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金秋九月,内蒙古广袤田野上,处处涌动着生机和希望。
呼伦贝尔的大豆、兴安盟的水稻、通辽的玉米、赤峰的谷子、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一幅幅“丰”景画在北疆沃野铺展开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内蒙古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内蒙古作为“粮仓”,藏粮于地如何承载粮食安全?在对耕地的保护和建设上有什么探索和创新?记者奔赴秋收一线,观察全区各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的实践探索。
守“红线”,稳产底气足
在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土合气村的田间地头“打卡”,是耕地保护网格员杨利利每周必做的一件事儿。
“这不,我要开始巡田了。咱村有5位网格员,每周例行检查村里有没有占用耕地盖房、种树等破坏耕地的行为。”杨利利说。
2022年6月,包头市印发《关于建立包头市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构建权责明晰、保障有力、监管到位、运行高效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通过三级网格,织密耕地保护的封锁线,切实压紧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守好每一寸耕地。
“‘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后,打通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信息通道,形成了‘早发现、早制止’的耕地保护格局。”包头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包头市,各级网格责任人通过手机APP进行日常巡田、违法线索带位置上报、线上流转处理以及快速执法。
田,产的是民生口粮,载的是“国之大者”。以科技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是内蒙古精心守护沃土良田的创新举措,也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切实行动。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3386万亩,较国家原下达目标增加4086万亩,确保了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耕地行为,“零容忍”查处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为了保护好耕地,出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监督体系。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健全补充耕地台账,严格新增耕地核定,实现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新增耕地核定、指标交易全程监管,做到“占用清楚,审核严格,补充真实”,确保了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内蒙古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已成为国家耕地保有量任务过亿亩的5个省区之一,也是全国13个粮食重点生产省区和8个粮食规模外调省区之一,每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护“沃野”,增收有保障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地功不可没。
金秋时节,在呼伦贝尔农垦哈达图农牧场公司麦田里,一台红色自走式割晒机来回穿梭。割晒后的麦穗朝上,被整齐摊铺在高低一致的留茬上,经通风晾晒后降低水分含量,从而提高粮食品质。
秸秆除了按照要求收获留茬和商品化拍卖外,剩余的还将被粉碎抛撒变成黑土地的“营养餐”。这也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步骤。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以免耕和秸秆还田为重点,结合耕作方式、技术措施等将秸秆科学还田。同时,不断探索将免耕播种技术同深松整地、秸秆抛撒、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完整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既实现了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又保证了粮食稳产增产。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近年来,针对东北黑土耕地出现的“薄、瘦、硬”等问题,内蒙古着重实施了土壤侵蚀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措施。通过分类施策、分区治理,持续改善我区东北黑土耕地质量,遏制东北黑土耕地土壤退化,循序渐进地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范围,让好地多产粮、产好粮。
接连“上新”保护黑土地的“组合拳”,带来“硬核”生产力。全区各级农牧部门联合科研教育等单位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技术攻关,围绕东北黑土地保育、土壤侵蚀、耕层建设、土壤养分平衡、水土流失治理、绿色低碳等问题开展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总结推广了符合内蒙古实际,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的一系列东北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
下一步,内蒙古将继续深化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以提升粮食产能、促进东北黑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目标,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为“中国碗”添好“塞外粮”。
建“良田”,量质双提升
河套小麦又丰收了。
看着金灿灿的麦穗变成颗颗饱满的麦粒,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蒙海镇红建村种植大户王义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我种了1016亩小麦,亩均产量预计超过1000斤。高标准农田就是好,不但降低了种植成本,扩大了耕地面积,亩产量也增加了。”
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儿?
第一个“高”是农田质量高:高标准农田“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与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有利于推动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第二个“高”是产出能力高: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一般能提高10%到20%的产能。
第三个“高”是抗灾能力高: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由于设施条件大幅度改善,实现了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多增产。
第四个“高”是资源利用效率高:通过集中连片建设以后,有效提高了规模效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把“金钥匙”,解开土地经营小而分散的“锁”。内蒙古坚持先平整后建设,全面推行“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打破零散农户承包界、打破杂乱地块界、打破混乱渠沟路布局,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建成后重新分配经营。
据统计,通过调块整合,户均田块数量由10-14块整合为1-3块,土地流转价格普遍提高200元以上,项目区可耕种面积增加1.5%,逐步实现“一户一田”“一村一田”。
粮安需良田。全区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以田为纸,以稻为笔。秋收之际,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新立村的稻田画“画”出一幅好“丰”景。
新立村曾经是巴林右旗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采用深翻、施用改良剂、种植耐盐碱作物的方法,并通过新技术应用,将4500亩盐碱地改造成水稻田,成为巴林右旗有名的稻谷之乡。
让荒芜的盐碱地变成希望的田野,巴林右旗是内蒙古盐碱地改良的一个缩影。
2020年至2022年,内蒙古连续3年在三大灌区的6个旗县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12.2万亩。通过3年试点,耕地土壤pH值降低0.21-0.4个单位,全盐含量降低0.20-0.38个百分点,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5.0%-9.5%,粮食增产率25%左右。
同时,全区形成了9套分区域、分作物,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制定了11项耐盐碱作物(牧草)高产栽培、土壤改良等地方标准,筛选出13个适宜不同区域的耐盐碱作物品种,“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有了更多“金灿灿”“绿油油”“红艳艳”。
藏粮于地,筑牢粮仓“耕”基。内蒙古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措施、更强的力度,不断强化耕地保护和建设,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记者 韩雪茹 阿妮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