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秦国能够统一天下,除了商鞅变法带来的强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吸引各国人才加入秦国,人才是诸侯竞争的重要因素,秦国以极大的胸襟不断招揽各国人才,才能成就霸业。
早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就发明了一个客卿制度,就是向天下征招人才到秦国,一旦被秦国看中,先担任客卿,相当于秦王的幕僚,可以参与秦国政事,如果立了功就封给正式的官职和爵位,能力强的人才,秦国会直接给予高官厚爵。
那么问题来了,秦国历史上,任用了哪些人才?
一、秦穆公时期
1、百里奚
百里奚是虞国人,今山西平陆人,他在虞国担任大夫,晋献公假途伐虢后,随便灭亡了虞国,百里奚被晋国俘虏,因为不肯投降晋国,被卖作奴隶逃到了楚国。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很有才能,就用五张黑山羊皮向楚国把百里奚换了过来,所以百里奚号五羖大夫,百里奚在秦国的作用相当于管仲在齐国的作用。
百里奚
百里奚为秦穆公制定了两大战略:一是秦晋之好,与晋国结盟;二是暂缓东进、称霸西戎。
晋国是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国,秦国国力不如晋国,秦国又与晋国接壤,多次发生战争,秦晋两国时而结盟,时而发生战争,以秦国国力,一味跟晋国死磕的话,早晚被晋国灭亡,与晋国结盟才保证了秦国的生存。
由于晋国挡住了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百里奚就建议秦穆公向西发展,秦国打晋国打不过,打戎人还是可以的,一时之间称霸西戎,百里奚在战略上辅佐秦穆公对外征战和争霸,在政治上辅佐秦穆公治理国家,成就了秦穆公春秋霸主的理想。
2、蹇叔
蹇叔是宋国人,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他是经百里奚介绍给秦穆公的,如果说百里奚是秦国的管仲,那蹇叔就是秦国的鲍叔牙,蹇叔在秦国担任上大夫,他的才能与百里奚是互补的。
蹇叔的长处是识人,百里奚能够活着到秦国,其中就有蹇叔的功劳,蹇叔帮助百里奚识别了两个不应该投靠的人,让百里奚避免受到伤害,两人在秦国为官,蹇叔是右庶长,百里奚是左庶长,他俩作为秦穆公的左膀右臂,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
蹇叔
3、孟明视
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秦穆公时期的秦国主要将领,崤山之战时,秦穆公派出孟明视东进攻打郑国,而且无功而返,在孟明视返回秦国的路上,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孟明视及另外两将被俘虏,这三人后来回到秦国,秦穆公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没有责怪孟明视。
孟明视在彭衙之战之中又打了败仗,秦穆公依然不责备他,在崤山之战后的第三年,孟明视率军渡过黄河,背水一战终于打败了晋军,秦人收敛了当年崤山之战战死的秦军士兵尸骸,报了战败之仇,孟明视终成秦国名将。
4、由余
由余是晋国人,据说是周携王的后裔,西周末年,因为周携王与周平王争正统失败,周携王被杀,其族人逃到了西戎,由余也因此在西戎生活,后来在西戎担任大夫,曾出使秦国,秦穆公觉得由余有才能,使用计谋把由余留在了秦国。
由余熟悉戎人事务,秦穆公采用由余的计谋灭亡了西戎十二个诸侯,称霸西戎,由余的功劳最大。
由余
二、秦孝公时期
1、商鞅
商鞅是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后来投靠了魏国,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于是来到了秦国,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经过三次的见面,秦孝公肯定了商鞅的才能,决定重用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变法,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也是秦国强大的根基,更是秦国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商鞅变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行军功爵位制,打破世袭制,建立二十等爵位制。
二是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
三是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
商鞅在秦国历史上的影响力无人能及,把一个位于西垂边境之处的弱小秦国通过变法,成为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商鞅
三、秦惠文王时期
