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有新发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8 07: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有新发现

病原微生物异嗜性抗原是自身免疫反应启动因子本报讯(特约记者 刘小晋)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研究员胡军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微生物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发生的关系,提示微生物携带的异嗜性抗原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启动因子,为理解AI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前沿》在线发表。

胡军介绍,AID是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物(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类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其中,类风湿、红斑狼疮、银屑病、牛皮癣、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常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ID的发生发展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但对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发AID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对感染诱发AID的机制的解释最常用的是分子模拟理论,但该理论对微生物如何突破机体免疫耐受屏障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并没有详细说明。为了解微生物感染与机体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胡军课题组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抗原制备大量单克隆抗体,用组织芯片对这些单抗与人体组织抗原的异嗜性反应进行检测,从抗8种病原微生物抗原的286株单抗中筛选出21株与人体不同组织抗原发生异嗜性反应的单抗。

该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与人体组织之间广泛存在异嗜性抗原。进一步研究发现,异嗜性抗原的分布不但具有种属差异性、个体差异性,还具有系统差异性甚至器官差异性。这些异嗜性抗原表位的差异性分布或与不同AID发生的种属特异性、系统特异性或器官特异性有关。

研究还发现,BalB/c小鼠来源的抗微生物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与BalB/c小鼠自身的组织抗原结合,表明小鼠体内的自身抗体可能来源于微生物携带的异嗜性抗原,提示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由病原微生物携带的异嗜性抗原引起。机体自身携带的异嗜性抗原表位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而微生物的异嗜性抗原携带同样的抗原表位进入机体后,可诱导机体发生针对该表位的免疫反应问题。研究组认为,同样的抗原表位存在于自身抗原的载体上,机体免疫系统对其是耐受的,但当这个抗原表位存在于外来的、与机体不相关的载体蛋白上时,由于载体效应的原因,就可以突破机体对该表位的免疫耐受,从而发生免疫反应。

