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拜见李煜,赵光义为何七夕赐给李煜牵机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4 10:06:00 来源:戏说三国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去拜见已经成了宋朝俘虏的李煜。

这位曾经的南唐后主,虽寄人篱下,却依旧风采不减。

就在七夕佳节这一天,赵光义却赐给李煜一剂牵机药,让这段历史陡然蒙上了阴冷的色彩。

究竟是李煜做了什么触怒了赵光义,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拜见李煜,赵光义为何七夕赐给李煜牵机药

这场

978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南唐旧臣徐铉,问:“你最近有没有去见过李煜?”

徐铉赶紧说:“臣不敢私自前去。”

毕竟南唐已经被灭,李煜这个南唐后主已经是亡国之君被囚禁在汴京,已然失去了自由,没有皇帝的允许,谁也不敢去见他,尤其是南唐旧臣更不敢轻易去拜见旧主。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拜见李煜,赵光义为何七夕赐给李煜牵机药

赵光义自然知道这一点,他这样问也只是想引出他召见徐铉的目的:“爱卿去看望李煜吧,就说是朕让你与李煜相见的。”

徐铉领旨离开,很快就到了李煜的囚禁住址,看到大门就下了马,对守门的一个老卒说:“愿见太尉。”

老卒自然不敢轻易放人进去,直接阻止:“有旨不得与人接,怎能相见?”徐铉就说自己是奉旨拜见李煜,老卒这才进去报告给李煜。

徐铉在外面等了好久,才见李煜戴着纱帽穿着道服从里面走出来,徐铉远远见着就拜,李渊赶紧下了台阶领着徐铉入内。

能见到徐铉,李煜显然很激动,毕竟自被囚禁在汴京,李煜的亡国之恨、思国之情无人诉说,一日日只能醉心宴饮,以此打发时光,突然见到旧臣,怎能不激动?

两个人先是抱头痛哭,后又坐下来互相看着对方不说,过了许久,等两人的心情都平复的差不多了,李煜突然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当时后悔杀了潘佑、李平。”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拜见李煜,赵光义为何七夕赐给李煜牵机药

潘佑、李平事件发生在973年,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灭了南汉,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南唐,派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仕南唐,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赵匡胤欲兴师,让李煜自己看着办,李煜自然不可能选择投降,就上表表示愿意接受北宋册封爵位,但赵匡胤不愿意。

南唐已然被赵匡胤盯上了,李煜无力改变南唐的这种国运,但南唐的一些臣子见不得南唐国运继续衰弱下去,内史舍人潘佑数次上书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

李平曾是一个道士,后来进入官场,曾要求按《周礼》恢复井田之制,官至卫尉卿、户部侍郎,潘佑认为李平能够改变南唐的国运,但徐铉和张洎却认为这是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作乱。

李煜也觉得这件事定是李平的谋划,于是什么也没有查证就直接派人将李平下狱,然后又让人到潘佑的家中收押潘佑,结果潘佑在家中自杀,而李平也在狱中自缢。

后来的李煜每每想到这件事就后悔不已,他认为这两个人如果没有死,说不定南唐的命运真的能够更改,这种想法即便是南唐灭亡了依旧没有改变。

但其实,南唐的国运并非某一个人或几个人能改变的,就南唐国内来说,早在李煜的父亲李璟在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走上衰弱了,李璟最后都自称国主。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拜见李煜,赵光义为何七夕赐给李煜牵机药

李煜继位后再怎么挣扎都改变不了,更何况就当时的大环境来说,赵匡胤已经不愿意国土四分五裂,向南唐开刀只是时间问题。

974年,赵匡胤诏李煜进京,李煜不敢进京,遂称病不从,赵匡胤直接出兵,李煜也开始备战,北宋与南唐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李煜一面阻止抗战,一面质问出兵攻打南唐的吴越王:“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明天子易地赏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耳。”可惜吴越王根本不搭理李煜。

后来李煜又派徐铉两度出使北宋,试图谋求南唐的和平,赵匡胤不惯着南唐,不管徐铉如何能言善辩,也改变不了赵匡胤攻打南唐的决心,甚至在徐铉滔滔不绝的时候,赵匡胤直接拔剑怒斥徐铉,说出了那句著名的:

“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无论如何,赵匡胤是一定要拿下南唐的,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就这么灭了。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拜见李煜,赵光义为何七夕赐给李煜牵机药

