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份报纸帮我融入西安这座城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9 04: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一份报纸帮我融入西安这座城市

■汪建平

退休后常住在儿子西安的家里,自然便成了“新西安人”。新西安人的队伍还在扩大,这从出出进进小区南腔北调的人日益增多就能看出个大概:来养老的、带孙子的和打工人,无处不在。让他们融入这座城市,是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要做的工作。我庆幸的是,遇到了帮我融入这座城市的一张报纸。

那天在网上翻阅《西安日报》电子版,副刊的几篇文章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篇《香囊小语》的文章吸引住了我,“最近正和香包较劲呢”等口语化的表述;香袋下的穗头“走起路来晃啊晃的”生活化的场景;“跟小伙伴们显摆”的一副得意神情;药香慢慢散发出来,隐隐跟在身边,好似“母亲的牵挂和期许”这样的点睛之笔……一枚小小的香包,从内容到外形,以及描述它的文字都是十分的精美,让人产生了学而习之的冲动。

在了解到版面的定位后,我便琢磨着写篇文字进“城”。于是,我便开始通过《西安日报》这个平台,去了解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博物馆;有人说应该是饮食,否则会水土不服的;有的说,宜从地图、历史和交通入手……,都是经验之谈。我了解西安这座城市,却是从“谝闲传”“趷蹴”“咥饭”“嫽扎咧”和“那搭”等方言土语学说话开始的。

最能代表我西安方言水平和好吃程度的,是那个“咥”字。它本义有咬,咬啮之意,《周易·履》载:“履虎尾,不咥人”。由卦辞踩踏了老虎的尾巴,虽危无害的寓意,衍生到百姓“咥一碗油泼扯面,天也蓝咧,草也绿咧,日头也不扎眼咧”的境界,当真反映了秦人的脑洞大开和清奇。我不由得为之赞叹不已。

通过这张报纸,我不仅了解到博物馆、城墙、碑林、钟鼓楼等,还了解到十三朝古都那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说来也巧,彼时中央电视台正播电视剧《大秦赋》,我一集不落地看完了78集,酣畅淋漓地享受了一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思索着写篇有文化底蕴的观后感。

按理说从《大秦赋》中反复吟唱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现秦人那种“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倔强、强悍、不服输的脾性;或者从“奇货可居”这一成语入手,写出吕不韦眼中的“囤货”属性……但是,由于本人力有不逮,只好踅摸着找一个小的切口来下笔。于是,剧中人物口中常说的口头语“彩”字便聚焦在我的笔下。

彩的本义是指丰富美丽的颜色。但在《大秦赋》中却是对一个人物言简意赅的评论,抑或是对一个事件应有结果的期盼。

彩,源自古时候掷骰子的胜色,因以为赌博得利之称,如:得彩。又引申为赌注,“下个彩”;从奖给有军功人员的“彩色的丝织品”推导出应有的“精彩”“奖品”之义,并由此引申为“有彩”“有才”“中彩”“中奖”等等。简而言之,当时在秦地,“彩”字有了“美”“好”“善”“对”和“行”之义。类似于前几年曾在网络上流行过的“顶”“给力”等用语。结合剧中不同场景下人物口中的“彩”字,我给出了贴合语境的答案。

文章发出后就没再管它,后来很快看到以《大秦喝“彩”声悠长》为题,在《西安日报》的副刊以头题发表。我高兴了,也释然了。由此,我看到了传统纸媒对读者、作者的尊重,并笃信他们所说的:不唯名家,不拒草根,作品说话。

于是,我更关注《西安日报》了,仔细阅读每个版面,时间长了,也通过这份报纸更了解西安、热爱西安,也看到了这份有着悠久历史的报纸在转型中的高效。后来,但凡有我的文章发表,都会认真地与原稿对照着读,从中真切感受并体会报人严谨学风和敬业精神。

在我们这些“新西安人”融入这座城市的过程中,《西安日报》很好地发挥了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每个“新西安人”,也应更主动地去为大西安的高质量发展发微弱光、尽绵薄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片长安月 万里共清辉
...古老的遗址相得益彰,在胡姬旋转的舞步中,热情好客的西安人诉说着新年的愿望,给这个春节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史书翻页的长安,是人间星斗倒悬,是明月,是江山图盛世卷,是万户烟火不眠
2024-02-25 04:22:00
...买了矿泉水。”田师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实话实说,西安人确实好!西安好心人太多了!这个事情一开始挺不好的,但最终结局很完美,西安市民的热情让人感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
2023-12-01 13:49:00
...,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猛然想起《西安日报》发起“新西安人”的征文,随即一气呵成,写了《卖杏干的小女孩》一文,投给《西安日报》。9月18日,稿件被刊发于征文栏目,我内心的欢喜无
2023-06-22 04:37:00
被报纸上的挖土机英雄迷倒 18岁时他背井离乡投奔
...徐川逊这个福建小伙子,算是彻底在西安扎根,成了半个西安人。婚后冯金凤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但是她的工作发生了几次变化,而且单位工作比较忙,照顾女儿的重担就落在了徐川逊身上。“我
2025-02-15 19:02:00
7天暴赚百亿!被游客挤爆的网红城市,竟靠这招叫板三亚
...安短视频流量的开挂元年。带西安最早出圈的,是一首《西安人的歌》。 全网点击量超过18亿,被网易云、QQ音乐等平台评为“最受网友喜爱的歌曲”。甚至在2019年,连非洲小伙都能
2023-02-01 09:45:00
我们的城X李栋|在当下的时代里,去探寻非凡的长安
...目、惠民生、护生态的实干场景……过去这一年,每一个西安人的微光,汇聚起来,就是西安城的荣光。李栋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句话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目前
2024-01-19 14:31:00
文艺新风尚让西安成为“音乐宝藏城市”
...景,是符合潮流一代期盼的?在对“90后”“00后”一代西安人的采访中,Livehouse显然是与音乐节一般不可或缺的存在。“歌手就在你眼前几米的地方,彼此之间的交流呼应完全没
2023-07-06 03:26:00
作家胡成:西安,一座容易沉迷于历史的城市
...长安国际是周五,大唐西市是周六,八仙庵则是周日。“西安人的集体荣誉感很强,他们会把这座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互相照顾。”胡成说。但另一方面,从群体性格来看,西安人对自己身处的环境
2023-02-27 20:22:00
City Walk 与西安深度对话
...真实的生活,后调则是新奇的探索。”00后武立是一名新西安人,他非常喜欢用City Walk这种轻松、休闲的方式,感受西安这座城市文化魅力,进而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并将自己觉得
2023-12-12 06: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