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远离重症风险 小事不可小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28 04: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远离重症风险 小事不可小视

乔薇

夏日风景美丽,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人们的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也明显增多。从重症监护室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来看,大家在休闲玩乐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身边的一些小事。因为有不少人都是因为拿一些“小事”不当回事,最终生病且病情发展成急危重症,经过抢救性治疗才得以转危为安。这样的教训非常惨痛,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死亡动物需远离

重症监护室曾接诊过一位环卫工人,他在清扫马路时发现一只已死亡的喜鹊,出于好奇,在未佩戴手套的情况下接触了喜鹊尸体,此后又未及时洗手。两天后,他出现高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很快发展为严重喘憋,由120救护车送医,在医院急诊科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并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那么,患者的病因是什么呢?通过基因学检测发现,患者肺部感染的真正元凶是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鹦鹉、八哥、喜鹊、麻雀等鸟类,鸡、鸭等禽类都有可能患此疾病。该病原体存在于病鸟或者死鸟的分泌物及羽毛上,人类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气体、粉尘颗粒,或者因接触患有鹦鹉热的鸟类或禽类等被感染。此病一般不会人传人,大部分患者可治愈,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症状较重。

患者被感染后,多表现为发热、咳嗽、肌痛、头疼、乏力等症状,可以并发肺炎、心肌炎、结膜炎等,甚至有发展成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应从正规途径购买宠物鸟,不要饲养来历不明、未经检疫的鸟类,更不要在缺少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病鸟和死鸟。

因接触死亡或者生病动物而患病的情况还有很多,如因处理死狗感染狂犬病病毒、因屠杀病羊而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等。总之,在处理死亡或者生病的动物时应保持警惕,不要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它们;必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及手套,接触后及时洗手。如发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向医生如实、详细描述病史,这将有助于尽快诊断和治疗。

饮酒必须有节制

重症监护室曾收治过一位意识不清、极度喘憋、生命垂危的患者,心率高达每分钟150次,使用呼吸机时氧浓度调高至100%,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然很差。因为极度低氧,患者的口唇、指甲呈紫色,血压非常低,需要持续应用升压药才能勉强维持。而且,患者存在极其严重的肺部感染,肺部CT的影像学结果显示为严重的误吸性肺炎。

通过询问家属得知,患者得病前一晚曾大量饮酒,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患者昏迷在床上,且嘴边有呕吐物。医生判断患者是由于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抑制,不能将呕吐物全部吐出,而食道和气道的入口在解剖学上毗邻,导致呕吐物误入气道,因此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呕吐物呈酸性,误入气道后不仅会造成肺部感染,还会导致肺组织被化学性灼伤,大量误吸者,死亡率很高。最终,患者经历了一周的监护治疗才脱离危险。

需要提醒的是,重度酒精中毒本身就可以导致呼吸抑制,如引发误吸性肺炎,治疗难度更大,就诊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在走亲访友、会客聚餐时应适量饮酒,切莫贪杯。发生醉酒时应及时休息,身边有人陪伴更好。醉酒者如呕吐,陪伴者宜解开其衣领,使其侧卧并拍其后背,促使呕吐物尽快排出。醉酒者如出现意识障碍、皮肤湿冷、呼吸费力、口唇微紫、呕吐误吸、吐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高温环境不久留

前不久,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患者入院两天前出现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患者肝功能损伤严重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有心肌酶明显增高、血小板下降伴有凝血异常等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脏器功能损伤呢?

原来,患者是一名广场舞老师,发病之前在公园里教大家跳舞,从上午10点一直教到下午2点。但教课的地方没有树荫遮挡,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他体力消耗巨大,大量出汗,出现了脱水的情况。跳广场舞本是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好事,但这位患者忽视了跳舞的环境和时间,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很大损害,适得其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持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核心温度就会迅速上升,甚至超过40℃,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灼热、心动过速、口渴、高热无汗、反应迟钝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昏迷、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将这种疾病称为热射病,也就是重症中暑,如就医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对于重症中暑患者,除了要迅速将其转移至凉爽环境,采取补水、降温措施之外,还需尽快送到医院接受监护治疗,很多时候医院甚至需要应用呼吸机、血滤机等大型设备和仪器才能助其渡过难关。

