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发病率跃居恶性肿瘤榜首。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以2.5%的速度在增长,35岁之前的发病人数占比8%-10%。
如何做好乳腺癌防治与慢病管理?针对乳腺癌防治,我们国家和医疗机构又推出哪些惠民措施和创新疗法?记者走访了多位临床治疗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院区)乳腺肿瘤科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坤表示,我国以三阴型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增长最快,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是45-55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之前的发病人数占比8%-10%,我们称之为极早期乳腺癌,这在西方很少见。
随着创新药物及治疗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愈后生存率大幅度提高,乳腺癌慢病管理已成为主流趋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甲乳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李杰表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乳腺癌5年的生存率已经超过了90%,但在全国范围内,5年的平均生存率只有83%。
乳腺癌按临床数据大致可以分为5期,0期、Ⅰ期、Ⅱ期是良性肿瘤,Ⅲ期是可疑恶性肿瘤,五级(Ⅳ期)则为晚期恶性肿瘤。
“既便是中期和局部晚期病人,现在也有很多治疗手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龚畅表示,中晚期乳腺癌现在已可以进行肿瘤降期,由不可手术变成可手术,可以长期生存还能达到保乳成功。现在乳腺癌5年治疗周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中高危病人可能需要10-15年治疗周期,基本达到一个与肿瘤共存的状态。
王坤认为实施病化管理整体策略就是第一要把病人治愈,第二就是同时也要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
龚畅强调,对乳腺癌慢病管理应注很该从全程的、综合的、全方位去考虑。不仅仅是要努力提高治疗效果,还要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及情感疏导等,既要让患者活着,还要有尊严有质量地活着。
患者对治疗药物是有依从性的,这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治疗效果。李杰表示,乳腺癌由于治疗周期长且传统治疗方式(静脉注射)单次治疗时间长达3-5个小时,从而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增加了回归家庭、社会做一个完整人的难度和压力。因此,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并通过创新药物和改进治疗手段,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是目前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2月13日新医保目录公布,126种新药品进入目录,其中包含肿瘤用药21种,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成为首个进入医保目录的乳腺癌皮下制剂,这一惠民政策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得到了广泛接受及认可,也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肯定。
日前,记者在走访广州市多家医院肿瘤专科时发现,医患双方对皮下制剂的接受程度和认可度普遍较高。“目前已经有很多病人正在使用皮下制剂,且多数患者在注射后没有出现特殊的不适反应,对安全性也都也都非常认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甲乳疾病诊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皮下制剂的应用让医院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使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大幅提升,这对提高医院效率和将医疗资源应用到更有需要的领域也很有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