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总督,俗称封疆大吏,清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初设八位,后增设东北总督一职,固有“九大总督”之称。直隶总督:张镇芳(1863年—1933年),袁世凯老表,晚清末任直隶总督。辛亥革命时,支持袁世凯对抗革命党;后支持袁世凯称帝,与朱启钤等同被列为“七凶”。袁世凯死后,又支持张勋复辟,失败后被政府逮捕。1918年获释,在天津任盐业银行董事、董事长。
两江总督:张勋(1854年—1923年),江西奉新人,末任两江总督,曾参与中法战争,助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清朝灭亡后,为展示“忠臣形象”,张勋继续留“辫子”,麾下数千兵马亦是如此,时人称之为“辫帅”。1917年,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由,率兵北上,逼迫黎元洪下台,而后拥戴溥仪复辟,但“闹剧”仅仅维持12天便宣告失败。1923年,张勋去世,溥仪给他武官最高谥号“忠武”,与岳飞21世孙岳钟琪一样。
闽浙总督:松寿,满洲正白旗人,与多尔衮同出一旗,末任闽浙总督。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宣布本省独立,脱离清王朝控制。此时,福建革命党人希望松寿“识时务者为俊杰”,交出政权,但松寿脑子不开化,偏要顽抗到底。为此,革命党人直接发动起义,武力荡平顽抗之八旗劲旅,松寿兵败,自杀身亡。
云贵总督:李经羲(1860年—1925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侄子,末任云贵总督。和叔叔李鸿章一样,李经羲为人很圆滑,非常善于搞好人际关系。眼看大清准备灭亡,李经羲便开始与本地精英搞好关系,重用蔡锷、唐继尧等留学日本的学生,还创设了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此外,李经羲镇压革命派并不积极,所以革命军也没有为难他,昆明起义时李经羲被抓,但被蔡锷释放,逃往上海。就此而言,李经羲也算是人生赢家,投资有了回报。
湖广总督:瑞澄(1863年—1915年),满洲正黄旗人,末任湖广总督,少时就纨绔成性,与劳子乔、岑春煊并称“京城三恶少”,也算是名声远扬。不过,瑞澄对中国近代化之贡献非常大,满清若是没有他这猪一样的队友,估计还会继续抗几年,继续将华夏带进深渊。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时任湖广总督、手握重兵的瑞澄直接弃城而逃,经芜湖、九江、至上海,随后又远远地逃到日本,到了宣统退位后才敢回到上海,1915年在上海病逝。
两广总督:张鸣岐(1875年—1945年),山东无棣人,末任两广总督,一生充满罪恶,后被民众活活骂死。为大清效力时,大肆屠杀革命党人,用爱国志士之鲜血染红顶戴。武昌起义后,仇视革命,逃往日本;袁世凯掌权时,与龙济光劝进袁登基称帝。“九一八事变”后,甘愿为日本效力,充当汉奸,做走狗。日本败亡在即,发起乙酉法会,祈祷“大东亚战争必胜”。抗战胜利后,张鸣岐在民众的一片骂声中死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1844年—1927年),汉军正蓝旗人,末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是典型的顽固派,仇视革命,仇视共和,一心想着服侍大清王朝,拒绝任职民国政府,表示“忠臣不事二主”。武昌起义后,赵尔巽与张作霖等肆意残杀革命党人数千,时评:“日事搜杀,军队所至,殃及妇孺,灭绝人道,至此已极。刻虽赞成共和,实为民军公敌。”为了纪念大清,赵尔巽坚持著述,编成《清史稿》一书,对大清极力褒扬,但其史料价值还是很高。
陕甘总督:长庚,满洲正黄旗人,末任陕甘总督。武昌起义爆发后,长庚与伊犁将军志锐、陕西巡抚升允等谋划迎接溥仪到西安,占据潼关要塞,抗衡革命党。与此同时,长庚、升允等率兵击杀革命党,连下数十城,大有出关横扫中原,南下绞杀革命党之势头。不过,溥仪可不想迁都西安做无谓挣扎,时年6岁的他同意南北议和,光荣结束大清统治。
四川总督:端方(1861年—1911年),满洲正白旗人,末任四川总督。相对其他八位总督而言,端方命运悲惨,成了起义军“投名状”。端方思想开明,重视发展实业,力主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学习蓝本,尽速制定宪法;端方还献上自己所编的《欧美政治要义》,后世认为此乃中国立宪运动的重要著作。武昌起义时,端方被四川起义军俘虏,并在押解往武昌途中被杀死,首级则被拿来游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