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6 16: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芈月的原型是秦国的宣太后,她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她生活的主要轨迹在公元前307年~前265年之间。1982年,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发现了马山一号墓,经过考古人员的检测,其墓地时间安葬时间在公元前340年~前278年之间。宣太后生活的时代与马山一号墓地安葬的时代非常接近。马山一号楚墓没有发现墓主的身份信息,据考古人员推测,为楚国士大夫阶层的墓地,其墓主为45岁的女性,身高1.6米左右。马山一号墓出土的服饰实物中,”服“有绵袍、单衣、夹糯、单裙、绵挎、鞋履六种类别。”饰“有假发、发筹、绢帽、珠佩、带钩、锦囊等类型。属于”上衣“有12件,其中有8件绵袍,3件单衣,1件夹糯。属于”下裳“的有3件,其中有2件单裙,1件绵挎。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马山一号墓素纱绵袍这是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素纱绵袍,颜色以土黄色及暗黄色为主。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龙凤虎纹绣罗单衣这是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这是上好的刺绣品,是贵族夏天所穿的衣物,其图案以龙凤虎为主。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龙凤虎图案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这是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颜色是紫红,面料是绢,长1.75米,袖展2.74米,领缘用大菱形纹锦,袖缘用彩条纹绮,外襟缘和下摆缘部用龙凤相搏纹绣。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对凤对龙纹浅黄绢面绵袍这是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对凤对龙纹浅黄绢面绵袍,衣长1.69主,袖展1.82米,黄娟面料,灰白绢里,领缘和袖缘皆用条纹锦,襟和下摆缘均用大菱形纹锦。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小菱形纹锦面绵袍这是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小菱形纹锦面绵袍,衣长1.61米,袖展2.77米,褐色锦面,深黄色绢里,领缘用大菱形纹锦,袖缘用条纹锦,大襟和下摆缘部用凤鸟花卉纹锦。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绵挎这是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绵挎,这是一条绣花裤,裤长1.16米,裤腰由4块灰白色绢拼成,腰围95厘米,裤腿作灯笼状,朱红色绢面,腰为灰白绢,这是贴身穿的,外面还套着一件裙子。这条裤子是中国出土文物中发现最早的裤子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裤“。以上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文物都藏在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再来看看《芈月传》中的服装。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芈月传剧照1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芈月传剧照2马山一号楚墓以深黄、深褐、红棕、灰白、朱红为主,与《芈月传》中的服装颜色还是有类似的,比如深黄、朱红、红棕色相对应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文物比较显旧,甚至可能连颜色也有所变化,剧照中的服装看起来比较新,实际上颜色是差不多的。《墨子公孟篇》:昔者,楚庄王鲜冠楚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以前楚庄王戴着系楚国丝带的鲜丽的帽子,穿着赤红色的衣袍,来治理他的国家。说明楚国人喜欢赤红的衣服,楚国衣物颜色以土黄色和紫红色为主,这与《芈月传》中的服装一致。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后裔,火烧起来的颜色就是红色,楚人崇尚红色也就不奇怪了。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衣物多以丝、麻等材料为主,以刺绣的手法制作,剧照中的服装多以印染为主,从制作工艺来看,两者应该是不同的。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女性木质玩偶这是马山一号墓出土的木质玩偶,表现的是女性的服装与发型,类似于现在中老年人的马尾发型,发顶呈水波型,后有垂髻,其服装上身紧凑,下摆呈喇叭状,腰间用丝线束缝,外面系灰黑色皮带,颜色为棕红色,服装表面也布满龙凤虎纹。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马山一号墓主发型马山一号楚墓主出土的发型清晰可辨认,墓主的真发分成两股向后梳成一束,用黄色丝带系住,上面再装上一束盘成圆髻的假发,以木笄固定在脑后,然后再戴上绢帽,脑后的发髻穿过绢帽顶部的小孔,并将系带在下巴处打结以固定绢帽。可以看到,马山一号墓主的发型与木偶的发型,与《芈月传》中的发型是不一样的。关于《芈月传》中女子的华服在肩部用羽毛装饰这一现象,我在现有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中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不知从何而来。楚人崇尚凤,与东夷不一样,东夷崇尚鸟,以鸟为图腾。楚人在冬天的时候,会用动物的毛制作成御寒的衣物,比如貂裘和狐裘,类似于披风一样,但这也不是鸟的羽毛。楚人用来做服装饰品的物品主要有:玉石、水晶、玛瑙、香花、剑器。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男性木质玩偶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男性木质玩偶是没有带冠的,头发只是盘在头上,古人二十而冠,就算成年人了,只有成年人才能戴冠。《晋书志第十五章》:法冠,一名柱后,或谓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为展筒。