1、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是鬼谷子的徒弟,苏秦的同学,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纵横家,张仪因为苏秦的羞辱而来到秦国,被秦惠文王拜为客卿,后来担任秦相,张仪还担任过魏相,破坏六国合纵攻秦。
张仪还以六里之地戏耍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导致楚国名誉受损、城池丢失,楚怀王深为怨恨张仪,最为神奇的是,张仪居然敢一个出使楚国,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诱使楚怀王赦免他,张仪这种胆识、口才、能力在整个战国时期数一数二。
张仪还游说六国,以三寸不烂之舌破坏六国合纵攻秦,而且还成功了,这就是张仪的能力,张仪在六国之间周旋,毫发无损,秦武王时期,张仪出使魏国,诱使齐国放弃攻打魏国,最终张仪善终,在魏国去世。
张仪
2、甘茂
甘茂是楚国下蔡人,今安徽凤台县人,秦惠文王时期,经张仪引荐来到秦国,与魏章一起率军为秦国夺取汉中地区。
秦武王时期,甘茂率军用五个月时间攻下了宜阳,打通了秦国东出的路线,成功让秦武王到周王室举鼎,这是甘茂最大的功劳。
3、魏章
魏章是魏国人,秦惠文时期投靠秦国,丹阳之战中,魏章与樗里疾大败楚军,斩首八万,俘虏楚军主将,并趁机夺取楚国汉中六百里地,设置汉中郡,魏章是秦惠文王时期的名将。
四、秦昭襄王时期
1、魏冉
魏冉是楚国人,是秦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秦惠文王去世后,魏冉协助宣太后立公子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当时的宣太后执掌秦国大权,魏冉则是秦国重臣,担任过秦国相国。
与魏国交战中,魏冉打败魏将暴鸢,斩敌四万,魏冉多次率军击败六国,华阳之战斩首十万魏韩赵联军,战功赫赫,直到范雎劝说秦昭襄王罢免四贵,魏冉才不再秦国担任职务。
魏冉
2、白起
据考证,白起是楚平王太子芈建的嫡系后裔,后来到秦国,成为秦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将领,白起的威名在战国时期无人不知,在伊阙之战,白起斩首24万韩魏联军,在鄢郢之战中,白起攻破楚国都城,杀死数十万人。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俘虏并坑杀了40多万赵军,在整个战国时期,白起消灭了近百万六国军队,这一纪录无人能破,是秦国当之无愧的战神。
3、蒙骜
蒙骜是齐国人,后来到秦国,被秦昭襄王拜为上卿,成为秦国一员名将,蒙骜一生经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四世,秦庄襄王时期,蒙骜夺取韩国的成皋、荥阳二城,秦国因此设置三川郡。
蒙骜攻魏夺取37座城池,后被五国联军击败,秦始皇时期,蒙骜攻取韩国十三座城池,攻取魏国二十座城池,秦始皇七年,蒙骜去世。
蒙骜
4、范雎
范雎是魏国芮城人,今山西省芮城县人,在魏国不受重用,而且被嫉妒排挤,范雎因此乔装打扮来到秦国,被秦昭襄王拜为秦相。
范雎为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劝秦昭襄王驱逐四贵,加强王权,担任秦相期间,打通了汉中到关中的褒斜道,为秦国瓦解了六国合纵攻秦,还在秦昭襄王面前进谗言害死了名将白起。
5、李冰
李冰是赵国河东人,今山西运城人,后来到秦国担任蜀郡太守,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灌溉工程都江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水泛滥问题,直到今天这仍然是农业上的重大灌溉工程,并使得成都平原成为秦国的第二个粮仓,为秦国后勤保障立下汗马功劳。
6、蔡泽
蔡泽是燕国纲成人,今河北怀安或河北万全人,早年一直没有得到列国的重用,后在范雎的推荐下,先被秦昭襄王拜为客卿,蔡泽说服范雎以退为进,以免杀身之祸,让范雎引荐他,成功接替范雎成为秦相。
任职期间,蔡泽领兵灭掉了周朝,他只做了几个月的秦相,就因为被人中伤害怕被杀,而逃离秦国。
五、秦庄襄王时期
吕不韦
1、吕不韦
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人,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人,早年是个商人,因为觉得秦庄襄王奇货可居,做了一个大胆的赌博,用金钱来换取政治地位。
秦庄襄王就是嬴异人,也叫嬴子楚,他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最大的成就就是任命并提拔了吕不韦,吕不韦以商人的身份,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成功地把嬴异人这个并不得宠的公子送上了秦王的宝座。
吕不韦算是秦国历史上数一数二有才能的相邦了,虽然是商人出身,但吕不韦从政毫不逊色,治理秦国朝政数十年,为秦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后因为牵连嫪毐事件被免职,受到秦始皇的责备,吕不韦喝毒酒自杀。
六、秦王政及秦始皇时期
