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淄博烧烤,招谁惹谁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5 13:44:00 来源:西西弗评论

淄博烧烤,招谁惹谁了?

在烧烤摊前发出快乐的笑声,沉醉在人间烟火气中,有什么不好?

1

这段时间,淄博烧烤莫名其妙的火了。这本来是一件寻常的事情。网络世界的热点,基本上都是出现得莫名其妙。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可能每天中国都发生几十次,但因为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在网络上成为国人皆知的热点。

网络热点,每周都有。负面的热点多,正面的也不是没有。网络热点,想找到什么可复制的关键成功要素,没这么容易。

火了就火了呗。天上掉下一波流量,有些厉害的人,能抓住,打造自身品牌和知名度,持续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比如李佳琦。有些网红,德不配位,昙花一现,流量过后,销声匿迹。绝大多数的网红都是后者,能抓住流量,变成品牌的,寥寥无几。

淄博莫名其妙的火了。从火了之后的表现来看,上至地方政府,下到普通淄博人,都在努力的试图抓住这次机会,创造持续性的经济价值。“进淄赶烤”这个宣传语就写得不错,政府也竭尽全力的试图给游客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旅游体验。

能不能把短期的流量持久化?难度当然很大。毕竟淄博的旅游资源也不算丰富,也没有名山大川。烧烤也不算啥高端餐饮,做出差异化并不容易。但至少淄博努力过了。

流量是天上掉馅饼,能抓住机会,自然好,抓不住,也无伤大雅。火一把也挺好。因为“沙县小吃”知道沙县,因为“烧烤”知道淄博,也不错。不知道相关的商标注册了没有?

2

本来并非一件大事,网络上爆发一个热点,吃瓜群众看看热闹也就罢了。但有趣的是,这么一件事情,却引发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讨论。比较早的是这篇。作者是某智库的研究员。

《淄博城市营销成功背后的隐忧》

淄博烧烤,招谁惹谁了?

这篇算是市场原教旨自由主义者基本立场的表露。这些朋友对任何政府做的事情都秉承批评态度。他们不爽的是,政府居然在做营销,居然在推动这个事情,好像效果还不错。特别是这件事居然出在被鄙视的北方,出在官本位的山东,更加无法容忍了。文中这样写道:

淄博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在于它的营销手段多么有创意,烧烤多么好吃,恰恰是发挥了最传统的那一面,即强政府社会的优势。以淄博这种500万人口级,财政居全国地级市前50强的城市,举全市之力,撬动自媒体的边际关注流量,塑造一个自媒体传播现象总是不难的,不成功才叫奇怪。

关于淄博烧烤,我们在手机屏幕上感受的只是热腾腾的市井烟火气,但是我们被投喂的这些视频背后,诸多环节都有政府看得见、看不见的手在指挥:从媒体投放文案视频,到冠名烧烤专列,到组织全市公交力量迎接游客,到市政府举办烧烤节(而不是商家联合或商场),到市政府统一规划烧烤城,到政府买单让清华北大学生免费来淄旅游,甚至政府马上成立了“淄博市烧烤协会”。

淄博现象级流量的背后,就像此前的各种基层创城行动,显然是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举全市之力运筹的结果,淄博最近一个月的喧闹,更像一场大旅游、大接待运动,而不是像北海、乐山、泉州、台州那样的和风细雨,完全基于市场力量的自然引流。

淄博政府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但这些似乎都是淄博烧烤火了之后,政府努力抓住流量的举措。上文写作时间是4月23日,文中最近一个月的喧闹,大概是3月23日-4月23日吧。但实际上,淄博烧烤早在3月初就火了。4月4日,央广的一篇新闻,介绍了淄博烧烤火起来的大致时间线。在3月初,社交平台上就兴起了一股“组团去淄博吃烧烤”的热潮。3月4日,淄博站到发人数,就创了三年新高。这篇新闻也追溯了一些时间点,诸如2021年,一部B站热播纪录片对淄博的报道。2022年,抖音大V在淄博的探店视频获得90多万点赞,等等。

如果说政府推动,也只是火了之后,因势利导。这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有时却又过高估计了地方政府的力量。如果按这篇文章所说,一个500万人口的地方政府就有能力推起一个全国范围的正面热点,中国比淄博实力更强的地方政府几十个,那基本上一年四季这种热点就不断了。

淄博烧烤的热度,在过去,相当于几篇人民日报的头版文章吧。一个地级市想上一次人民日报头版,谈何容易。

淄博政府做的事情,只是形成热点后的推波助澜,以及加强治理,尽最大努力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难道天上掉下流量的馅饼,地方政府无所作为,白白浪费这次大好机会,不做监管,放任奸商宰客才是市场经济的体现吗?

