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深化科教融汇理念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29 0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胡林林 陈甜甜

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选择。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的高等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特征,是一流大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发挥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保障。实现高校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汇,用科学研究助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推动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顺利实施。

融汇偏重于汇,强调融合汇集,将不同的事物汇集聚合在一起。科教融汇是指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大学外部关系而言,科教融汇是指大学与科研单位的融汇,双方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就大学内部关系而言,科教融汇是指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与科学研究功能有机融合,其本质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两者统一于人才培养功能和与服务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大学使命。

科教融汇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功能的拓展。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崛起,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融汇经历了科教结合、科教协同、科教融汇三个发展阶段,达到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有机深度融合。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使大学成为集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学术组织,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成为了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成为了科教融合的起源。19世纪后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通过建立研究生院把科教结合培养研究生制度化。20世纪以来,顺应科技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求,传统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不断创新,“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理念不断深化,推进了研中有教、先研后教、以研促教、科教协同。通过“教学科研一体化”,实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融汇关系。科教融汇的要义在于教学与科研融会贯通,融为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共同体”。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各国间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高等学校,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承担着历史重任。一流大学的形态应体现“科教融汇”,科学研究是其重要特征,也是研究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入手点。《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也提出:“结合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基础研究科教融合。”因此,对于高等学校尤其是一流大学,深化科教融汇理念、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关键在于贯彻科教融汇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科教协同创新,构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组织机制,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一是构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动力机制,激发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汇的内生动力。科研和教学都有内生动力,当内生动力有机耦合、同向同行时才能产生最强合力。动力机制作为促进和推动科研和教学各方实施融汇的驱动机能,是诱发和引导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是科教融汇协同育人能够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处于整个协同育人环节前端的影响因素,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动力机制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驱牵引力、以高校内部育人主体为主导与驱动的内生行动力、以多元联动共育为主导的协同推动力等方面。其中,内生动力是科教融汇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对协同育人意愿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教融汇协同育人能否通过外部动力有效实现。内生动力产生的过程就包含了满足参与主体诉求的过程,满足参与主体的诉求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各方参与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积极性,确保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稳定推进。当内生动力较强时,才能与政府的大力支持、科技发展等诸多外部力量形成强大的融合力,共同推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向着和谐共赢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是构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汇的育人模式。运行机制是协同环节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它决定了协同活动是否能正常运行并发挥实效。运行机制涉及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原理,体现了各主体和要素在特定活动中相互关联的方式,也反映了各要素在特定结构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构建政府协调、高校主导、科研院所参与的协同育人共同体育人模式,可以进一步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并逐步形成高校教育教学与科研融汇协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汇。科教融汇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包括沟通协调、资源整合、协同培养、利益配置、考核激励与评价监督等主要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进协同育人科学运行。科教融汇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的实施,需要在培养理念上明确“科教融汇”的目标和定位,将科学研究和教育融为一体,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具体而言,这需要树立以科学研究为引领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并融入课程建设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育教学方面,深化“大科学+大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模式旨在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也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在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实践中,高校不仅要遵循运行机制,还要将其运用到相关人才培养中,同时,需要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相关运行机制,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构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组织机制,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汇的保障体系。组织机制是以创新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合作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通过加强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促进科教双方的相互支撑和深度互动,旨在推动科技与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牵动多方主体,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如缺乏顶层设计、制度尚待完善、协同育人师资不足等方面的运行壁垒。构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组织机制可以从坚持共赢发展的融汇原则、增强深度融汇的思想意识、建设质量优异的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立协同育人管理体系、健全可持续发展的规则规制等方面入手。以上五个方面相互影响和作用,共赢发展的融汇原则和深度融汇的思想意识是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前提,协同育人管理体系是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顺利开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规则规制和质量优异的协同育人师资队伍是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得以开展的保证。各方面保障机制的有序衔接、有效协调及综合作用,可以推进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健康、持续、有效运行与发展,为我国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策、组织和行动保证。

