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近年来,齐河聚焦基层治理中机制体系不健全、矛盾纠纷处置不闭环等问题,以“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优服务”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即在县、乡、村三级搭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结合社会综合治理平台一体化运行,打造齐心共治、为民解忧的“齐为民”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为此,大众网德州频道联合齐河县综治中心开设“‘齐为民’在身边”专栏,聚焦齐河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内的优秀调解员,从不同角度讲述齐河县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生动故事,展示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为民、敬业奉献、担当作为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彰显齐河县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效,总结推广亮点经验做法,汇聚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共识与合力。
大众网记者 王晓斌 通讯员 周杰 赵建星 德州报道
解疙瘩,俗语的意思是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消除隔阂。“老郑解疙瘩”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9月份,之所以取名为“解疙瘩”,晏城街道调解员郑路之告诉记者,其本身就是街道打造的一个品牌调解室,名字要接地气一点。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处理矛盾纠纷136件,化解率达98.3%,群众满意度100%,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无论事大事小,人家过来找我,我就要把事情处理好,在担任晏城街道调解员两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不断总结调解的经验教训,也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郑路之说道,他总结出了“背靠背、面对面、手拉手”三部曲,首先“背靠背”来单独了解双方当事人对纠纷发生的原因、过程,然后通过“面对面”把双方当事人召集在一起公开调解,最后“手拉手”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彻底化解矛盾,消除双方隔阂。通过“调解三部曲”郑路之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疙瘩”,成为晏城街道居民的“解铃人”。
在调解工作中老郑一直担任着“和事佬”的角色,但是有时遇到特殊情况老郑也会“红脸”。“像有些村民,法律意识淡薄,一味的好话调解有时候并不起作用,这时候我们做调解工作要拿出法律依据,告知双方当事人面临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郑路之介绍了他28年的基层工作经验。1996年参加工作的郑路之做过管区主任,做过司法所长,他了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点,深知人民调解是融情于法,寓理于情,情、理、法相融合的产物,所以调解工作必须掌握好“火候”。
在做好工作室的同时,郑路之还担任着晏城街道巡回调解员的工作,每周会去街道其他社区帮忙调解纠纷,指导社区调解员的工作,“郑主任每周三都会来我们社区坐班,帮我们解决了多起硬茬子纠纷。”晏城街道永祥社区的调解员程义清向我们介绍。晏城街道巡回调解制度拓展了矛盾调解的多元化渠道,提高了矛盾纠纷调解效率,使“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了具象化体现。
近年来,晏城街道探索建立了村、社区、街道三级调解机制,健全了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像郑路之这样的调解员还有很多,他们扎根在基层,哪里有纠纷,调解工作就延伸在哪里,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