提倡市场经济是对的,但不要变成原教旨主义者,不要把对市场的信仰变成一种宗教。

再说了,啥好事没有隐忧呀。彩票中了一个亿,照样有隐忧呀。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比较习惯从负面看问题,挑毛病。这挺正常,不过挑毛病多少也要有个度,讲究个场合,不能过。

要是亲戚家孩子考上了北大,你跑过去说考上北大有隐忧呀,前一段听说有个北大学生跳未名湖了自杀了,还听说xxx孩子考上北大后得精神病了。一对情侣结婚,你跑过去结了婚也有隐忧呀,结了婚还可能离婚呀,前不久听说一个案子,丈夫一刀把妻子捅了。

不顾场合不分尺度挑事儿,客气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客气的可能就饱以老拳了。

3

如果说上一篇还只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表达,下一篇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了。

《淄博烧烤走红是社会荒芜的表现》

淄博烧烤,招谁惹谁了?

这一篇的原作者是资深媒体人,南方都市报前评论员。发表的公众号是教授、某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某大报总编辑的公众号。水平自然很不一般:

淄博烧烤一夜走红,正在大踏步铺陈一副荒诞的景象:成群结队的外地人蜂拥前往,烧烤摊前排满长队,市政府正在从各个方面应急建设,以奠基淄博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这是发生在烧烤架边上的沉浸式场景,淄博东北化,而社会加速荒芜化。

这样的存在,见证了自己和他人某些部分的死亡。社会病了,烧烤等走红是它的症状。

社会荒芜提供了一个个飞奔而来又疾驰而去的生活套件,这让虚伪的年轻人损耗尤其明显,也因为被过度地利用,他们病得特别厉害。

短视频及流量经济是局域网的原创,它们借助社会荒芜衍生出塑料花一样的花园。

在社会荒芜化的进程中,“烟火气”这个词得以强调几乎是命中注定,带着某种民族性与悲凉感。

淄博烧烤到底招谁惹谁了?年轻人吃烧烤,就是自己和他人某些部分的死亡?烧烤红了,所以社会病了? “烟火气”这三个字,能扯到民族性和悲凉感?

短视频流量经济是中国的原创?流量这个词本身就是舶来品好不好。短视频是在中国最先爆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但是在西方和美国也一样火呀?TikTok在美国火了之后,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也都推出了竞争产品,Meta有Reels, Youtube 有Shorts。啥叫 “它们借助社会荒芜衍生出塑料花一样的花园。”?

能不能好好说话,别装大尾巴狼无病呻吟好不好?

写上篇文章的这位资深媒体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社会的荒芜吗?

4

五一假期期间,读了一本书,题目是《美国底层》:这本书是一位前华尔街交易员历经三年时间,24万公里深入社会底层,用镜头和文字,力图展现一个真实又割裂的美国社会图景,一部写尽底层“绝望与坚韧”感受之书。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Dignity: Seeking Respect in Back Row America(《尊严:在美国后排寻求尊重》)。原名比翻译的书名好得多。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比当时看《乡下人的悲歌》还印象深刻。作者把社会精英比喻为坐在前排的人,即知道如何通过考试、申请学校和暑期实习来找到合适的工作并搬进好社区的孩子。成年后,他们会因为教育和职业选择而建立友谊,远离家乡。而坐在后排的人缺乏精英阶层的资历、优势和向上流动的机会,留在被社会发展抛弃的家乡。

在美国,除了接受高等教育,在科技、金融、法律这些高大上职业工作,拿着高薪的“前排人”之外,还有生活在“塌陷的中部”,荒废垂死的小镇的“后排人”。

那些前排人离开了家乡,去追求更好更光鲜的生活。留在垂死的小镇的后排人的生活大都与毒品、监狱、死亡和绝望有关。“生活如一地鸡毛,充满了痛苦、不公、模棱两可,以及单凭一项政策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多美国‘后排人’,包括白人和黑人,正感到屈辱。……让他们骄傲的社区正在消亡,毒品填补了空白。他们的整个世界观在崩塌。”

