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22:43:00 来源:精彩生活

在最新版本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加入了欧阳修的散文故事《卖油翁》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

宋代官员康肃公陈尧咨是一个十分善于射箭的人,有着精湛的箭术,而他也常常因此为傲,有一次他在家附近的场地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一直放着担子,看着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看到有着观众,陈尧咨的表演劲头立刻上来了,他集中精神,射出去十箭,有八九箭正中靶心,然而老头却也不喝彩,只是微微的点点头,陈尧咨看见之后,不由得很是失望,他于是质问这个卖油的老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没想到卖油翁却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更加气愤了,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然而老头却微微一笑:“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说完,他便拿出一个葫芦,将其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老头一边倒,一边说,我也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熟能生巧而已,因此陈尧咨也释然,笑着让他离开。这篇文章讲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然而教科书上却少了韩愈写下的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会告诉你,这容易让人产生误会。韩愈原话的意思为:“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因此去掉的道理,就是在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两个故事里面了,而专家也给出了解释,那便是会误导中学生,“庖丁解牛”的故事同样上了中学课本,这没有什么不容易理解的,关键就在于“轮扁斫轮”故事所蕴含的哲理了。其讲述了什么一个内容?

轮扁是齐国一个有名的工匠,齐桓公在堂上读书的时候,轮扁却在堂下砍木头制造车轮,齐桓公读得津津有味,轮扁却走上前来说到:公读的是什么书啊!齐桓公则回答:“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轮扁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齐桓公不由得十分生气,说到,我读书你一个工匠怎么可以随便议论?今天说不出道理就要将你处死。然而轮扁却不慌不忙的讲到: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我无法将手艺传给儿子,一直到70岁还在做车轮。至于古人他们的精华,其实早就在离世之后一起消散掉了,那么您读的自然也是糟粕而已。齐桓公听说之后无言以对,只好放了他。

教科书为何要移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家: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从如今来看,轮扁说的这番话有道理吗?当然不是正确的,书籍是人类传承知识最为重要的工具,更不是什么糟粕所在,其实庄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会心之意,言外之意,往往是文字所难以描述的,但是中学生很难体会其中的奥妙,很有可能简单粗暴的误解为“书中遗传全乃糟粕”,因此韩愈的这句话从教科书中去掉也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力去钻研古诗词呢?张炜提到两点应当警惕的地方。一是教科书对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等的窄化、片面解读。张炜称当以自己的文学经验去深入研读古诗人时,发现与自己在教科书中获得的
2023-10-30 17:41:00
“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张炜:研究诗上就是要跟庸俗做斗争
...精力去钻研古诗词,张炜提到两点应当警惕的地方。一是教科书对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等的窄化、片面解读。张炜称当以自己的文学经验去深入研读古诗人时,发现与自己在教科书中获得的
2023-11-09 12:00:00
聊聊刘备生前留下两句经典俗语
...句俗语,一句被黑帮大佬常挂嘴边,另一句竟然被写进了教科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先说一说写进教科书的,这一句夸张点说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会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24-04-18 21:32:00
韩国拟推AI教科书:明年起进入8岁及以上学生的课堂
...道,韩国计划在2028年之前引入人工智能(AI)驱动的数字教科书(以下简称“AI教科书”),以促进教育改革。这一举措旨在打破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
2024-08-20 09:35:00
援阳专家梁径山:一本行走的医学“教科书”
...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年轻医生形容他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在他们眼里,几乎神经外科所有的手术,梁径山都做得很好。1月24日凌晨1时,26岁的明女士在家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2024-01-30 05:44:00
教科书式守护生命的师生的白衣天使
...庭和学生暖心支持……向爱生如子的黄金萍老师致敬!向教科书式守护生命的师生和白衣天使点赞!
2023-10-16 19:25:00
抗战时期的 “复兴”教科书
...藏了17册由民国抗战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系列教科书,分别为:《复兴国语教科书》《复兴公民教科书》《复兴地理教科书》《复兴历史教科书》《复兴卫生教科书》《复兴算术教科书
2023-12-08 02:37: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时乔 记者 于丹丹)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迈皋桥院区生殖妇产中心在一场紧急的生死抢救中成功挽救了一位44岁高龄产妇的生命。抢救中首次
2023-08-10 01:06:00
让考前的每一天都向阳而行
...试方式,考生只可携带本市初中毕业生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六至九年级)教科书。每册教科书仅允许携带一本,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或粘贴任何材料。历史(统一笔
2023-06-14 09: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