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医生,只要一怀孕就流产,是不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确实,内分泌水平是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一旦异常即有可能导致反复妊娠丢失,据统计:约有8%-12%的自然流产是由于内分泌因素造成的。那么,“内分泌失调”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导致反复流产的呢?且看下文为你详细分析~
什么是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中台”,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等多个腺体,以及分泌在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这些腺体在神经系统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基础上每天热热闹闹地发消息(分泌激素)上传、下达,进而保证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而内分泌失调字面意义上可理解为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指各种内分泌疾病(比如内分泌腺瘤、自身免疫损伤等)所引起的激素作用异常(如激素分泌过多、过少或是不分泌),进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6大内分泌疾病诱发流产
01
黄体功能不足
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后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良好的环境(容受性良好的子宫内膜)以及母体和胚胎组织之间的同步发育中着床、发育。而孕激素是排卵后黄体产生的类固醇激素,在孕10周前参与孕早期妊娠的维持,孕10周后则主要由胎盘产生。有关研究表明:孕激素可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流和供氧,调节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植入时子宫的收缩性。而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孕激素分泌减少,诱发上述调节功能被终止,难以维持妊娠,从而可能导致孕期流产的发生。
02
高泌乳素血症
黄体细胞存在泌乳素受体,高泌乳素抑制颗粒细胞黄素化,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分泌,干扰正常排卵,同时抑制孕激素的产生,进而导致黄体功能不足,从而可能诱发流产。
03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据有关研究表明: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升高会影响卵泡发生、精子发生、受精和胚胎形成,提示:病理状态的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不孕和流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04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胰腺、肝脏以及脂肪之间的相互作用异常,不但可导致女性受孕困难,而且可造成女性怀孕后易流产,概率高达40%,原因主要在于:PCOS患者潜在的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药-1、高雄激素血症和不良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均可导致反复妊娠丢失。
05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统计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发生不孕和流产的可能性是正常女性的2倍,原因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子宫内膜受孕力降低。说到这里不少女性可能会疑惑:内异症是内膜乱跑导致的,跟内分泌有什么关系?其实,内异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简而言之,孕激素可以抑制跑偏的内膜放肆生长及产生炎性反应,而雌激素会加剧上述过程。
06
糖尿病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自然流产、早产、高血压疾病和手术分娩的风险显著增加,且若糖尿病孕妈妈在围产期和早孕期控制不良,会导致致死性胚胎畸形,根本原因在于高水平的血糖会产生致畸效应。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法
确诊内分泌失调相关病症的女性,或已有自然流产史的孕妈妈,为了能得到更好的妊娠结果,可以这样做:
01.临床干预
☆药物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可通过补充孕激素进行调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可运用一线治疗药物—多巴胺激动药进行调整。注意:上述药物的使用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私自用药!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子宫内分泌异位症的常用手段,有利于促进生育和改善妊娠结局。
02.生活方式调整
☆调节情绪:保持愉快乐观心情,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并及时释放压力。
☆均衡饮食:食物应多样化,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
☆适当运动:运动能明显提高妊娠率、活产率、生育力。①建议超重或肥胖、胖多囊的女性,每天累计达到60-9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次;②建议瘦多囊的女性隔天进行中等强度抗阻肌肉力量锻炼,每次10-20min,同时减少静坐。
☆作息规律:从儿童期至育龄期,睡眠时长不足带来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建议女性每日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入睡在22:00-23:00,时长在7-8h,有利于肥胖的防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5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