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俞慧婷
你知道吃粽子要注意哪些?哪些人群是不宜吃粽子的?怎样保护自己的胃肠健康呢?
近日,“空腹不宜吃粽子”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浙江省荣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唐凯主任医师说,从多年临床经验来看,空腹能不能吃粽子,因人而异,“要看吃的量,另外也要看吃粽子的人有没有一些胃肠道疾病及其他基础疾病。”
唐凯提醒广大市民粽子虽然好吃,但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要兼顾健康。在日常门诊中,唐主任经常会接诊一些胃病患者,原来病情蛮稳定,因为吃了粽子、汤圆等食物,胃病发作。“这是因为粽子等食物进入胃里,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胃部炎症受到胃酸刺激,导致慢性胃炎等患者的旧疾复发。”
每年端午节前后,浙江省荣军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和“吃粽子”相关的病人就会明显增多。“主要是老人,还有一些有胃肠道疾病基础的人,吃了粽子后出现了一些消化道方面的症状。”唐凯主任介绍道。
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吃粽子呢?以下3种人不能多吃。
胃、肠道病患者:
糯米不易消化,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所以,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通常人们吃的时候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天气开始炎热,不少市民将粽子冷藏放置,数日后容易造成内馅的腐坏,进食这样的粽子容易出现腹泻不适。另外,粽子一旦冷却,就会老化回生,不容易被消化。所以,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只要注意合理搭配、控制摄入量,粽子也可以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