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远离重症风险 小事不可小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28 04: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远离重症风险 小事不可小视

乔薇

夏日风景美丽,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人们的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也明显增多。从重症监护室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来看,大家在休闲玩乐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身边的一些小事。因为有不少人都是因为拿一些“小事”不当回事,最终生病且病情发展成急危重症,经过抢救性治疗才得以转危为安。这样的教训非常惨痛,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死亡动物需远离

重症监护室曾接诊过一位环卫工人,他在清扫马路时发现一只已死亡的喜鹊,出于好奇,在未佩戴手套的情况下接触了喜鹊尸体,此后又未及时洗手。两天后,他出现高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很快发展为严重喘憋,由120救护车送医,在医院急诊科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并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那么,患者的病因是什么呢?通过基因学检测发现,患者肺部感染的真正元凶是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鹦鹉、八哥、喜鹊、麻雀等鸟类,鸡、鸭等禽类都有可能患此疾病。该病原体存在于病鸟或者死鸟的分泌物及羽毛上,人类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气体、粉尘颗粒,或者因接触患有鹦鹉热的鸟类或禽类等被感染。此病一般不会人传人,大部分患者可治愈,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症状较重。

患者被感染后,多表现为发热、咳嗽、肌痛、头疼、乏力等症状,可以并发肺炎、心肌炎、结膜炎等,甚至有发展成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应从正规途径购买宠物鸟,不要饲养来历不明、未经检疫的鸟类,更不要在缺少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病鸟和死鸟。

因接触死亡或者生病动物而患病的情况还有很多,如因处理死狗感染狂犬病病毒、因屠杀病羊而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等。总之,在处理死亡或者生病的动物时应保持警惕,不要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它们;必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及手套,接触后及时洗手。如发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向医生如实、详细描述病史,这将有助于尽快诊断和治疗。

饮酒必须有节制

重症监护室曾收治过一位意识不清、极度喘憋、生命垂危的患者,心率高达每分钟150次,使用呼吸机时氧浓度调高至100%,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然很差。因为极度低氧,患者的口唇、指甲呈紫色,血压非常低,需要持续应用升压药才能勉强维持。而且,患者存在极其严重的肺部感染,肺部CT的影像学结果显示为严重的误吸性肺炎。

通过询问家属得知,患者得病前一晚曾大量饮酒,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患者昏迷在床上,且嘴边有呕吐物。医生判断患者是由于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抑制,不能将呕吐物全部吐出,而食道和气道的入口在解剖学上毗邻,导致呕吐物误入气道,因此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呕吐物呈酸性,误入气道后不仅会造成肺部感染,还会导致肺组织被化学性灼伤,大量误吸者,死亡率很高。最终,患者经历了一周的监护治疗才脱离危险。

需要提醒的是,重度酒精中毒本身就可以导致呼吸抑制,如引发误吸性肺炎,治疗难度更大,就诊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在走亲访友、会客聚餐时应适量饮酒,切莫贪杯。发生醉酒时应及时休息,身边有人陪伴更好。醉酒者如呕吐,陪伴者宜解开其衣领,使其侧卧并拍其后背,促使呕吐物尽快排出。醉酒者如出现意识障碍、皮肤湿冷、呼吸费力、口唇微紫、呕吐误吸、吐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高温环境不久留

前不久,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患者入院两天前出现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患者肝功能损伤严重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有心肌酶明显增高、血小板下降伴有凝血异常等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脏器功能损伤呢?