1、李斯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当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因为不甘心平庸,拜荀卿为师学习,最终来到秦国,成为吕不韦的门客。
李斯被秦始皇拜为客卿,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离间六国君臣的计谋,当郑国以修渠来疲惫秦国的计谋败露后,秦始皇发出了驱逐外客的命令,李斯写出了著名的《谏逐客书》,让秦始皇收回成命。
李斯
李斯的治国思想与秦始皇类似,他支持秦始皇的法家思想,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议秦始皇焚书,以瓦解旧思想对秦国的影响。
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参与沙丘政变,胡亥上台后,李斯被赵高陷害谋反,三族被灭。
2、郑国
郑国是韩国的水利专家,韩国当时想了个主意,派出郑国这个人到秦国修建水渠,其目的是让秦国耗费钱财,以达到疲惫秦国的目的。
郑国在秦国修渠数年,这条渠被命名为郑国渠,没想到郑国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关中灌溉和农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得关中沃野千里,不仅没有达到疲惫秦国的目的,反而让秦国的关中成为著名的粮仓。
郑国渠直到今天还在发挥巨大的作用,是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经两千余年,还能正常使用,这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郑国绝对是水利界的人才。
3、尉缭
尉缭是魏国大梁人,今开封尉氏县人,据说是鬼谷子的弟子,后来到秦国,被秦始皇任命为国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尉缭
尉缭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提供了相当大的作用,战略几乎都出自于尉缭,尉缭有自己的军事思想,还有军事著作流传下来,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多。
4、蒙武、蒙恬、蒙毅父子
蒙武、蒙恬、蒙毅父子是蒙骜的后人,都是齐国蒙山人,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他们的家族是将门世家,蒙骜是秦国名将,蒙武与蒙恬同样是秦国名将。
蒙武参与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参与了秦灭楚之战,是王翦的副将,成功灭亡楚国,蒙恬参与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参与了秦灭齐之战,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蒙恬奉命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把匈奴赶到七百里之外的北方。
蒙毅是文官,担任上卿,曾经判定赵高死罪,但被秦始皇赦免,沙丘政变之后,蒙恬、蒙毅被胡亥、赵高等人逼死。
为何秦国能够留住这么多人才?
1、秦国国君图强。
从秦穆公开始,秦国开始了征招六国人才用自己所用,秦孝公曾经向天下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人才,并且重用商鞅实行变法,为的就是让秦国变强。
秦孝公
秦国地处边垂,不为中原所接受,历任秦国国君以东进中原为己任,但没有实力是不可能东进中原的,所以秦国一心图强,秦国想要强大,就得广招天下人才,秦国国君愿意这么做,才有人才愿意来到秦国。
2、秦国国君多是明君,能用人。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秦国的目的不仅仅是在西戎称霸,而是在整个天下称霸,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数任秦国国君都是明君,只有明君才能懂重用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某种意义来说,懂得用人的秦国国君就是伯乐,只有发现人才,任用人才,让人才各尽其作,发挥他们的能力,人才立功之后能够加官晋爵,让人才觉得自己有用,才能留住人才,这跟现代企业留住人才是一样的道理。
秦国并不排外,就算秦始皇曾经下过逐客令,但是听了李斯的劝谏之后,马上改正了错误,为秦国用人提供了保障。
秦昭襄王
3、秦国有用武之地。
秦国能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客卿制度就是招揽人才的一大制度,外来人才很容易在秦国发挥作用,只要秦王认为有才能,就马上能拜为客卿,有人的曾经直接加官晋爵,比如商鞅、范雎等人,一来就拜相,这种气魄是其他六国不具备的。
秦国即使强大起来,也有人才愿意留在秦国,只因为秦国给了他们用武之地,可以为秦国立功,然后加官晋爵,这是一条底层通过努力的晋升道路,况且秦国还有军功爵位制,不看出身看功劳,外来的人才只要有功劳,就可以得到重用,功成名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