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王文美
当下,由于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偏多,家长读书意识不够且本身条件不富裕,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少,缺乏阅读兴趣,也就导致了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作文水平较弱的现实情况。为了探索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效整合的新方法,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求创新,求发展,使阅读兴趣与写作能力在教学中优化互补。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整合,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找准原因,正确分析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及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一)阅读方面
阅读资源匮乏。首先,大部分学校现有图书缺乏,有些图书老旧,图书更新换代不及时,现有图书分年级阅读的针对性不强。其次,农村家长没有买给孩子课外读物、指导孩子读课外书的意识等。
现实制约。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手机、电视、网络的普及对孩子的阅读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大部分孩子自制力弱,痴迷于玩手机游戏、看电视、刷抖音、看快手,父母又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不能有效监管,放学回家就把读书抛之脑后,往往不能完成老师交代的课后阅读任务。
(二)写作方面
老师的问题:为了应付考试,要求学生背作文。老师对培养学生作文意识不够,老师利用同步作文、网络等资源准备各种版本的作文让学生去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的信心与兴趣,产生反正考试老师会准备好作文去背的依赖思想,从基础上就否定了学生的成长,严重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问题:为了应付老师完成作业,想尽各种办法。一是抄作文、千篇一律;二是为凑字数生拉硬扯,胡编乱造。
二、建立阅读培养三只手
(一)兴趣是抓手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 所以,关键是要用书中那有趣的精彩的故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故事成为一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再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以点到面、以窄到宽,不断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毕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二)方法是推手
阅读过程中及时总结、反思。可以让学生用贴书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内容的体验和看法,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片段,帮助理解和内化,或通过勾画、圈点、摘抄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识记一些优美的词句、片段。并在日常生活中去加以观察体验,最终应用于平常的写作中。
精选读本。选书是关键,只有在书中获得成功感、愉悦感,学生才会爱上读书、肯读书。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书籍或书籍的部分,学以致用,做到事半功倍,同时让孩子深刻地体会读书对写作带来的无限好处。
引导学生学会精读与简读。对于精读的书可以“反复读”“重点读”,对于简读的书可以“略读”“浏览”“跳读”等快速读。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不会让学生因疲劳而厌恶读书。
(三)力度是拳头
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弱,因此在阅读的培养中还需要强制力的介入。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协调。
三、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这充分体现出读与写是分不开的、相辅相成的。因此只有将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紧扣阅读,培养写作信心。阅读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感知阅读后写作带来的愉悦,当在阅读中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时学生的写作信心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分层培养,逐步提升。在阅读与写作训练中要循序渐进,从积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一个故事开始,分层引导学生体会积累的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积累它、喜欢它,而不是为了积累而积累。同样在写作训练时要从写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一个故事开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
让学生因阅读而主动投入到写作实践中。写作文的真谛在于将内心情感流畅地表达出来,表达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农村学生可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和深入理解,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长期坚持培养,才能使阅读和写作有效整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系隆阳区板桥镇中心学校教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17: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