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淄博烧烤”出圈 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25 07: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淄博烧烤”出圈 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宋鹏伟 最近一个月,“淄博烧烤”成为热议的话题。总结起来一句话,“烧烤带火一座城,为什么淄博行?”

有人揣测,这背后有一套完整的营销方案,然而且不论互联网时代营销策划面临的不确定性有多大、为一座城市打造IP的难度有多大,仅通过对这一事件来龙去脉的梳理,就可以发现,其中有太多的偶然。

3月初,互联网上兴起了一波“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热”。顾名思义,是用最少的钱“刷”最多的景点,一天暴走几万步,这种类似特种兵“拉练”式的旅游方式引起了不少大学生的兴趣。物美价廉、形式独特的淄博烧烤,进入大学生们组团打卡的视野。随后,一则消息为“淄博烧烤”继续添火:去年5月疫情期间,淄博对疏散到当地的山东大学的学生们照顾有加,还在隔离结束后请学生们吃了一顿烧烤。被感动的大学生们纷纷约定,要在疫情结束后再来这座好客的城市,于是“春暖花开时,大学生们回来了”。4月初,当地推出“淄博烧烤专线高铁”,再次引爆互联网,把热度推上了新高。

淄博烧烤火爆,更像是多种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与其说淄博烧烤如何具有差异化的地域优势,不如说“特种兵式旅游”、疫情期间积蓄的消费动能、信息传播方式革新、知恩图报的人性温度、春暖花开的出游冲动以及“烧烤”这一极具烟火气的消费方式,共同促成了“淄博烧烤”的走红。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文化特性是,流量带来的红利,也极容易被流量反噬。由此来看,“淄博烧烤”能够火得如此持久,一定还是因为当地“做对了什么”。

自淄博烧烤在互联网上升温,当地政府就开始在两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吸引、助力。譬如,当地陆续推出了发放惠民消费券、推出半价青年驿站、开设烧烤专列、新增烧烤公交专线、定制烧烤地图、连夜洗地修路等一系列措施,甚至还在前往淄博的列车座位上,为游客准备了特产和水果饮料的“欢迎礼”。周到、贴心,主打服务性和人情味儿,为年轻人淄博游降低了成本,“好客山东”的城市形象被再度放大和强调。二是呵护、保障。众所周知,烧烤也有其天然容易触发的“黑点”,如食品安全、治安纠纷,还有旅游旺季容易伴随的宰客现象。为此,当地专门设立了淄博烧烤名店“金炉奖”,并成立烧烤协会规范行业标准,同时增派执勤人员加强价格监督、维护治安秩序,从社会治安、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开展护航行动。

一顿烧烤,究竟有多少价值?显然,就像发展旅游不能仅靠门票一样,如果眼睛只盯着餐饮收入,就浪费了这难得的机遇。人气迅速聚集,为相关行业协同发展带来了东风。譬如,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宣布9个景区开放“高铁票免费换门票”活动,争取让远道而来的食客变成游客,能够住一晚、看一看,近距离感受城市底蕴。同时,针对年轻人比重大的特点,当地还将人才招引计划书摆放在火车站,让年轻人一下车,就能看到留下来会得到怎样的支持和帮助,配套的还有半价或免费入住青年驿站等诚意措施。

显然,正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高效有力的协同配合,才让淄博烧烤持续走红,进而成为现象级顶流城市IP。如果说一开始的走红是随机的、偶然的、难以复制的,那么随后政府部门“快、准、狠”的跟进,则向我们展示了在互联网时代应当如何抓牢机遇、乘势而上,竭尽所能表达城市诚意的具体路径。想要从流量走向“留量”、从网红走向长红,仅靠一次策划、几个活动远远不够,唯有充分释放民间活力、扑下身子做好服务,才可能真正提升城市吸引力。偶然中能看到必然,必然中孕育着偶然。因此,与其将关注点放在如何能够走红上,不如想一想,那般应对之及时、服务之贴心、保障之周到,我能否做到。

“淄博烧烤”聚焦于一个特色点,以点带面、以面带链,不断以诚意之举营造城市形象,不啻城际竞争的成功尝试。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吸引人才,首先应当“被看到”,然后才可能“被记住”,为资源聚集创造可能。因此,不能按部就班地、自上而下地谋发展,而要密切贴近现实,充分激发民间活力,尤其是要有用户思维,关注新型消费人群。“淄博烧烤”至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城市发展可以在小切口有所作为,甚至大作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09: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烧烤如何走红互联网?火爆背后:吃饭排长龙、酒店一房难求
...灵魂烧烤三件套!”凌晨1点,已经在抖音上无数次刷到淄博烧烤视频的圆圆,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她没想到的是,购票软件显示周六从北京到淄博的大部分高铁票已经“暂无余票”
2023-04-16 21:36:00
专家:“淄博烧烤”走红背后,社会需要对年轻人有更多的认识
...坛上,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风笑天表示,今年春天的“淄博烧烤”现象可以启发我们重新回到青年的本质特征来认识青年和看待青年的行为。“淄博烧烤”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一批疫情期间
2023-11-28 15:46:00
潮声丨火热的夏天来了,淄博烧烤却要“凉”了?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陶韬 商泽阳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临淄烧烤大院 来源:新华社2023年的淄博,造就了一场“现象级”流量神话。3月,大学生特种兵打卡淄博,淄博烧烤爆火“出圈”成为顶
2023-07-08 20:15:00
...火车站都是大学生,空气里全是孜然味儿。” 这是当下淄博城的真实写照,也是很多人到淄博后的第一印象。今年春天,山东一座五线小城淄博,在一片烟熏火燎中,彻底火出圈了。淄博烧烤到底
2023-04-29 01:49:00
新经济观察丨淄博烧烤出圈背后 本地零售新业态不断涌现带来消费活力
...记者 张越熙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最近,淄博烧烤爆火出圈,吸引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坐着高铁,直奔烧烤店,带动了淄博本地餐饮门店订单大幅增长。4月17日,记者从零售平台
2023-04-17 19:16:00
淄博烧烤爆火背后的秘密:去年万名大学生来隔离,临走请大家吃的烧烤
...小饼!快拿走。”店外,烟火弥漫。店内,滋味正浓……淄博张店区八大局的吴氏烧烤,早晚排满了人,全来自天南海北。人太多,食材供应很快奇缺。中午12点,仍有一波一波人赶来预定,老板
2023-04-18 10:43:00
大量店铺转让,淄博烧烤“凉”了?
“如果你诚心想要,价格还能再低。”淄博市张店区横店一路一家正在转租中的烧烤店店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年租金12万,转让费15万,并一再表示价格可以再商议。据了解,该烧烤店室内面
2023-07-05 15:17:00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今年,“淄博烧烤”成为现象级话题,受到全社会关注。平时大家司空见惯的烧烤为何能够引领一座城市火爆出圈,并且维持热度不减,从“爆火”变成“长火”?透过现象看本质,
2023-08-25 07:54:00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本报记者 孙昕意不意外,让淄博首次赢得网红城市美誉的竟是烧烤。“小火炉、小饼、小葱”,淄博烧烤三件套,外加滋滋冒油的小肉串。具有独特消费体验的“围炉夜话”场景
2023-03-14 05: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