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颍上县第七中学(第十六小学)将传统武术融入大课间活动,学生们挥拳踢腿、整齐划一的武术操场景成为校园新风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强健了学生体魄,更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了活力,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中国风”。
航拍“武术操”大课间活动现场。
“叮铃铃”,随着大课间铃声敲响,三千余名学生迅速列队集结。伴随着激昂雄壮的武术操音乐,学生们化身为一个个小小的“武林高手”,挺拔跨立,时而气沉丹田,时而吼声震天,弓步冲拳、侧身踢腿、转身劈掌……一招一式整齐划一、刚劲有力,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与活力,将中国传统武术的恢宏气势演绎得淋漓尽致。
武术操,是将武术的基本动作与课间操的韵律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体操形式。它不仅保留了武术的刚劲有力、形神兼备的特点,还融入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节奏与编排。自2024年开始,学校积极响应“体教融合”政策,将大课间时长延长至30分钟,并融入了这套近5分钟的《英雄少年》武术操,学生每日练习,以“抱拳礼”彰显武德教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校邀请了专业武术教练编排动作,从基础动作开始练习到马步、弓步、踢腿和挥拳,每一个动作都确保科学性与安全性。学校还严格规定教师不得占用课间时间,切实保障学生每日运动时长。目前,武术操已成为学生最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学生们纷纷表示,学习武术操,身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自信心和责任感也得到了明显增强,更体验到武术的博大精深,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从传统广播操到武术新风尚,颍上县第七中学(第十六小学)的课间活动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当地将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武术所特有的文化与教育功能,将中华武术作为立德树人、强健体魄的重要载体,把更多武术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之中,扩大武术在年轻一代中的接触面,使青少年在武术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同时,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让中华武术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以文化人,以武养德,滋养少年心。如今,课间追逐打闹的身影变成了互相切磋拳法的场景,青春与武术相遇,活力与文化共舞,传统文化正以青春的姿态书写新的传承篇章……(沈云鹏 宁黎明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2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