这一研究成果对改善目前临床上AID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给AID的治愈带来了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院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团队长期紧密合作,在重大免疫性疾病原创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领域双双取得的重大突破。该论文通讯作者为西京医院朱平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杨静华教授、陈亮教授,第
2023-03-18 01:27:00
雄激素在性别差异中“身兼数职”
...有调控炎症反应的功能。这为了解性别差异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打下了理论基础。”高栋补充说。在分子水平上,雄激素就像音乐指挥家,能够像协调不同乐器演奏一样,协调不同性别差异基因的
2024-04-12 06:37:00
被称“不死癌症” 这种免疫系统疾病到底能不能治?专家:“闻狼色变”已是过去式,依从治疗是关键
...:医生们一直在追求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随着发病机制的逐渐清晰,针对性更强的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包括靶向药物)等药物问世,尤其是近年的CAR-T细胞疗法,使红斑狼疮也
2024-11-26 06:48:00
A型、B型、AB型、O型,哪种血型的人抵抗力好?医生说出答案
...型血的人或许会面临一些与血型相关的疾病危险,如血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此,AB型血的人应该重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法,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时健康检查等,以降低患病危险
2024-05-25 09:55: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怎么回事?国内已有两款生物制剂获批
...验设计、有效性验证都带来了难点。 李天旺就表示:SLE发病机制复杂,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程度和严重度都有所差异,为临床试验制定终点制造了困难,
2023-12-14 00:12:00
中新健康|疾病有性别差异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雄激素如何调控
...有调控炎症反应的功能,这为理解性别差异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人员还发现性别差异性疾病的潜在致病基因富集于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所参与的抗原递呈信
2024-04-11 11:22:00
抽烟喝酒,照样没事!肿瘤为啥“看人下菜碟”?
...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发癌症约406万例,相当于每天超1万人被诊断出癌症,每分钟有8个人患癌。其中男性患癌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在所有癌症中,肺
2023-02-03 15:22:00
铜仁市人民医院:举办“血小板减少日”义诊活动
...性疾病,主要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共同介导血小板破坏加速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该病主要
2025-03-21 18:06:00
新冠转阴只是“逗号” 康复期不能掉以轻心
...者,也就是自身免疫反应过强所导致的心肌损伤是主要的发病机制。”邱福宇说。浙大二院心内科董樑副主任医师介绍,虽然心肌炎在心血管疾病中并不算常见,但是新冠病毒的确会引起心肌炎。早
2023-01-05 06: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黄金”答卷|刺梨+红茶,贵州深山的“怪茶”!
喝腻了千篇一律的甜腻奶茶,直到在贵州喝到这杯刺梨红茶,才知道原来茶饮能有这么鲜活的生命力!它不是简单的“果+茶”拼接,而是藏着云贵高原的巧思——原料是深山里的刺梨
2025-10-21 21:14:00
新华制药福雅安推出新华牌辅酶Q10软胶囊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扈艳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加班、应酬不断已成为许多职场人的常态,生活压力
2025-10-21 19:05:00
2025助眠药十大品牌科学选择指南与深度解析
在现代社会,睡眠问题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隐形流行病。据2024年《中国睡眠健康报告》显示,超过3亿国人面临入睡困难、睡眠浅
2025-10-21 16:32:00
2025全肤质适用祛痘优选:8款精准产品,专治闭口红肿反复痘肌
为解决不同肤质的祛痘痛点,本文结合 20 家三甲医院(北京协和、上海华山等)全肤质临床测试、SGS 敏感肌安全认证及 18 万条真实用户反馈
2025-10-21 09:51: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俊峰:姨妈总“迟到”?或许是子宫“受了凉”
郑俊峰,主任医师, 原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大夫。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年,在妇科、产科、生殖医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5-10-20 11:19:00
心电图无异常就没事? 警惕心脏带病工作
前不久,演员张晋在旅行中突发心脏不适的经历引发公众关注。其妻子蔡少芬在采访中透露,张晋此前已有两次类似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显示“一切正常”
2025-10-20 11:49:00
血管钙化是补钙闹的?
患有骨质疏松、一直在吃钙片的张阿姨,前阵子又发现了冠状动脉钙化,她疑惑这血管钙化是不是补钙引起的,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吃钙片
2025-10-20 11:49:00
【天眼问医】世界骨质疏松日:精准用药,为骨骼健康筑牢防线
作为“沉默的骨骼杀手”,骨质疏松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为特征,易导致骨痛、脊柱变形甚至脆性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群和绝经后女性尤为高发
2025-10-21 05:05:00
永清桂香园糕点:传承非遗技艺 用真材实料守护老味道
河北新闻网讯(庞趁友、周颖)近日,走进永清城区桂香园糕点北关店,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各种口味的酥皮点心、糕点摆得满满当当
2025-10-20 12:1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孙淑玲:产后总漏尿?多是“气虚”惹的祸
孙淑玲,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曾师从我国中医名家高忠英、刘奉伍先生,原北京宣武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现为北京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2025-10-20 14:2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濮凌云老师:白带多到不适?可能是“湿气”在作祟
濮凌云,国医大师柴嵩岩学术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柴嵩岩学习近三十年,撰写发表多篇柴师学术经验论文及论著,致力于柴师学术经验总结
2025-10-20 14:20:00
10大品牌实测不踩坑,肝益莱凭3大顶刊认证领跑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2025 版)》显示,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已达 32.8%,酒精性肝损伤人群超 1.2 亿
2025-10-20 15:27:00
世界骨质疏松日 | 遵医附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举办健康义诊活动
多彩贵州网讯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5年中国的主题为“健康体重,强骨健身”,倡议社会各界保持骨骼健康
2025-10-20 17:07:00
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乐邻小厨暖心服务 鲜食飘香点亮舌尖上的幸福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20日上午,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的乐邻小厨后厨内,正升腾着阵阵烟火气,一派忙碌景象。几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2025-10-20 17:18:00
重磅!2025面膜榜单出炉,HAVOYI 美白面膜霸榜第一
在日常美白护理中,不同肤质及特定人群的美白痛点差异显著:干皮易因角质层干燥缺水,导致美白成分 “难以深入肌底”,还伴随肤色不均
2025-10-20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