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我们是故乡的孩子,是炊烟的孩子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5-13 22:26: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年,在波澜不惊中过去了,事实上,无论你愿不愿意,时光的车轮从不停止,一切终将走过,迎来一个新的相遇与别离,周而复始,年年月月。

走在家乡宽阔的街道上,有乡亲寒暄打着招呼,也有很多陌生的脸孔,这些陌生的脸孔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快乐。

我们是故乡的孩子,是炊烟的孩子

努力找寻童年的记忆,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故乡的原貌遍寻不见。

童年的乡村,炊烟是农村的一大特色.歌曲《又见炊烟》里这样唱道: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

炊烟在童年的记忆里,黄昏有诗情,诗情有画意,那缕缕上升的炊烟是一幅乡村的水墨画,写意着一方水土的乡土民情。

我的童年,走过泥泞的小路,走过麦田,走过满是牛羊的山坡,那一缕缕炊烟像一个航标召唤我回家。

那斑驳掉皮的老土墙,有着一道道岁月的裂缝,记录着沧桑的流年。

我们是故乡的孩子,是炊烟的孩子

阳光下,在墙根下有老人坐着马扎聊天,那个时候没有电视,甚至连有台收音机都是奢侈品,那里面有我已在天国的祖母,伴着那炊烟的升起,召唤回家疯玩忘了吃饭的孩子。

傍晚人声喧哗,有在外面水里捉虫子的鸡鸭鹅回家,有牛羊的叫声,有招呼小孩回家吃饭的喊声,一片生机勃勃,与现在村庄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炊烟升起,那一定是谁家在做饭了。烧火做饭,都是就地取材,什么麦秸,高粱秸,玉米秸,豆秸,棉花秸等等都可燃烧后化为炊烟,完成它们生命的最后依归。

我们是故乡的孩子,是炊烟的孩子

有烟火,有人家,以前你迷了路,在远方看到袅袅炊烟,就像茫茫大海上有了航标一样。就有了方向,有了希望。

有风的日子,炊烟会飘的更远更急,而无风的时候,炊烟直直的升起,很虚幻的感觉。冒出的烟是不同的,那个时候一度认为,天上飘着的云,就是炊烟上升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美景。

想起童年的炊烟,想起母亲在灶台忙碌的身影,想起只有家乡才有得烟火味道。那是一种诗意的闲散与轻松。

钢筋水泥的城市是没有炊烟的,它只属于乡村的淳朴中,属于几代人曾经的青春里。

我们是故乡的孩子,是炊烟的孩子

我们是故乡的孩子,是炊烟的孩子

炊烟是无拘无束的,像儿时的的童年,无论它飘得多高多远,它的根永远是灶台旁母亲忙碌身影,哪里有母亲所做的饭菜的香味,有一份亲切,一份温暖,一份趣味。

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人们现在已经用上现代化的灶具,大多用煤气,电,做饭取暖,联系方式也用电话代替了,可是,这样的的生活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思念家乡的炊烟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思念家乡的炊烟□ 黄 颢时光,在天地间交错;岁月,在尘世中轮回。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时光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23个年头。不知不觉中,我从当年的青涩小子变成了年近
2023-01-30 02:03:00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吴嘉故乡的炊烟里总少不了柴火饭的醇香。袅袅的炊烟升起来,就像母亲年轻时如柳般曼妙的身姿。我最喜欢冬天的柴火饭里那种温暖和欢乐的馨香。每当清晨五六点钟,村庄灰色
2023-01-14 07:28:00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一缕炊烟过灶膛,满腹皆是饭菜香。在我眼里,故乡老屋的灶台,是平素日子里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儿时,乡下外婆家的灶台是用石头和泥土垒成的,它就在外屋门口与隔墙之间的
2022-12-26 08:42:00
听说故乡下雪了
...头埋没了屋后牛羊的脚印催眠了田野绿油油的麦苗映亮了孩子们喜悦的眼神听说故乡下雪了在夜晚不用猜,就知道早起的父亲又拿起墙角的扫帚从自家小院扫到邻居门前然后一步步延伸到巷口炊烟在
2023-01-01 00:20:00
岁月有痕情如故
...的年。而如今的我,继承了外公的唠叨劲,继续教育我的孩子。从腊月二十三起,院里的人们便陆陆续续开启了过年模式。亲朋好友之间,亲家之间相互邀约着,今天在你家过,明儿在我家过,无论
2023-02-03 06:37:00
追梦人回到故乡
...爹老娘的礼物,都是精挑细选的,老娘几乎笑出眼泪,说孩子要把自己打扮成“老妖精”,老父亲任凭孩子们给自己套上时髦的新衣裳,扭捏了一下,也就接受了。送给老两口的营养品一看就价格不
2024-01-23 17:18:00
妈妈的灶台
...袅袅的炊烟里,在氤氲的热气中,养育着我们一个又一个孩子。我曾为妈妈洗过脚、穿过鞋。小时候妈妈扎过脚。那是女子和社会的悲哀。妈妈留下一双“三寸金莲”,这让她的步履缓慢而细碎。妈
2024-05-20 13:02:00
...象着全家人围着灶台做各种美食的场景,欢声笑语随袅袅炊烟缓缓升腾,院里院外散发着浓浓的香味,亲情被炖得更加浓郁,生活中的艰辛全部燃烧成团聚的温暖,其乐融融。
2024-01-13 11:23:00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韩萌 浙江台记者白植清 玉环台记者倪孔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浙江台州玉环市清港镇,陈仁明做餐饮生意已
2024-04-02 09:3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