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人民网哈尔滨5月26日电 (韩婷澎)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压舱石”。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5月22日至28日是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周”,主题为“保护黑土地 当好压舱石”,系列宣传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举办。
据悉,黑土地保护周期间,全省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重点开展了黑土地保护“入乡、进村、到屯”宣传活动,确保黑土耕地保护利用宣传“最后一公里”全覆盖。
黑龙江地处东北黑土地核心区,现有耕地2.579亿亩,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实现“十九连丰”,连续5年突破1500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黑土地作为宝贵的农业战略资源,是黑龙江省扛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聚焦黑土耕地质量提升,多措并举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坚持管控与修复并重、保护与利用统筹、用地与养地结合,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三位一体硬措施,切实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守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命根子”。
黑龙江省坚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分类督导项目建设、严守工程质量监管,持续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23.57万亩,任务完成率102.1%,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265万亩。坚持农机农艺结合,探索建立以秸秆翻埋、碎混、少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为核心,配套应用米豆轮作、深松整地、粪肥还田等措施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体系,增加土壤有机质,创建肥沃耕作层。2021年度,秸秆还田利用率70%以上;2022年,实施保护性耕作2553万亩。通过严把源头治理、推行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和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科学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水稻侧深施肥、微生物肥料等新技术和新肥料,全省农村新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000万亩次,全省主要农作物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全省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点达4000个,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农田全覆盖的农作物病虫疫情在线监测预警体系。
据了解,黑土地保护周期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通信管理局通过全省手机客户端发布了保护黑土地群发短信;省高级法院联合省农业农村厅举办了环境资源审判“黑土地保护”咨询专家聘任仪式;省人大农林委、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省司法厅、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等还共同发起了保护黑土地的倡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6 14: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