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持续加码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4 09: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持续加码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我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进展迅速,“十四五”期间将完成一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

◆本报见习记者 韦璐

前有为答谢广西送出的砂糖橘回赠蔓越莓,后有为答谢云南的“雨林物资”回馈乳制品、玉米等“黑土地宝藏”。这个冬天,热情宠客的“尔滨”带火了许多黑龙江的物产,而这背后,正是孕育它们的黑土地。黑龙江位于“世界黄金种植带”,被誉为“中华粮仓”。坐拥1.56亿亩黑土地,在推进黑土地保护方面,黑龙江没少下功夫。近日,《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进一步完善其黑土地保护机制。

记者注意到,不仅是黑龙江省,在保护黑土地方面,我国相关省区先后印发多项地方条例,国家层面一系列法律法规也持续加码,这为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土壤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也将推动我国黑土地保护实现量、质同升。

多项法律法规加码促粮食供给由“稳量”到“提质”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极高的生产力和农业价值。黑土地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黑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虽然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2%,却能够提供全国1/3的商品粮。不仅如此,这一肥沃的土壤资源有利于生产优质农产品,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收益,为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提供保障。”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洪涛告诉记者。

宝贵的黑土地是大自然对人类来之不易的馈赠。研究显示,大约每形成一厘米厚的黑土,就需要200—400年的时间。因此,享受馈赠的省区,也相应背负着黑土地保护的重任。

据了解,黑龙江省典型黑土耕地面积为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的56.1%,其黑土地面积最大、保护任务最重。2021年12月,黑龙江就曾通过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条例》结合省内黑土地保护工作实际,在2021年条例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与增设。

2022年11月,吉林省通过新修订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辽宁省先后印发《辽宁省黑土地保护规划(2021—2030年)》《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内蒙古也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方案(2020—2025年)》。

在国家层面,202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将“长牙齿”的护土、管土和治土的硬措施纳入法律体系,推动我国黑土地保护走向纵深。

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表示,作为全球三大黑土地分布地之一,我国为黑土地立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保护东北地区的土壤环境,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注意到,在近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黑土地保护制度”。

“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让黑土地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可监、有法可行,为我国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为完善粮食供给由‘稳量’到‘提质’提供了依据。”洪涛表示。

以保护性耕作攻克“可持续”难题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提升黑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将是“攻坚”的下一落点。

“东北黑土地黑土层的厚度已减少了30%—50%,一些地区不足20厘米,而且仍以每年1毫米—2毫米的速度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5%—10%下降到2%—4%,甚至有些地区低于1%……”中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中,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在长期的高负荷利用下,黑土地面临着黑土层变薄、有机质丧失、土壤结构变硬等多重风险和潜在生产力下降的挑战。这提示我们,实现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迫在眉睫。”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分析,下一步,我国应着重加强黑土地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同时加大监管力度。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正在进入大众的视野。根据我国相关定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减少土壤扰动和增加地表覆盖,达到降低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探索进展迅速。2023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超过9000万亩,“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成一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相关地区也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制定出了适合本地区的黑土地保护“亮点”措施。

例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的梨树县就在黑土地保护行动中打响了“梨树模式”的招牌。自2007年起,这里开始探索以玉米秸秆覆盖、条带休耕、全过程机械化种植为核心的耕作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秸秆连年覆盖还田,能把更多的雨水留在耕层,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明显递增趋势,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实现了黑土地保护和粮食增产的双赢。

很快,梨树县建立起了100个“梨树模式”示范推广核心基地。2023年,吉林全省玉米播种总面积达到6800多万亩,因地制宜推广“梨树模式”的面积扩大到3700万亩。

辽宁省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小了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对土壤造成的负面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均取得显著成效。“今后,4省区还可形成协同合作机制,建立跨地区的黑土地保护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黑土地保护的难题等。”袁帅说。

根据《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我国黑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平均提高10%以上。

多部门合力守护生态屏障

在充当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之外,黑土地还是东北地区的生态屏障。

“黑土地上生长着丰富的植被,如森林、草原、湿地等,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环境,形成了多样的生物群落,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洪涛告诉记者。

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此次《条例》增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章节,从提升生态功能、加强黑土地周边山地保护、林地保护利用、农田林网体系建设、草原保护、湿地保护、土壤生物保护等8个方面,对山地、水生态、林地、草原、湿地以及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实施全方位保护。

刘佳奇还提到,对黑土地的专门保护,还要求土地、耕地保护的相关制度形成合力。“这就需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加强执法的协调性,有关地区加强管理的协同性。”

此次《条例》也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行政、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的信息共享。省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行政、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等主管部门制定黑土地质量标准和其他保护标准。”

金融支持在黑土地保护中必不可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日前联合省内多部门印发了《黑龙江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若干措施》,围绕黑土地保护六大重点领域提出12条具体措施,包括积极满足保护性耕作主体融资需求、畅通耕地保护修复项目贷款渠道等,助力现代化良田建设和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此前,4省区中已有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试水黑土地政策性贷款业务。

“这将为黑土地高效保护注入‘强心剂’。下一步,建议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提高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黑土地保护事业发展。同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逐渐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袁帅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护。肥沃的黑土地是稀有的土壤资源,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东北地区约有2.94亿亩典型黑土区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4%。然而,因为耕作方式不当,过去部分黑土地面临
2024-03-01 10:38:00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梨树有话说!
...护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指腐殖质含量很高的土壤,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类型之一,素有“一两土二两油”的美誉。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四大黑土地
2023-07-27 19:20:00
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丰收筑基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生态功能逐渐退化。近年来,黑龙江省正采取多种措施保护
2023-08-29 10:41:00
...”的黑土地“加油”“增肥”,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政策发力,为黑土地“减压”寒冬时节,呼伦贝尔市的千里沃野步入休耕时间。在
2023-01-04 08:56:00
...更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黑土地我们责无旁贷!”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几乎每天都会和黑土
2023-02-25 04:36:00
...滨5月26日电 (韩婷澎)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压舱石”。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5月22日至28日是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周”
2023-05-26 10:34:00
检察长走进田间脚底上粘满黑土
...间脚底上粘满黑土吉林深化检察长巡田制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调查动机“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句谚语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黑土地的肥沃程度。黑土地是珍稀的土壤资源,有着“
2023-09-20 08:19:00
用好、养好黑土地 让土地“家底”更厚实
...产的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我国黑土地保护利用进展快且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由4
2024-01-11 11:32:00
八五九分公司为黑土地“加油蓄力”
...“把脉问诊”“对症开方”,用养结合,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土壤化验分析(央广网发 王佳 摄)连日来,八五九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刚刚完成土壤化验工作,“我们对采集的
2024-01-12 15: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