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王海彬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规模快速扩大,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多媒体技术也随着信息环境日渐复杂多样的趋势而逐渐成熟,这不仅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资源。高校应创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思政课质效,以更好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
结合多媒体技术优势
提升思政教育理念
其一,教师应积极思考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发挥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具体而言,要时刻关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的变化,构筑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在新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上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积极促进思想政治课堂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要多方获取网络上图文并茂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立体,辅助教师以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教育工作。其二,教师应认清多媒体的双重性,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之义。如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效发挥自身在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重点难点的突破、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的点拨和引导,不可事事依赖多媒体。其三,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时刻保持对社会热点和舆论走向的敏感性,增强自身对于新技术和新教学手段的适应能力,以便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例如,以提升思政教育成效为出发点组织教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微课大赛、信息技术创新等竞赛活动,以及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评比活动,不断增强教师在能力素养应用上的竞争性。
立足多媒体时代特征
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在多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随时代而更新。首先,在思政教育中关于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容的阐述,是应对时下外部风险与内部矛盾频发的关键措施,也是稳固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步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案例掰开揉碎,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即使在网络环境中也应该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呈现优势,将与互联网信息管理等相关法律条文讲清楚,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能力。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与思政教育内容有高度的契合性,融入思政教学是丰富其内容、提升其成效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政教师要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分享中华戏曲魅力里的数字动画技术、《物像之动》里的沉浸式体验技术、数字《金刚经》等案例,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再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包含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思政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凝练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记忆,引导其主动内化并自觉践行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利用多媒体新兴平台
拓展思政教育载体
多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新兴平台,不断丰富拓展教育载体,让高校思政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交流机制。是以,高校管理层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为基础,有效整合和衔接各类教育载体,利用多媒体平台的优势辅助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其一,以运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公众号的形式,跟踪报道传递社会动态发布的热点新闻,同时对此类新闻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走向也会进行详细分析,并辅以与学生用户留言互动的交流手段,最终完成一次关于思政教育的内容输出。其二,以校园官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重点建设关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网页。例如,学校官方网站可开设包含经典作品赏析、红色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弘扬等栏目的窗口,扩大优秀文化的传播范围。其三,以超星平台、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网)、学堂在线、人民网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平台为载体,选择性分享具备示范引领作用的思政精品课程,以大力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共享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入选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理论素养,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育。不同载体可以承载思政教育不同的内涵,但需注意在实践中要对各类载体实行统一管理,避免输出内容有所重复或缺失,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加强多媒体信息监管
关注思政理念引导
多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信息传输加快,但信息质量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情况,所以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甄别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对互联网的辩证使用,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于复杂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于无关信息的敏感程度,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快速理解并接受对方所传达的内容与思想,最终将其应用于实践。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网络平台信息和校园舆情的监管,通过遏制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创造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避免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成熟与发展。其次,高校也应加大关于网络素养相关内容的宣传,倡导学生在网络环境里遵守网络道德,严格自我规范,培养慎独能力,避免人身攻击和恶意批评他人。再次,要通过多媒体平台宣传来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本判断能力,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社交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和参与赌博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在多媒体环境下,运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在新形势下更充分发挥出高校“以德育人”教育理念的应有效果。
(作者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9: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