每年6至8月,重症监护室都会接诊许多热射病患者,其中有户外施工作业的工人,有参加训练的警察,还有因为怕受风着凉而不开空调、不开窗户睡觉的老人等。夏至已过,伏天将至,高温天气将越来越多,提醒大家警惕高温环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停留。必须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人,应缩短停留时间、减轻活动强度,间断在阴凉处休息并注意增加饮水量,适当使用防暑降温用品。有高温暴露史且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的人,应高度重视,如果采取降温、补水措施后仍不能缓解,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男子感染“鹦鹉热”出现“大白肺” 生命垂危时获得“人工膜肺”救治
...使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感染“鹦鹉热”而导致出现严重“大白肺”的危重患者。56岁平日体健的覃先生突然觉得浑身不适,出现胸闷、气紧症状,休息后症状并未
2024-01-23 02:18:00
...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获悉,该院成功救治一例鹦鹉热重症患者,经过精心救治,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即将康复出院。58岁的金女士(化名)因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入院,氧合指数仅为正
2025-03-14 20:57:00
“鹦鹉热”容易被漏诊误诊,重症可能多器官衰竭!
...机辅助通气、保肝、营养心肌)。很快,NGS结果出来了:鹦鹉热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张女士得的是鹦鹉热肺炎!而据了解,张大姐平时常常逛公园看鸟,最终导致了这次危机。“鹦鹉热”
2023-11-17 23:22:00
鸡煲店老板“白肺”竟因“鹦鹉热”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鸡煲店老板“白肺”竟因“鹦鹉热”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 患者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特征扫码看视频。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实习生黄靖容治疗前的“
2024-02-21 04:02:00
家里养的鹦鹉感冒发烧,女主人翻身5天高烧不退
...她接触过死亡的鹦鹉。医护人员当即警铃大作,会不会是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但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病人往往会有肺炎,而该病人发病至今没有出现肺炎症状。为精准诊断,团队增加了鹦鹉热衣原体的
2023-07-21 22:50:00
常州69岁老人与鸽子亲密接触,结果高烧不退
...统的功能都受到严重受损。”经过详细检测,钱大爷是被鹦鹉热衣原体病菌“侵袭”了。原来,虽然钱大爷不养鸟,但经常有邻居家的鸽子飞来接触,钱大爷患病很可能与此有关。另一病房的王先生
2023-04-27 19:59:00
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
...宝宝养得可爱听话的宠物主有点担心: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中山医院胡必杰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在过去,养鸟几乎是老年人的专利,清晨提着笼子到公园“遛鸟”,也是上海爷叔的社
2023-04-13 14:55:00
“鹦鹉热”患者有哪些症状?
近日江苏常州出现5例鹦鹉热病例患者出现了连续3天40℃的高烧精神状态差“我看鹦鹉要从笼子里出来,就放在手上逗了一会,可能距离太近了,我当时就感觉吸入了一股浊气,感觉不舒服就放回去
2023-02-27 22:36:00
女子持续高烧不退以为又“阳”了, “原凶”竟是买的4只宠物鹦鹉
...检。很快,检查结果证实了徐迪医生的猜测:张女士患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明确病因后,呼吸与危重症医疗团队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张女士的体温终于恢复正常,病情好转。该院呼吸与危重症
2023-02-22 16: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王辛秋: 秋季生活如何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
王辛秋,周二下午出诊。医学博士,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秘书长及委员、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理事
2025-10-22 14:07:00
专业评测揭晓:2025年度祛痘除螨沐浴露TOP12
据中国皮肤健康协会 2025 年《地域气候与肌肤螨虫问题调研白皮书》显示,超 85% 消费者因未根据地域气候选对除螨产品
2025-10-22 14:2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军:宝宝高烧后出红疹?中医解密“热退疹出”的奶麻症
郑军,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优秀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经担任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2025-10-22 14:37:00
适应熬夜喝酒生活方式的护肝选择,便携性与口感评测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异常大,外卖吃得多、应酬一场接着一场,加上经常通宵打游戏释放压力,很多人的肝脏早就出现了诸多异常的情况
2025-10-22 15:01:00
儿童补充钙铁锌选哪个品牌?从技术、成分、安全度解读这五款
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钙、铁、锌在儿童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这三种矿物质被誉为支持骨骼发育、免疫力和认知发展的“黄金三角营养素”
2025-10-22 15:50: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钟明富:警惕儿童矮小症,从这些细节开始
孩子个子长得矮,是怎么回事?营养失衡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长得矮
2025-10-22 17:09:00
患者口碑见证实力!上海瑞椿医院成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共同的选择
三叉神经痛被誉为“世界上最痛的疾病之一”,剧烈如电击般的疼痛让患者痛不欲生。长期求医无果、反复发作、药物依赖……这些困扰让许多患者陷入绝望
2025-10-22 17:10:00
上海瑞椿医院以专业铸口碑——用实力守护每一位面肌痉挛患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面肌痉挛的困扰——一侧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不仅影响外貌,更让患者在社交、工作中倍感压力
2025-10-22 17:11:00
儿童钙铁锌热门品牌排行前十名,科学补营养不踩坑
钙、铁、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金三角”,直接影响骨骼发育、免疫力构建与智力提升。《中国儿童营养健康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
2025-10-22 17:16:00
螃蟹在十堰集中上市,这份尝“蟹”指南请好收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房华)进入10月,螃蟹迎来了集中上市期。今年的螃蟹品质怎么样?价格有没有什么变化?一起来看记者的探访
2025-10-22 21:12:00
仁怀:重阳下沙正当时 恪守工艺酿造忙
多彩贵州网讯临近重阳,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又迎来了新一轮酱酒酿造的黄金周期。重阳下沙,这一传承千年的酿酒古法,不仅是赤水河流域酱酒生产的重要时间坐标
2025-10-22 23:28:00
健康问太和|精准医疗新突破:肠梗阻导管让患者免于“开腹之苦”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与废物排出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堵塞”引发肠梗阻,将严重扰乱生理机能
2025-10-22 21:12:00
清炒银针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
2025-10-22 18:24:00
八旬老伯轻信短视频停服降压降糖药 突发“眼中风”致右眼失明
“原来还能穿针,突然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安溪张老伯万万没想到相信短视频的“养生说法”,停掉服用多年的血压、血糖药,竟然祸害到眼睛
2025-10-22 18:52:00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