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发烧2天,杭州小伙肺部大面积变白!送进重症监护室!最近很多人中招,医生:千万别硬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3 20:24:00 来源:杭州网

大家是否有种感觉

最近身边总是有人发烧、咳嗽

近日,杭州20岁的小李就中招了

高烧一天后

去医院一查,“大事不好”

直接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进入冬季后,各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率持续走高,20岁的小李无论身高还是体格,都属于旁人眼中的“身强体壮”群体,平时有点小毛病扛扛也就过去了,可让小李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在月初,他竟然因为“小小感冒”到鬼门关走了一遭。

1

以为是小感冒

没想到“扛一下”肺变白了

“我是半月前的一天晚上有了轻微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受凉了感冒,然后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高烧了。”小李急忙翻出流行病毒检测试剂,检测后发现自己中招了“乙流”。

要不要去医院?小李一时犯难了,但转念一想还是打算“扛一下”,万一好了呢?于是吃了退烧药就去上班了,谁知一天后,不但症状没有好转,反而胸闷气急,喘不上气。同事们见状赶紧把小李送到了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就诊。

到达急诊时小李已经呼吸困难,血气氧分压远低于正常值,意识也开始逐渐模糊。急诊医师们为小李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完善肺部CT检查,并快速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情况危急,丁桥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美齐和副主任陈杰携抢救团队对小李进行详细查体,查询患者病史,此时肺部影像报告送来了,患者的肺部大面积“变白”。

两位主任初步诊断患者为病毒感染后免疫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可能性非常大,团队迅速开展急救,通过肺泡灌洗及后续检查操作,很快明确小李是肺部乙型流感病毒合并金色葡萄球菌感染。

在重症急救团队的施救下,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及康复,小李恢复良好,目前已成功脱离呼吸机并转出重症医学科。

2

杀伤力太过惊悚

这四类人千万不要硬抗

近期,全国多地急性呼吸道传染处于高流行水平,病原体以流感病毒为主。国家流感中心最新报告显示,目前甲流比例下降,乙流占比上升。

一般认为乙流引起的病情较甲流轻,实际上乙流也可以形成“白肺”等严重疾病进而危及生命。在儿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乙流病情常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发现自己有流感症状后请务必重视,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遏制住病情发展的势头。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因流感发展为重症呢?从临床经验来看,这几类人群要重点留意:

➤ 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儿童的免疫力较低,年龄小于2岁者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65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免疫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 肥胖人群: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容易导致不良预后。

➤ 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免疫功能抑制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加重基础疾病的恶化。

3

医生提醒

发病48小时内是流感治疗的黄金窗口期

张美齐主任提醒:当下我们仍处于流感高发时段,建议减少外出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尤其减少其与孩子、老人接触;流感治疗期间一定要充分休息,不要带病上工上课,有的孩子得了流感后没有好好休息,呼吸道免疫功能未能完全恢复就投入学习,很容易出现反复感染。

若出现全身高热,肌肉酸痛乏力这些流感症状或明显的重症感染症状必须尽快就医,一般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即使是重症感染患者也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这段时间也是流感治疗的黄金窗口期,有肺部基础病,免疫缺陷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孕妇、透析患者等重点人群在得流感后更要谨防并发症的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为什么老说护士“打”他?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重症监护室收治一病人,诊断为“重症肺炎”,病人神志清醒,活动受限,需要长期卧床,入科几天来老说护士“打”他,这是怎么回事?重症监护室(ICU)的病人常常因为病情
2024-01-22 08:39:00
术后大出血母亲和26周肺部出血早产儿急盼社会帮助
...恐惧和无助让我几近崩溃。”术后,付景菲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而那仅26周的婴儿也被送到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看着紧闭的重症监护室大门,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我不知道里面
2024-11-07 21:16:00
远离重症风险 小事不可小视
...习之余,人们的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也明显增多。从重症监护室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来看,大家在休闲玩乐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身边的一些小事。因为有不少人都是因为拿一些“小事”不当回事,最
2023-06-28 04:36:00
确诊肺炎后,有没有必要入住ICU?
...糊,这些都是需要尽快转入ICU监护治疗的指征。图5 重症监护室在这个季节交替之际,尤其是肺炎的易感人群,更是需要谨慎对待每一次发热症状,每一次咳嗽咳痰加重。肺炎有时进展迅速,
2024-01-03 14:28:00
...件中,目前仍有两名伤者在住院治疗,其中一人已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另一人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正在抢救的这位先生被蜂蛰了近80次,再加上年纪大,身体功能恢复可能会慢一些。
2023-11-02 11:44:00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正式启用
2月28日上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MICU )在东院区2号病房楼20楼东区正式揭牌启用,护理部主任杨文红、医务部副主任李慧及部分科护士长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2024-02-29 13:10:00
14天抢救,危重症患者顺利转入普通病房!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尽一切可能提高治愈率
本文转自:文汇报“在监护室的这段时间,我看到你们医护整体忙碌不已,真的太不容易了,是你们的付出才救了我的命!”日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GICU(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老
2023-01-14 17:47: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EICU成功救治溺水患者
...钟,现场亲友救上岸并拨打120后,经区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7天的积极救治,成功将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近日,患者王大姨不慎跌入海中,大量海水从口中灌入,同行亲友将她救上岸,
2023-09-18 12:24:00
探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时妈妈”用爱履责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5月12日题:探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时妈妈”用爱履责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每两小时为新生儿更换体位、配奶喂奶,每日为新生儿护理口腔、全身擦浴清洁……
2024-05-12 17: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雁峰谈子宫腺肌症,中医帮你“缓解疼痛”
刘雁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为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嫡孙女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2025-08-14 16:08:00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以为是冬瓜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2025-08-13 20:52:00
爱羽乐新国标奶粉:创新配方,改善宝宝睡眠
在当今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爱羽乐新国标配方奶粉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科学的配方设计,成为越来越多智慧父母的选择。作为一款严格遵循国家最新奶粉标准的产品
2025-08-13 18:39:00
省钱不纠结!大润发均一价专场让你轻松囤好货
鲁网8月13日讯当蝉鸣渐盛、暑气蒸腾,大润发携八月最新促销活动强势登场,为沉闷夏日注入消费活力。这场覆盖全品类的购物狂欢
2025-08-13 1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