第二年也就是976年正月,李煜被押解至汴京,被赵匡胤封了个违命侯,从此就成了阶下囚,被安置在汴京的一处宅子里。

每每想起这段历史,李煜都觉得一切的改变似乎都发生在973年的潘佑、李平事件之后,他总觉得如果他们没死说不定南唐不至于如此。

但他却没有想过,在973年之前,之所以南唐龟缩一隅还没有出现大问题,只是因为赵匡胤忙着灭别的割据政权,没时间搭理南唐而已,等到南汉灭亡之后就轮到了南唐。

南唐灭亡之后,李煜这个南唐后主在汴京的日子着实不好过,至少他没有南陈后主陈叔宝那样的随遇而安,他日日被亡国之痛、亡国之恨、故国之思折磨着。

所以当他突然见到南唐旧臣徐铉的时候,心情是真的跌宕起伏,忍不住就哭了,忍不住就提到后悔让潘佑、李平死了,忍不住就又想到了故国,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灾祸。

当徐铉离开后,赵光义又召见徐铉,询问两人都说了些什么,徐铉不敢隐瞒,他知道自己不说,赵光义也能通过别的途径知道两人的谈话,于是就一五一十将两人的对话都告知了赵光义。

978年,南唐旧臣奉旨拜见李煜,赵光义为何七夕赐给李煜牵机药

赵光义听完没有什么表示,面上平静的让徐铉离开,心里却对李煜极为不满,南唐早灭了,你一个阶下囚却还在思念故国,还在后悔当年之事,这难道不是对宋朝很不满?

而徐铉离开之后,李煜也是心绪难平,以至于在七夕节的时候,在宅子里让南唐故妓演唱他之前所写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声音传出去很远,赵光义一听大怒,又是故国,行,你这么思念故国,你那故国亡了,你也跟着没了吧,于是赵光义赐下牵机药。

所谓牵机药,“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

关于徐铉奉旨拜见李煜和赵光义赐给李煜牵机药的故事并非出自正史,而是出自宋人王铚的笔记小说《默记》,尽管不是正史记载,但这种说法流传甚广。

至于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李煜确实死于978年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七夕节,也是李煜的41周岁生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煜的哪首词惊艳世间千年
...国君之位。这一切,都注定李煜无法随心所欲。在宋太祖赵匡胤灭掉南韩之后,李煜立即去除自己的国号,改成江南国主,甚至还主动贬损礼制,撤去象征尊贵地位的金陵台殿鸱吻,以表示对宋朝的
2024-04-20 15:45:00
李煜的八首经典词作,一生一定要读一遍
...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公元975年,赵匡胤坐镇的北宋,派兵遣将围攻了南京,多日苦苦挣扎后,最终李煜为了南唐百姓免受战火之苦,选择了投降,写下了降表,并留下《
2023-11-09 07:51:00
李煜有皇帝命却没有皇帝志,留下许多经典诗词,最终死于毒酒
...归天之后,李煜便继位,成为南唐的新任皇帝。 当时,赵匡胤已经在北方建立了宋朝,他对南唐政权虎视眈眈,南唐后主李煜为求自保,对宋朝年年进贡,委曲求全,李煜最大的心愿就是偏安一
2023-04-20 09:27:00
聊聊悔为帝王,应为词臣的李后主
...弱。“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公元960年,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周禅位,建立大宋王朝,史称北宋。次年,南唐中宗李璟病逝,时年廿五岁的李煜嗣位于金陵,甫一继位
2023-10-15 15:26:00
南唐后主李煜降宋三年后被毒死,赵光义为什么要这么做
...要将皇袍脱下,换上紫袍。李煜以为自己只要事事恭顺,赵匡胤就会饶过南唐,但李煜也只是勉强维持了15年政权。公元974年秋天,赵匡胤派使者来请李煜去开封,李煜知道此去将是有去无回
2023-02-20 19:49:00
宋徽宗多才多艺,但是却不是当皇帝的料
...这首“虞美人”,却成为了李煜的千古绝唱。因为宋太宗赵匡胤见到此词,却不是按照词意抒发来理解,而是怀疑李煜有异心,当即赐死。李煜至少死得有价值、有尊严、有体面。可是在艺术功底上
2023-01-17 20:33:00
李煜谱下一曲生命的哀歌,为何会成他的催命符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夜,南唐后主李煜作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这是他人生中填写的最后一首词,也是他的“催命符”。相传,因为这首词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
2024-05-10 20:40:00
古代这两个亡国君,境遇惊人相似,下场令人唏嘘
...不值一提。南唐后主李煜:生伤都在七夕节宋徽宗的祖先赵匡胤亡了李煜的南唐,“(开宝九年)煜等素服紗帽(也有记载称其肉坦受降),列于楼前,俯伏待罪(《宋会要辑稿》)”,那一年,李
2023-03-07 20:23:00
李煜的一幅画,为何让宋太宗无法入睡
...之后,做了相当多荒唐之事。在李煜荒唐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可没有犹豫,他励精图治,积极发展综合国力,意在一统中原,而偏居一隅的南唐,自然让他如鲠在喉。李煜想的很开,他想当然地以
2024-04-17 21: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