这本书里的描述,才是社会的荒芜。

现代社会,机会,人流都在向大城市集中,家乡的小城,越来越荒芜。之前看关于日本的报道,年轻人去了大城市之后,家乡小镇,只剩下老人,越来越没有活力和未来。没有能力走出家乡的人,就只能变成一个“后排人”。以美国的价值观,认为“后排人”活该,谁让你没有能力走出破败的家乡。优秀的人不断离开,留下的人勉强活着,用毒品麻醉自己,地方政府也躺平不干事,被抛弃就被抛弃吧,关我屁事。

但中国的价值观,显然不同。并不愿意让残酷的市场决定一切。每个城市都不甘心被时代抛弃,都在竭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定位。

我也生活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活动的范围,最多是新一线城市,和一些旅游景点。几乎不会去淄博这样的三线城市和县城,因此,往往忽视这些地方的现实与挣扎。记得几年前,去江西的一个三线城市,和开发区的官员聊天,对方和我们讲招商引资的困难。什么都没有,怎么吸引企业来?后来他说,幸亏一线城市的房价涨起来了,成本太高,很多企业受不了,才考虑转移到我们这样的地方。否则,我们真的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呀。

一线城市令人窒息的高房价,反而帮了二三线城市的大忙。

中国要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不仅仅靠北上广深,北上广深加上新一线城市这2亿人,带不动14亿人的发展。每一个省,每一个市,都要努力发展,走出自己的道路。

淄博至少在努力,在试图抓住天上掉下的流量,打造城市的品牌和特点。没有这次烧烤热潮,有几人会知道这个城市?

三年前,家人去参加一个活动,去了河北的一个小县城,回来说,没想到一个县城的市容市貌建设得这么漂亮,也有这么美丽的公园。

淄博烧烤,招谁惹谁了?
淄博烧烤,招谁惹谁了?

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平衡。有好有坏,有穷有富。肯定也有人口外流,发展不起来的地方。穷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不合算,可能会赔钱。

但我希望,在中国,不会出现彻底荒废的小镇,和小镇上彻底丧失希望,沉浸在药品麻醉中的人们。在烧烤摊前发出快乐的笑声,沉醉在人间烟火气中,总比沉浸在药品中要好吧。

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随时回去的,美丽的家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于滈3月31日17时,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北京路的牧羊村烧烤店内,200张桌子座无虚席。门外,等待就餐的队伍排出百余米。4月1日22时,位于淄博市九级便民市场的“
2023-04-22 01:45:00
继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的《关于淄博“烧烤出圈”现象的考察报告》之后,又一篇剖析淄博烧烤的调研报告于日前出炉。5月29日,江苏省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刊发了《淄博烧烤这
2023-05-31 00:45: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最近,山东淄博烧烤火了:每周末有10来万人从外地赶到这里吃烧烤;“五一”期间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00%……淄博烧烤“出圈”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是为数不多、保留
2023-04-21 06:46:00
淄博烧烤出圈之后,比流量更重要的是什么?
...范式,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营商环境投桃报李的大赛马,淄博开辟了新征程,期待更多城市能前赴后继。作者 | 第一财经 一财评论员因烧烤爆红的淄博,正在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优化营商环境
2023-04-25 13:45:00
...人间烟火。凭着“烤炉+小饼+蘸料”的灵魂“三件套”,淄博烧烤在社交媒体上爆火,“淄博烧烤”现象虽然不能复制,但其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增强使命担当,
2023-06-16 15:30: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淄博烧烤”出圈 背后的偶然与必然□宋鹏伟 最近一个月,“淄博烧烤”成为热议的话题。总结起来一句话,“烧烤带火一座城,为什么淄博行?”有人揣测,这背后有一套完整
2023-04-25 07:08:00
“泼天的流量”降临,热度能持续多久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黄河路排骨年糕,它们还好吗?“泼天的流量”降临,热度能持续多久 裹上酱汁的手擀土豆粉,配上灵魂调料“甘谷辣椒”,一碗天水麻辣烫,带火了一
2024-04-15 03:01:00
小烧烤如何走红互联网?火爆背后:吃饭排长龙、酒店一房难求
...灵魂烧烤三件套!”凌晨1点,已经在抖音上无数次刷到淄博烧烤视频的圆圆,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她没想到的是,购票软件显示周六从北京到淄博的大部分高铁票已经“暂无余票”
2023-04-16 21:36:00
“建”证长红盛景,“淄”味依旧沸腾
...是每个人的权利,77岁的邓老先生比多数人感触更深。在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土地上生活了近50年,邓老先生在2023年第一次感受到了这座如他一般的安静老城焕发出的“年轻活力”。今
2024-04-10 18: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