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在丘陵地区旅游后发烧伴咽痛、恶心和皮疹
64岁患者到底得了啥怪病? 感染科医生破案:蜱虫咬的!
近日,一名64岁的吉林男患者因发烧伴咽痛、恶心和皮疹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称发病两周前曾到丘陵地区旅游,被一种虫子叮咬,到山东青岛出差时发病。该院急诊医生联合感染二科邓宝成教授会诊后,考虑患者是由蜱虫叮咬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进一步检测该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患者被安排入院治疗。蜱虫是什么?它对人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与治疗?6月30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邓宝成。
患者经治疗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入院后,邓宝成对其进行了系统治疗,患者体温12小时后降至正常,经过后续支持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邓宝成表示:“这是一种以蜱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病毒感染,蜱虫常常生活在户外,会隐藏在草地、树林、灌木丛和其他植被丰富的地方。因此,户外露营、徒步、野餐时,需要警惕蜱虫叮咬。”
4月到9月蜱虫数量最多
邓宝成介绍:“蜱虫俗称草爬子、狗豆子、牛虱。 随着天气变暖,蜱虫也开始生长、繁殖,每年的4月到9月蜱虫数量是最多的。其可能会附着在人、宠物或牛羊等牲畜身上,也可以附着在鸟类身上,候鸟迁徙时会将蜱虫携带的病原体扩散到其他地区。”
蜱虫喜欢温暖潮湿的身体部位
邓宝成说,蜱虫不像蚊子,后者逮着皮肤就下口。蜱虫一般会先选择合适的位置,然后扎根吸血,并可能会持续几天到两周不等,吸血后的蜱虫体积会变大几十倍。
蜱虫喜欢温暖、潮湿的身体部位,如头皮、耳朵、腋窝、肚脐、腰部等。因此,识别蜱虫叮咬时需要重点检查这些部位,建议连续几天都要检查一遍,以免遗漏。大多数时,蜱虫叮咬后都不会有特别的危害,尤其是及时发现并正确移除时。部分患者会出现虫咬性皮炎,一般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涂抹几天就会消退。比较严重的危害是蜱虫叮咬期间借机传播了别的病原微生物。
蜱虫叮咬死亡病例时有发生
邓宝成说,近年来,蜱虫叮咬后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在国内时有发生,辽宁省内最常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病例主要见于辽东和辽南的丘陵地区。近年来,邓宝成团队又相继从蜱虫和患者体内鉴定出新发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人粒细胞无形体等少见病原体。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吴强
多知一点
如何防范蜱虫叮咬
邓宝成说,在树林、灌木丛或草地上行走时,应尽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可以把裤子塞进袜子里;优先选择浅色衣物,这样更容易发现蜱虫;户外行走时,尽量走在小径中间,减少和植物的直接接触;户外活动时,皮肤使用20%或以上的避蚊胺溶液,衣物和装备可以使用含0.5%氯菊酯的产品,有助于驱除蜱虫,减少蜱虫附着。
户外活动期间和活动后,注意检查皮肤、衣物、装备和宠物;户外活动结束后的两小时内洗个澡,有助于去除身上可能有的蜱虫;衣服脱下后用热水清洗,有助于去除隐藏的蜱虫。
被蜱虫叮咬后,首先应尽快清除蜱虫,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咬伤不深,可以使用酒精让蜱虫松弛,然后用镊子轻轻向上取出。拔出过程务必垂直于皮肤向上,不要左右摇晃,避免蜱虫口器残留。如果咬伤比较深,则需要去医院处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1 0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