原来,患者是一名广场舞老师,发病之前在公园里教大家跳舞,从上午10点一直教到下午2点。但教课的地方没有树荫遮挡,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他体力消耗巨大,大量出汗,出现了脱水的情况。跳广场舞本是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好事,但这位患者忽视了跳舞的环境和时间,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很大损害,适得其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持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核心温度就会迅速上升,甚至超过40℃,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灼热、心动过速、口渴、高热无汗、反应迟钝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昏迷、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将这种疾病称为热射病,也就是重症中暑,如就医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对于重症中暑患者,除了要迅速将其转移至凉爽环境,采取补水、降温措施之外,还需尽快送到医院接受监护治疗,很多时候医院甚至需要应用呼吸机、血滤机等大型设备和仪器才能助其渡过难关。

每年6至8月,重症监护室都会接诊许多热射病患者,其中有户外施工作业的工人,有参加训练的警察,还有因为怕受风着凉而不开空调、不开窗户睡觉的老人等。夏至已过,伏天将至,高温天气将越来越多,提醒大家警惕高温环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停留。必须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人,应缩短停留时间、减轻活动强度,间断在阴凉处休息并注意增加饮水量,适当使用防暑降温用品。有高温暴露史且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的人,应高度重视,如果采取降温、补水措施后仍不能缓解,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男子感染“鹦鹉热”出现“大白肺” 生命垂危时获得“人工膜肺”救治
...使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感染“鹦鹉热”而导致出现严重“大白肺”的危重患者。56岁平日体健的覃先生突然觉得浑身不适,出现胸闷、气紧症状,休息后症状并未
2024-01-23 02:18:00
...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获悉,该院成功救治一例鹦鹉热重症患者,经过精心救治,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即将康复出院。58岁的金女士(化名)因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入院,氧合指数仅为正
2025-03-14 20:57:00
“鹦鹉热”容易被漏诊误诊,重症可能多器官衰竭!
...机辅助通气、保肝、营养心肌)。很快,NGS结果出来了:鹦鹉热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张女士得的是鹦鹉热肺炎!而据了解,张大姐平时常常逛公园看鸟,最终导致了这次危机。“鹦鹉热”
2023-11-17 23:22:00
鸡煲店老板“白肺”竟因“鹦鹉热”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鸡煲店老板“白肺”竟因“鹦鹉热”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 患者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特征扫码看视频。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实习生黄靖容治疗前的“
2024-02-21 04:02:00
家里养的鹦鹉感冒发烧,女主人翻身5天高烧不退
...她接触过死亡的鹦鹉。医护人员当即警铃大作,会不会是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但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病人往往会有肺炎,而该病人发病至今没有出现肺炎症状。为精准诊断,团队增加了鹦鹉热衣原体的
2023-07-21 22:50:00
常州69岁老人与鸽子亲密接触,结果高烧不退
...统的功能都受到严重受损。”经过详细检测,钱大爷是被鹦鹉热衣原体病菌“侵袭”了。原来,虽然钱大爷不养鸟,但经常有邻居家的鸽子飞来接触,钱大爷患病很可能与此有关。另一病房的王先生
2023-04-27 19:59:00
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
...宝宝养得可爱听话的宠物主有点担心:手养鹦鹉会感染“鹦鹉热”吗?中山医院胡必杰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在过去,养鸟几乎是老年人的专利,清晨提着笼子到公园“遛鸟”,也是上海爷叔的社
2023-04-13 14:55:00
“鹦鹉热”患者有哪些症状?
近日江苏常州出现5例鹦鹉热病例患者出现了连续3天40℃的高烧精神状态差“我看鹦鹉要从笼子里出来,就放在手上逗了一会,可能距离太近了,我当时就感觉吸入了一股浊气,感觉不舒服就放回去
2023-02-27 22:36:00
女子持续高烧不退以为又“阳”了, “原凶”竟是买的4只宠物鹦鹉
