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良田良技丰“粮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19 06: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德阳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确保今年粮食稳产202万吨

良田良技丰“粮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冲 曹凘源

德阳不仅以工业闻名,农业也是这座城市的闪亮标签。

1978年,德阳广汉金鱼公社(今广汉市金鱼镇)曾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从三星堆考古遗址发掘的数千年前的水稻种子,诉说着关于粮食的梦想。

新的历史不断书写:广汉市锦花村,百亩规模小麦去年亩产破600公斤,创西南地区新纪录;去年底,四川智能农机装备领域唯一一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德阳经开区;中江县2022年粮食产量80.3万吨,连续16年成为“全省产粮第一大县”……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德阳交出什么答卷?近日,记者走进德阳田间地头,只见风吹麦浪,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垠。位于“天府粮仓”核心区,德阳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定“粮”策、建“粮”田、谋“粮”技,助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定“粮”策

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创建30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正值小麦孕穗期,什邡市种粮大户王小波奔波在麦田,指导农户防治白粉病和蚜虫。他流转2600亩土地稻麦轮作,一年卖粮收入达100多万元。“买农机有补贴、政府投钱改造大田,种粮不得亏!”

多种粮、种好粮,是王小波的心声,更是德阳全市的共识。

这里种粮有历史。德阳地处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耕文化历史悠久。考古证实,3000多年前生活于此的古蜀先民已在食用大米。

这里种粮有优势。德阳小麦和油菜籽单产、农机化率等指标稳居全省前列,拥有全省首个国家级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具备较为雄厚的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实力。

这里种粮有机遇。随着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等部署深入实施,德阳在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也有隐忧。德阳人口总数在全省居第八位,而耕地面积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五位,抓粮食生产谋时更要谋势,须臾不可放松。

顺“粮”辰,落实建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要求。去年,在德阳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乡村振兴被确立为全市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提出实施“天府粮仓”建设等“五大工程”。

定“粮”策,农业园区成为重要抓手。德阳出台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德阳片区实施意见,明确3至5年内,创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30个,建成高标准农田313万亩以上,支撑粮食产能达到210万吨。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奋进‘重返前三’目标的起步之年,抓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德阳市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粮食生产目标是播面稳定在472万亩、总产量稳定在202万吨。

建“粮”田

永久基本农田中高标准农田占比超七成,居全省首位

春耕以来,中江县通济镇田间一片忙碌,数辆工程车加紧平整土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谢浩介绍,这片高标准农田计划5月初完工,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2700余亩。中江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1万亩,今年将新增8.4万亩,数量创历年之最。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的最直接路径。

记者了解到,德阳在永久基本农田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12万亩、占比73.6%,居全省首位。今年还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7.4万亩,并补齐灌溉排水等短板,确保建一片、成一片、用一片。

“以前田块碎,农机打个弯弯都搞不赢。现在连成一片,大家伙有了用武之地。”最让绵竹市种粮大户刘永华满意的是,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生产效率提升——之前两个人一天只能打药三四十亩,现在无人机飞一天,350亩都不在话下。

推进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的同时,德阳还抓细抓小,开展撂荒地整治。

“100亩撂荒地整治复耕后,去年产出1.5万斤大豆和5万斤玉米。”在德阳市旌阳区仙桥村,杨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杨廷虎尝到撂荒地整治“甜头”。2022年,德阳6.84万亩农户承包土地撂荒全部整治完成。

建好良田,更要护好良田。德阳坚决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先后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督查整治行动,确保良田姓“粮”、农田姓“农”。

谋“粮”技

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98%,变“会种地”成“慧种地”

和往年不同,广汉市种粮大户冷辑龙的麦田今年采用机械进行免耕播种。“免耕播种让小麦根系发达且扎得深,这是高产的保障。”

藏粮于技,德阳强化粮食生产科技赋能。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德阳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主推技术到位率分别达98%、95%以上。

同时,德阳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开展技术指导;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将更多高素质农民培养成科技种粮能手。2020年,广汉市黄达安等6名种粮大户,“尝鲜”职业农民制度改革,成为四川首批拥有副高职称的职业农民。

种粮有好手,更要有好种。3月初,德阳市罗江区团堆村,田野被油菜花染得金黄。这里是“水稻·油菜”双季制种示范区和“种子芯谷”核心区。每年,罗江产出优质油菜种子可满足3000万亩油菜移栽用种需求。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江涛透露,力争到2025年,全市制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选育粮食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

德阳发挥在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一方面,依托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开展丘陵地区新机具研发推广,提升全市农机化水平;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农田数字身份证,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体系。

传感器埋进田里,监测土壤条件;电子屏竖在空中,显示风速光照……走进德阳市旌阳区桂花村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只见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这里已实现“耕种管收”全智慧化管理,变“会种地”为“慧种地”。

