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本报记者秦玉龙
“火车站都是大学生,空气里全是孜然味儿。” 这是当下淄博城的真实写照,也是很多人到淄博后的第一印象。今年春天,山东一座五线小城淄博,在一片烟熏火燎中,彻底火出圈了。
淄博烧烤到底有多火?一组数据可以给出答案。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近期淄博火车站一日发送游客5万人次(不包括全国各地自驾游客人数)。记者搜索发现,今年春节假期,淄博火车站共计发送旅客人数只有5.7万人次。3月以来,以“淄博+烧烤”为关键词的相关网络信息已超28.5万条,平均传播速度为10179.07条/天。淄博烧烤话题播放量超13.8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2.3亿次,与淄博烧烤相关的播放量、阅读量过千万话题均已超过10个。
截至目前,淄博相关话题冲上热搜13次。“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的话题登上同城榜热搜第一,热度高达500多万。根据百度指数的公开数据显示,4月7日开始,淄博相关搜索呈现飙升趋势,搜索综合数值同比上升797.76%,环比增长96.59%。从短视频平台到社交媒体再到主流媒体,“淄博”和“烧烤”紧密捆绑在一起,被数亿网民看到、转发、评论,组团前往淄博吃烧烤。
据媒体报道,当地一些知名网红烧烤店一个多月来24小时不休,一家店日翻台超过500次,日营业额高达20多万元。在网上看着淄博人气爆棚,高铁票抢手,旅店宾馆酒店爆满,烧烤广场上人山人海,烧烤摊密密麻麻。一家烧烤店老板因为排队人太多,忙不过来,不得不掂着大喇叭“撵客”的场景,让许多城市的人羡慕不已。
淄博烧烤火出圈,有偶然因素,也是必然结果。偶然源于一帮大学生游泰山时顺道去淄博吃烧烤,因为好吃,随手拍摄发到到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关注。随后,其他城市的大学生陆续组团去淄博吃烧烤,再拍摄发到网上,再次冲上热搜,网民追随者越来越多。
偶然之中定有必然。网红只在一瞬,“接得住”才能吃到流量红利,才能长红不衰。“淄博烧烤”出圈已经一个多月时间,但是可以感受到淄博从上到下都在保护这份流量。首先是来自官方的支持,开通淄博烧烤专列,举办首届淄博烧烤节及名店“金炉奖”推荐活动、发布淄博烧烤地图、推出21条“淄博烧烤”公交专线;在火车站安排志愿者,为往返旅客提供交通、住宿、烧烤、旅游线路等推介服务……一系列的积极响应和措施,都能看到当地政府对这次“出圈”的珍视和保护,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擦亮“淄博烧烤”这张城市名片。
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一座难求或是对这一美食圈“新晋顶流”的最准确形容。作为旅游城市,很多城市决策者都在思考,淄博烧烤延续“高光时刻”的秘诀是什么?可否复制其经验做法?
记者认为,各地有各地的特色,淄博有淄博的特点。各地不能复制淄博的特色,淄博也无法复制各地的特点。我们要看到,前去淄博打卡的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和年轻人,与其说他们爱吃淄博的烧烤,不如说他们爱上了淄博的“烟火气”。正如央媒评论的那样:“烟火气,正是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哲学”。必须承认的是,美食天生具备“网红”体质,若加以有效利用则可事半功倍。淄博烧烤正好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喜好和胃口,再加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红火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一些旅游城市来说,如何抓住机会和机遇,把线上“流量”变成线下“流量”,多方合力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IP。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各地不缺少美食,缺少的是互联网思维和对网络流量精准把握利用的能力。从“网红局长”贺娇龙红衣策马带火新疆昭通,到影视剧《狂飙》赋能取景地广东江门文旅一路跃进,再到烧烤成为山东淄博这座历史名城的亮丽名片,总有一条独特的“进阶之路”契合一方水土的文化特质、助力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
当前,各地都在抢先机、拼经济、促旅游、暖消费,要想勇立潮头、出新出彩,把文旅产业做大做强,需要运气,更需要运筹。淄博烧烤的走红与发展,就是生动而鲜活的例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