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听力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双耳的听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这就是听力残疾。听力残疾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会给心理和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什么是听力残疾?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听力残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先天性:如遗传因素、母亲怀孕期间感染某些病毒或接触某些药物等。
后天性:如外伤、中耳炎、噪音暴露、耳毒性药物、老年性退化、肿瘤等。
二、听力残疾有哪些等级?
根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听力残疾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
一级: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dBspL),言语识别率小于15%。[4]这种情况下,患者几乎不能通过耳朵接收任何声音信息,需要使用手语或其他辅助工具进行交流。
二级:平均听力损失在71-90分贝(dBspL)之间,言语识别率在15-30%之间。这种情况下,患者只能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并且对方说话非常大声时才能勉强听到一些声音,需要使用助听器或其他辅助工具进行交流。
三级:平均听力损失在61-70分贝(dBspL)之间,言语识别率在31-60%之间。[5]这种情况下,患者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并且对方说话比较大声时才能较清楚地听到声音,需要使用助听器或其他辅助工具进行交流。
四级:平均听力损失在51-60分贝(dBspL)之间,言语识别率在61-70%之间。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在一般的环境下,并且对方说话正常时能够较清楚地听到声音,但是在嘈杂的环境下或者对方说话比较小声时会有困难,需要使用助听器或其他辅助工具进行交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