春分临近,山河渐暖,万物复苏。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种粮大户李杜忙着操控无人机为小麦喷洒农药。他身后不远处,矗立田间的一行大字格外显眼——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9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德阳:聚焦“412”粮油推动机制 夺取增产丰产“满堂红”
...,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标杆竞赛“双引领”素有“天府粮仓”美誉的广汉,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粮食生产水平、规模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产业园大建设带动了
2024-04-07 14:51: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代表委员建言献策——要守住良田培育良种用好良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为全国13个
2023-01-12 06:05:00
...自:四川日报代表委员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让“天府粮仓”装满优质放心粮两会圆桌主持人史晓露圆桌嘉宾杨 萍 省人大代表、德阳广汉市麦浪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刘家琴省
2023-01-14 05:55:00
德阳广汉:踔厉奋发启新程
...“三农”压舱石。为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继续坚持良田粮用,逐步推动永久性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6万亩,确保全年粮食播面达6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
2024-02-20 17:51:00
...阳市代表团杨萍代表建议,支持德阳市建设新时代“天府粮仓”核心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杨萍介绍,近年来德阳市的粮食生产有几个可喜的变化:一是粮食产能稳定向好发展。德阳市
2023-01-11 14:37:00
...地。近年来,罗江区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已发展双季制种8000余亩,带动5000余户小农户从事制种产业。座谈会上,围绕罗江区建设“国家
2023-07-10 02:57:00
...川政协报德阳市政协委员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履职路上,播撒丰收的种子春耕时节,广汉市连山镇棉花村机器轰鸣。一排满载营养土的挖掘机,井然有序地开往育秧流水线。领队的
2023-04-20 10:03:00
建设更多“良田”种出更多“粮味”
...省将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推动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盆地丘陵以粮为主集中发展区、盆周山区粮经饲统筹发展区、攀西特色高效农业优势区、川西北高原农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区
2023-01-17 08:28:00
开局告捷粮产创 26 年来新高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开局告捷粮产创 26 年来新高泸州市合江县九支镇永合村,村民在晾晒稻谷(无人机照片)。刘继锋摄(C视觉资料图片)眉山市仁寿县珠
2024-01-10 04: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旭化成启动ART-123(Recomodulin)针对CIPN感觉异常症状的Ⅲ期研究
旭化成制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旭化成制药”)近日宣布,在ART-123(通用名:基因重组血栓调节蛋白α,日本商品名:“Recomodulin静脉滴注用12800”
2025-08-07 12:4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双腿“不一样长”?揪出青少年长短腿背后的“隐形推手”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08-07 10:43:00
立秋,激活身心的“安静之力”
今日立秋,暑气未消,蝉鸣依旧,唯有庭院阶前飘落的几片梧桐叶,悄然透露出时节的更迭——正如宋人朱熹笔下所写:“未觉池塘春草梦
2025-08-07 06:24:00
福建首个微生态诊疗中心落户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微生态诊疗中心将肠菌制成胶囊,方便患者使用。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厦门大学海峡医学中心微生态诊疗中心日前成立
2025-08-06 09:10:00
家中药品如何“避暑” 药学专家为您支招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李慧)暑期高温,家中的药品也被“热坏了”,药片变色、胶囊“抱团”、糖浆变质等问题频发
2025-08-06 09:10:00
北京中研中医院田俊清:田氏分期渐进疗法,分期辨证施治治腰突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半天。田俊清,中医主治医师。师从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教授、妇科专家王莉莉
2025-08-06 11:28:00
北京中研中医院陈明:“五法一位”,立体综合治疗疼痛顽疾
陈明: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六、周日。200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先后进修于北京针刀总院、广州军区总院
2025-08-06 11:28:00
大理老人称赞云南结石病医院:痛苦4年,瑞梦手术几分钟就解决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多国流行病学统计,50岁以上男性中,约50%存在前列腺组织学增生(即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增生)
2025-08-06 11:37:00
婴儿的小肠“雪花”密布!腹泻两周就医,确诊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鲁网8月6日讯小婴儿肠胃娇嫩,稍吃不好或受凉就容易拉肚子。不过,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接诊的一例腹泻婴儿瑄瑄(化名)却并不普通
2025-08-06 11:38:00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 重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通讯员姜海英吴畅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在癌症中发病率占第二位
2025-08-06 14:19:00
警惕“幼态审美”背后的医美陷阱
唐传艳22岁的张婷(化名)到医疗美容机构咨询,咨询师对着她年轻的脸庞,竟给出了“皮肤松需要抗衰”“鼻翼宽要切除”的诊断
2025-08-06 14:30:00
别让医疗科普沦为“流量生意”
时本虚构病例、夸大效果,假科普、真带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整治。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2025-08-06 14:30:00
厦门美莱:假体隆鼻多久能\
每个爱美人士心中都藏着对“气质妈生鼻”的向往,却常常被“隆鼻恢复期长”“效果不自然”等问题劝退。其实,随着医美技术的迭代
2025-08-06 14:40:00
厦门美莱:厦门脂肪隆胸能保持几年?
在追求身体美学的道路上,脂肪隆胸以其"自体移植、自然手感"的独特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女性的心头好。但不少求美者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
2025-08-06 14:43:00
特殊人群医保报销后自费全免,浙毕医院对口帮扶这个乡镇医院
7月30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以那医院揭牌仪式在织金县以那镇人民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毕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薛成
2025-08-06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