[胡林林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讲师;陈甜甜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副教授。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重大招标课题《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共同体”治理模式研究》(批准号:2023ZZ003)的中期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7: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校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理念和方法对教育管理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是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新时代的变革,传统的高中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显露出不适应
2023-10-11 00:34:00
...,为“新文科”提供重要途径和抓手,也能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范式的创新,从而提升学术研究的原始创新力,丰富学科研究内容与方法,推动学科及新兴领域锚定前沿、纵深开拓、综合推
2024-02-20 07:21:00
...统“学科”间的“交叉”,是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的一种属性。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意味着学科交叉以及相关活动的无限可能。如果将跨学科育人单纯理解为建基于交叉学科
2023-06-20 05:36:00
...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的教学目的。要从根本理念、保障机制、评估维度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和帮助广大思政教师切实提升科研能力,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教学,努力用真理的力量感
2023-10-25 01:45:00
...师教育观和儿童观,强化衔接意识,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准备工作。三是构建高质量幼小衔接课程。幼儿园注重从课程教学入手,从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课程核心要素
2023-11-04 01:45:00
...系统培训。一是多方聘请校内外课程专家讲课,转变教师理念。二是坚持“说课”形式的教研活动,学校制定了“说课”标准,常年聘请校内金牌教师进行示范。三是坚持开展始于2020年的教师
2023-04-23 09:04:00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办学理念、发展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教育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成为当前学校管理变革的重要课题。一、教育经济管理对学校办
2024-09-14 00:31:00
“六大行动”引领教育科学研究拔节向上
...上榜“中国教育智库榜单”前三甲“六大行动”引领教育科学研究拔节向上教研科研工作紧扣教育教学一线核心提示《2022全球教育智库影响力评价PAP研究报告》从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
2023-06-21 05:06: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理念—机制—平台”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实践推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1-01 10:5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速看!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普通高职(专科)批再次征集志愿
大河网讯 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录取工作安排,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专科批新增部分招生计划,成绩达到备档线且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的考生均可参加再次征集志愿
2025-08-17 09:20:00
大河网讯 8月13日-15日,河南省数智化健康科普材料创新制作与传播能力培训班在郑州召开。培训班上,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正式启动
2025-08-17 09:20:00
激发医学生创新潜能!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在山大开幕
8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
2025-08-17 16:28:00
东营市实验中学校举办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为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8月15日至16日,东营市实验中学特邀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如密教授来校
2025-08-17 17:55:00
尚德2025财年Q2营收5.39亿元,非学历业务收入贡献总营收的78%
多知8月14日消息,尚德机构(NYSE:STG)今日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及2025财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025-08-15 10:59:00
绿色守护从我开始 济南高新区正丰中学学子开启生态监测探索之旅
探生态监测奥秘,悟绿色守护担当,近日,济南高新区正丰初级中学2024 级凌云四班的同学们走进了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025-08-15 11:2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025-08-15 14:47:00
黄河科技学院专科批征集志愿公告
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河南省普通高职(专科)批征集志愿的通知,黄河科技学院对普通专科批招生计划进行整合,参加征集志愿
2025-08-15 18:27:00
校地共绘“红色育人图”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以党建联建激活思政新动能
大河网讯 近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信息与数字工程学院党总支与赵保镇东赵党总支在宜阳县马河村举行“校地党建结对共建课程思政基地”授牌仪式
2025-08-15 18:28:00
专家蹲田开“良方” 河南农大“头雁”导师团茶园传经送宝
大河网讯 “这片茶树叶子有点卷边,得赶紧铺上杂草保墒!”8月13日,舞钢市庙街乡千宝农业茶园里,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赵仁亮蹲在茶垄间
2025-08-15 18:28:00
大河网讯 近日,随着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的封装寄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各类型、各专业生源充足
2025-08-14 16:55:00
金奖!郑州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大赛荣获佳绩
大河网讯 8月9日,在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 “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应用” 赛项中,郑州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齐明洋
2025-08-14 16:56:00
黄河科技学院 “1+6+N ”铸魂养德工程:创新思政育人体系
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2025-08-14 16:56:00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新疆喀什
2025年8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三支团队赴新疆喀什开启为期八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8 月 1 日上午
2025-08-14 17:04:00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类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再亮新成绩,其积极探索的“赛教一体”模式,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5-08-14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