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侍御史、廷尉正监平,凡执法官皆服之。或谓獬豸神羊,能触邪佞。《异物志》云:“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楚王尝获此兽,因象其形以制衣冠。”胡广曰:“《春秋左氏传》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曰‘南冠而絷者谁也’?南冠即楚冠。秦灭楚,以其冠服赐执法臣也。”《晋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法冠,这是男人所戴的一种冠。有人称他为獬豸(xièzhì)冠,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似羊非羊,似鹿非鹿。这种冠高五寸,用纵做展筒,用铁做柱卷,取它不会曲挠的性质,所有执法官员都带这种冠。相传这种冠是因为楚王得到獬豸兽,于是模仿它的样子来制作成衣冠,《春秋左氏传》记载晋侯在军府视察,见到钟仪,就问”戴着南冠而被绑起来的人是谁“。南冠就是楚冠,秦国灭亡了楚国,把这种冠服赐给了执法的臣子,而且这种楚冠与中原各地完全不同,晋侯看了一眼就认出是楚冠。《后汉书舆服志下》: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长冠,也叫斋冠,高七寸,长三寸,当初刘邦就带着冠,以竹皮制作,后来被为刘氏冠,其实就是楚冠。上面讲到的长冠和法冠都是楚冠,由于目前没有出土楚冠实物,因此只能看史料记载或者出土的画像。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人物御龙图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了一幅《人物御龙图》,画中的男子戴了一个8字型的冠,被认为是楚冠的一种。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俑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男俑头上戴的长冠也被认为是楚冠,冠为竹状长板样式,冠下系缨固定,与此墓中出土T型帛画上跪坐男子所戴冠式为同一类,从长冠的造型、系戴方法及戴在头上的高立效果上看,长冠与楚冠一脉相承。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信阳长台关楚墓中出土的漆瑟上的绘画人物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漆瑟上所绘人物的冠,如果从侧面看,就像“工“字形,也被认为是楚冠的一种。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大秦赋剧照中男子的冠《芈月传》中的男子多为秦人,为秦冠,《大秦赋》中有秦人也有楚人,都能看到冠。

《芈月传》中的楚人服饰是不是战国时期真实的楚国服饰

《大秦赋》中楚人黄歇剧照黄歇戴的冠与马王堆出土的木俑冠是很相似的,很像刘邦的刘氏冠,跟吕不韦戴的秦冠是有区别的,刘邦本身也是楚人,有可能戴的就是这种楚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钟都是那个时代的楚国人文荟萃,文化意识达到了巅峰。楚人遵奉尚赤,崇火拜日,喜巫敬鬼。在屈原的《楚辞》当中充满了神奇、梦幻和光怪陆离的浪漫主义情怀,那些不食烟火的香草美人应该就
2023-11-25 16:02:00
楚国女性日常服装有哪些特征?
...为物质形态的楚文化传播媒介,透过服装可以直观的感知楚人的日常生活,而纹饰、款型、用色等方面间接体现了当时楚国的经济实力、社会环境与民风习俗。从某种程度来看,楚服便是流动的楚文
2023-05-13 14:09:00
楚国墓葬中的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历史的谜团与文化的象征
...楚墓中,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楚国的敌人,他们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那么,为什么越王剑和吴王夫差矛会出现在楚国的墓葬中呢?有一些学者认为,越王剑和吴王夫差矛
2024-01-31 20:31:00
小姐姐着“省服”逛省博
...…都让我目不暇接。但让我最有感触的,还是那些复原的楚人居室与楚人日常生活中的器物。陈列柜的玻璃窗上勾勒出了我的模样,身着楚袍的我与这些场景近距离相望,这种跨越千年的时空交错感
2024-02-25 01:44:00
她跟着沈从文走上纺织考古之路 《大国霓裳》书写华夏锦绣
...详细地解读了其中一个锦缎。这是一块衣领处的纺织品,楚人在一个6.8厘米宽、17厘米长的花纹单位中,把古代贵族们上林苑搏虎豹狩猎的场景表现出来,纹样的设计恢宏、瑰丽、奔放无羁,
2023-08-10 23:41:00
凤凰故国曾楚文化惊艳华夏
...通过与姬姓宗族的累世通婚维持。传世和出土文献显示,楚人的祖先有老童、祝融、季连、鬻熊等。据楚人自己的神话,楚得名于鬻熊之妻妣湛难产死后以楚(荆条)捆扎下葬。商末,楚人季连之后
2024-10-25 11:08:00
墓主人是谁、发掘有何意义...... 八问“武王墩”
...国家及文化形成,提供了系统性的科学考古资料。此外,楚人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信仰巫鬼、喜好祭祀、歌舞、饮酒。楚人极富艺术细胞,楚地出土的青铜器、漆器、帛画、竹简书法,都
2024-04-18 13:00:00
楚国黑棺惊现世,黑棺主人的身份到底是谁
...使用木俑和陶俑作为替代品。但是楚国的丧葬习俗不同,楚人十分注重死后的墓穴,墓穴以“大”闻名。诸侯王或诸侯王级的高等贵族的墓葬中还会配以镇墓兽,以佑护死者亡魂的安宁。这种兽形陶
2024-06-10 15:47:00
楚风觅踪 ∣ 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公布阶段性成果
...随葬车马的制度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持续到战国晚期。楚人袭周朝礼制,兼收并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车马随葬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熊家冢车马坑遗址,这是目前发现的
2024-04-16 18: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
八一 ②|乌蒙脊梁传家火:威宁姬家一门十二兵,代代功臣!
在贵州威宁海拔2200米的乌蒙脊梁上,有一个叫朝阳组的寨子,四十余户人家、二十一名子弟参军、八十八次立功受奖,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作“功臣村”
2025-08-01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