着长队,文创商店也相当热闹,人气火爆,但也时常出现排队长、等待久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体验感。对此,南博文化创意部副主任田甜表示,南博积极完善文创配套服务内容,为了满足观众盖章打卡需求,馆内盖章点已增加至四处,并绘制《南博盖章寻宝地图》完善盖章路线指引,每处盖章点指示牌上都写明相关印章信息,贴心地圈出印章在原文物图中所在的位置,实现“精准”打卡。同时,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南博文创品牌影响力。统筹经营性业态布局,做好业态与文态的协调融合。目前,“民国馆”街区和餐饮服务区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民国馆”将以突出活态展览为主,打造集文化展览、娱乐休闲、沉浸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餐饮服务区结合南博文化定位,侧重融南汇北、激活传统,打造特色文化餐饮,充分满足公众多元文化消费需求。

面对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南博还积极加大文化产品供给,为全国各地而来的观众端上文博大餐。

王奇志介绍,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以来,南博积极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打造了一系列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在持续策划优质展览方面,引进“不止于艺: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展”,展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风潮与设计风尚;致敬中央博物院老前辈们在西南地区所做的民族学调研工作,举办“美美与共:南京博物院藏西南少数民族文物展”;更新镇院之宝,推出“镇护天下——南京博物院藏金兽特展”。在创新社教活动形式方面,开展“江苏的长江文明”思政课堂、中小学暑期考古夏令营、“快乐的暑假”剧目演出、“博物馆+社区”等公益活动100余场次,将观众“引进来”与文化“走出去”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南博品牌社教活动的口碑。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京博物院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要解决参观预约难、社会讲解乱、黄牛数量多等问题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博物馆仅是其中的一环。南博会进一步正视问题、调查研究、查缺补漏、立行立改;我们也呼吁公安、网信等相关部门及机构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合力共治、齐抓共管,加大审查监管和打击力度;我们也希望与观众朋友们一起维护参观秩序,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王奇志说:“‘博物馆热’是一场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有文化体验需求的游客增多了,博物馆也更加追求创新和特色,为公众提供全新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精心呵护‘博物馆热’,不辜负每一份期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实习生 谢逸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0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晚上看球,白天看展!“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南京站暨第23届南京市“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启动
7月4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承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南京站暨第23届南京市“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在南京
2025-07-05 22:29:00
东航携手南京博物院开启奇妙空中博物馆之旅
...日纪念登机牌”发放到旅客手上。纪念登机牌背面设计了南京博物院的大殿以及两件“镇院之宝”的图案,旁边还有二维码,扫码后可以了解这两个“镇院之宝”文物的故事。东航还在登机口旁摆放
2023-05-19 00:38:00
江苏南京:汲古润今盛芳华 ——写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南京博物院。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仲平(一)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何以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2024-05-18 11:23:00
...“博物馆之城”魅力“家人们谁懂啊,在最后一刻刷到了南京博物院的门票,南京之行圆满了!”5月3日中午,辽宁游客王珂在朋友圈晒出了九宫格照片,南博镇院之宝金兽占了“C位”。随着“
2024-05-04 08:38:00
江苏南京:共赴文博盛宴 领略“博物馆之城”非凡魅力
...苏轼传世真迹《潇湘竹石图》《治平帖》亮相!5月18日,南京博物院酝酿3年的年度重磅大展“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特展正式对公众开放。除了苏轼的真迹,展品中还包括宋代陈容
2024-05-19 10:06:00
...间的交流与学习。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博物院社教专员带着南博特色课程分别走进南京市聋校、南京市中医院和南京西善桥街道教育中心,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传统文化、
2024-05-09 10:16:00
...青海省博物馆藏明永乐帝赐予瞿昙寺铜鎏金圆腹三足炉、南京博物院藏明青花寿山福海纹三足炉、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江崖海水纹三足炉首次“同框”……南京城墙博物馆在正式开馆一周
2023-06-10 09:21:00
春节期间全省文博场馆接待观众人数达55万人次
...静的博物馆动起来,热闹起来了。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南京博物院1月21日(除夕)和1月22日(大年初一)两天闭馆
2023-02-04 22:45:00
“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火爆展出
...也被认为是代表东方的颜色。展览中一件青玉玦来自湖南博物院。这件文物出土于湖南宁乡黄材镇一件商代青铜提梁卣中,卣中共贮藏玉玦、玉璜、玉环和玉珠管等各类玉器330件,玉器多为青色
2024-06-05 16: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