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何广权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任务紧,知识难度增大,语文成绩两极分化明显。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实现减负提质,助力小学高年级学困生“脱困”,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对龙陵县镇安镇大坝完全小学五年级的4名典型语文学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转化实践。4名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信心、学习成绩等均有了一定的改善。基于转化实践,提出了以学生的主观努力为根本,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关键,家校的齐心协力为保障的语文学困生转化路径,以期能给广大教师转化学困生提供参考。
近年来,龙陵县聚焦保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五八”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姿态大抓教育、狠抓教育、长抓教育,学困生的问题已然成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因此,笔者选取龙陵县镇安镇大坝完全小学五年级的4名学困生,基于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因“生”制宜,从方法指导、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家校合力等方面进行学困生教学干预,观察记录学困生的语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单元测试成绩等,并追踪其在各方面策略的实施以及师生家校共同努力的情况下语文课程的学习情况。历经一个学期的转化干预,4名学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统测,语文成绩均有所提升。实践证明,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的有效指导、家校的齐心协力是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一、学生的主观努力是根本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只有当学困生萌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时,一切的“脱困”努力才能开花结果。当然,对于学困生而言,普遍存在自卑、懒惰、厌学、恐惧等心理,主观能动性较差,需要“无中生有”。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激励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重视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建立小组竞争学习机制,适时监督指导,强化集体荣誉感,逐步培养学困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规范课间操、宿舍卫生、日常生活等校园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是重视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采取分层提问、分层作业、“一对一”帮扶、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等方式,适时激励,多给予个性化辅导和正向评价,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获得感,重建其学习自信心。
二、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关键
农村的学生,从周日到周五,每天与教师朝夕相处。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十分关键。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找准教学切入点,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困生转变学习语文的动机,让他们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求知欲。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学困生提供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如分层教学、小组竞争学习、赏识教育等,恰当运用鼓励性评价,增加学困生的获得感,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再次,教师要尊重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学困生可能在课堂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躁情绪,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成绩差而自卑,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帮助和引导学困生走进班集体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困生阳光、自信、有尊严的学习。最后,因生施教,个性化辅导。如基础差知识差的学生,准备了两种本子,一种为错题本,专门用来收集积累自己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另一种为摘抄本,用来摘抄平时阅读过的美文佳句,还可以记录所见所闻所感,以此加强字词句的积累方面。写作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孩子检索头脑中的素材,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困生对于习作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什么”。
三、家校的齐心协力是保障
家庭与学校是彼此合作、共育英才的关系,孩子的成绩差,家长也有责任。学困生转化,单靠教师“唱独角戏”,效果有限。家校智慧众筹、群策群力,为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农村小学的家长虽然文化知识不高,辅导五六年级的孩子力不从心,但也大有可为。因此,教师要借助家访、主题班会、日常电话沟通等契机,有意识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更多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行为习惯和学习状况,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要淡化对成绩的过度关注和对作业的过度“紧盯”,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教会孩子做好时间管理、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焦虑。同时,家长还应成为孩子的榜样,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遇事冷静对待,多沟通交流,少一些责骂和批评,注重言传身教,为孩子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在包容和参与中促进孩子的成长。此外,家校保持长期沟通、长效沟通,一起寻找学困原因,合力补齐短板,才能巩固“脱困”成效,助力孩子行稳致远。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唤醒、激励和鼓舞,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并非朝夕能成,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耐心、恒心和毅力。让我们用满腔热情与教育智慧,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使学困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减负”“提质”,为龙陵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效”。(作者系龙陵县大坝完全小学教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