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小马拉大车”累在哪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8 14:22:00 来源:杭州网

“小马拉大车”通常是指个人或集体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近年来,一些地方尤其是乡镇和村社两级存在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等现象,由此造成负担过重,这一现象被称作基层治理的“小马拉大车”。

不少基层同志对这个问题比较有感触。就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等形象的比喻,它们都道出了基层工作、基层干部的现状。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小马拉大车”的基层治理状况亟待改变》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强调“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可见,“小马拉大车”已不是一个小问题,亟待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那么,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在推动解决这一问题中该注意什么?

“小马拉大车”形象描述了部分基层一线负重前行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两个问题去理解它所形成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小马”何以小?

社会治理架构犹如一座金字塔,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基层一线乡镇街道政府拥有的职权相对较小。像人事编制、土地管理、交通执法、环保督查、教育和卫生监管等地方治理的职权,一般只到县一级。而在乡镇基层,项目决策、资源调配和行政执法等职权都比较少。对于那些下放到属地的工作任务,基层的主要职责是抓执行、抓落地,自主权并不多。

同时,相对于当前基层承担的职责和事项,总体上来说基层的人手是比较短缺的。再加上一些地方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因此前往基层工作并非很多年轻人的首选。在一些偏远地区,优秀人才“招聘难”“留住难”等问题比较突出。这样一来,基层工作力量更加薄弱,干部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第二个问题,“大车”大在哪?

首先是摊子大。点多、面广、事杂是基层工作的显著特征。某地调研报告显示,当地乡镇承担着五个类别152项职责事项,与县直部门共同承担六个领域221项共担事项。一些乡镇干部纷纷感叹,件件工作都是重点,样样事情都要管、都要操心。

其次是难度大。基层各项工作,许多涉及土地、资金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有的问题历史背景复杂、牵涉面众多,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对基层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群众工作本领等要求很高。有人说,经过了基层的千锤百炼,以后干什么工作都不怕了。

最后是责任大。作为执行中的关键节点,基层也是“责任超载”的末梢。因为有“属地管理”制度,任务和责任一般都会传导到基层。一旦出现问题或事故,“板子”往往打到基层。

“小马拉大车”这一形象的比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基层工作中的无奈现实,让一些基层干部有苦说不出。

有的身兼多职,忙得像个陀螺。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有很多突发应急的任务,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应对、处理。

这样的局面,导致一些基层干部像个陀螺一样运转。有基层干部谈道,“自己都弄不清自己是干什么的”“哪块工作催得紧就先做哪块”。

有的疲于应付,陷入事务主义。不少基层干部平时需要应对不同上级部门分派下来的任务,很多精力用在了赶进度、做台账、写汇报上,真正投入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的时间就很难保障。

有人感慨,虽然每天忙忙碌碌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但在年底总结的时候,似乎又觉得这一年恍然而逝、碌碌无为,很难说出工作亮点。

有的充满焦虑,担心多做多错。各项检查督查、考核评比接踵而至,有的时候一个地方在一天之内要迎接几个检查组,基层干部长期处在一种被打分、被督促的状态下,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还有追责问责的问题,让基层干部感到很焦虑。如果出现问责泛化,还会伤害到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如不干”。

有的成长受限,感到动力不足。客观上看,基层为干部提供了干事的大平台,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大熔炉”。但也要看到基层干部成长的“天花板”问题,这让一些基层干部感到激励有限、动力不足。

一边是基层工作的繁忙和琐碎,一边是有限的职业成长路径,有的人在“躺不平”和“卷不赢”的两难之下甚至想要逃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肯定要有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如果“小马拉大车”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基层工作长期“超载”、基层干部长期“负重”,那么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就不可能很“丝滑”。

因此,攻克这项顽疾承载着非同寻常的时代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小马拉大车”的形成受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短期之内很难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有三个方向和重点,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把握住:

给责任也要给权力。基层治理之困境,根源还是权责不匹配、不对等。一些政府部门把很多任务或者要求传达给了基层,但是相应的权力没有给到位。所以基层处理有些问题时会感到比较被动,正所谓“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

近些年,全国上下已经在大力推进向基层放权赋能的改革,包括梳理和明晰基层的权责清单、严格实行上级部门涉基层事务准入制度,这些都很有意义。权责更清晰了,基层同志干活才有更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发基层的活力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总而言之要权责对等、适配,让基层统得了资源、办得成事,这样责任才能担得起来。

给指令也要给空间。从治理结构上来说,基层政府是底盘,它们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是各级组织中最为庞大的一级。改革发展各项事项主要落在了基层。

比如,相关部门在给基层分派任务、提出要求的同时,不妨尽量多配置相应的政策资源,为基层提供适当的保障,也要尽可能给基层留出空间。这个空间,当然不是放任自由的空间,而是基层为民服务的空间,这是他们的主责主业。每个部门和条线都不应抱持“本位主义”思想,而要多站在基层视角想问题、作决策,想办法让他们有时间精力腾出手来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这样才能上下一条心。否则,不仅为基层减负会落空,而且容易衍生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

给担子也要给温暖。这些年,基层的担子越挑越重,群众的期待越来越高,做好基层工作非常不易。多关心基层、服务好基层,现在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比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要求“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等。其实各地也都有很多好的做法,大力推动人力、财力、资源的下沉,都是为了现代化建设的底盘更扎实,让全社会感受到扎根基层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送到心坎上的服务最温暖,这就需要各项举措更接地气,能够精准地匹配基层需求。比如,对于当前基层普遍关注的考核、问责等问题,要多采取一些务实之举,让“考题”设置更合理、评分标准更科学、问责把握更谨慎,切莫让基层心生怨气,流汗又流泪。

经常有人这样说,一个人最累的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之所以是当务之急,就在于当前基层干部很期待松绑减负、轻装上阵。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基层干部看到更多希望,让他们干得更有盼头、有劲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月26日,湖南省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进一步扛牢责任、把准要求、细化措施、加强调度,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
2024-04-05 22:00:00
...月开始,山东全省各级有关单位围绕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等重点工作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为探访“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地情况,记者近日走访了济南、泰
2024-05-31 11:56:00
近日,“小马拉大车”成为基层干部间的热词,一句民间俚语放在基层治理的语境中,反映出一些地方尤其是乡镇和村社区两级存在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现象,由此造成负担过重,影响上级政策在基层
2024-04-19 10:01:00
...(社区)干部在基层减负中的作用,着力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放开手脚、助力发展。“实施基层减负工作以来,牌子少了,各类证明事项也少了近三分之二
2024-07-19 17:25:00
四川安岳:巧用“加减乘”法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
...减乘”法致力于壮“马”轻“车”,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落地见效。安岳县举办2024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修班(第二期)。中共安岳县委社会工作部供图“加”马力
2024-10-13 09:24:00
...对标中央和省市减负赋能工作要求,持续为大车卸载,为小马赋能,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在基层负担上做“减法”,切实给“大车”卸载“过去,党群服务中心到处挂满了各类牌子,非常杂乱。
2025-01-04 12:07:00
...能提升,使基层治理增添新活力、焕发新气象,为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打下良好基础。一网统揽 提升运转效力“制约基层办事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网格管理不统一,一些人同时负责不
2024-09-03 17:08:00
【多彩新论】让“小马”变“快马”
为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贵阳市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注重从“为马赋能”的维度,通过下派民情助理、选派兼职委员、开展结对共建等方式,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倾、服务下移,切实为基层减负
2024-11-25 01:30:00
让基层治理更加有力有效(深度关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⑤)
...化让基层治理更加有力有效(深度关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⑤)本报记者 朱 磊笔直的硬化马路直通村内,路两边是一座座蔬菜大棚。大棚里,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白路乡汀桥村党
2024-06-18 06: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