...检。很快,检查结果证实了徐迪医生的猜测:张女士患上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明确病因后,呼吸与危重症医疗团队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张女士的体温终于恢复正常,病情好转。该院呼吸与危重症
2023-02-22 16: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300斤小伙胖到呼吸衰竭!专家表示:胖是原罪,科学减重是关键
年仅32岁的小李(化名)从小就不爱运动、饭量大,工作后三餐经常不固定,长期依赖高油、高盐、高糖的外卖,体重蹭蹭地往上涨
2025-08-09 07:07:00
吹着空调看手机,夏季肩颈痛高发 日常多做“三三操”,赶走恼人的致痛因子
对于当代人来说,炎炎夏日,离了空调和手机简直不能活!不过,长时间“瘫”在空调房看手机,你的肩颈正一点点在僵硬,致痛因子马上要“爆炸”
2025-08-09 07:07:00
胸闷冷汗莫忽视 三伏天最“伤心” 养心护脉正当时 科学养心有讲究
“这几天气温一高,总觉得胸口发闷,昨天甚至都出了一身冷汗。”67岁的张大爷(化名)在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诊室向医生倾诉
2025-08-09 07:07:00
48小时接连抢救6名心梗患者 高温天要警惕这些“求救信号”
“短短48小时抢救了6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好几个还是青壮年。”虽说立秋了,但杭城还未出伏,这两天,浙大二院临平院区胸痛中心接连收治不少心血管病患者
2025-08-09 07:38:00
梭子蟹65元/斤!有杭州老板进货一小时卖空
立秋第一口梭子蟹你吃了吗?8月7日,杭州不少市场迎来今年小开渔后的第一批梭子蟹。凌晨3点,杭州留下农贸市场水产摊主杨女士已经驱车赶往中转市场
2025-08-08 08:36:00
预防“热中风”,专家开“凉方”
□通讯员冯瑶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突发意识障碍,查体瞳孔不等大,右侧巴氏征阳性”“和家属沟通先采取溶栓”……7月底的一天凌晨
2025-08-08 08:52:00
晚立秋真的会更热吗?立秋养生重在应对“暑热余威”
8月7日,立秋。民间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说。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
2025-08-08 09:07:00
眼屎糊住左眼整整一年 原来是 “泪小管炎” 在作祟
74岁的齐奶奶左眼被眼屎糊住的状况持续了整整一年,辗转多家医院,先后被诊断为结膜炎、泪囊炎、干眼症。前不久,她在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才得以确诊——原来是“泪小管炎”在作祟
2025-08-08 09:07:00
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卷饼送福志愿服务活动
俗话说得好,“一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8月5日,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老有‘福’气”项目——“让爱卷一卷”卷饼送福活动
2025-08-08 09:26:00
51岁陈奕迅自曝焦虑症一直不敢停药 医生:一听咀嚼声、打字声就抓狂,可能是心理在报警
近日,歌手陈奕迅自述,2024年杭州演唱会取消后,压力太大患上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陈奕迅看起来这么乐观开朗
2025-08-08 11:10:00
暑热还未消退,立秋如何养生 听中医专家教你如何防“秋燥”
暑热未退,秋意渐至。昨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的到来,预示着酷热的暑天即将退场,凉爽的秋天正在来的路上
2025-08-08 11:10:00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来了!莱芜滋味,申请出战
齐鲁大地,炊烟袅袅,一场美食风暴正蓄势待发!“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已经开赛!在这场“鲁味江湖”的激烈角逐中,济南市莱芜区的各大美食早已摩拳擦掌
2025-08-08 11:19:00
全链条精准扶持打造医健产业集群
本报讯(记者张月朦)北京市日前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将通过16条措施,促进未来产业实现从研发创新
2025-08-08 11:29:00
45岁瘦弱女子腹藏40公分“哑铃状”巨瘤!妇科团队220分钟成功摘除!
鲁网8月8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妇科中心赵淑萍教授领衔的妇科团队,为45岁的瘦弱女子赵女士(化名)成功实施高难度手术
2025-08-08 11:46:00
上海蕙茗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专业心理服务,守护心灵绿洲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日益成为个体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上海蕙茗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蕙茗心理”)凭借其专业的服务团队和人性化的咨询理念
2025-08-08 1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