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你的耳朵还好吗?十道题速测听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18 00: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你的耳朵还好吗?十道题速测听力

我们的耳朵,结构非常精密、功能复杂,而且会因受到噪声、疾病、外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今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专家提醒公众,听力损失并不罕见!教你如何听得安全。

这些声音听不清 尽快就医

听力损失其实并不罕见!双耳的听力阈值不低于20分贝时,就是听力正常。当不能像听力正常的人那样听到声音时,就出现了听力损失。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超过5%的人(4.3亿)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预计到2050年,近四分之一的人(25亿)将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将有十分之一的人(7亿)发生残疾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不一,从轻度到重度,可以影响一侧或双侧耳朵。 如果听力损失极度重度,也就是基本或完全听不见了,就是耳聋。

如果出现持续的耳鸣、难以听到高音调的声音(如门铃、闹钟或电话)、在嘈杂环境或电话中难以听清对话时,听力很可能已经受损,应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相关听力检查。

娱乐噪声 或让10亿年轻人听力受损

听,是为了获取声音信号。但是,当声音以一种不适宜的形态出现,就会成为对听力的最直接伤害。

危害听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耳部感染和疾病、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暴露于噪声或化学品等。这其中,噪声暴露的危险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普遍。

暴露在巨大的声音中会对耳蜗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而耳蜗结构对正常听力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当声音超过80分贝、每周持续的时间超过40小时,就会损伤内耳细胞,从而导致听力损失。声音的强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听力损失的风险也越大。

来自娱乐场所或个人音频设备的高音量声音,正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12~35岁人群中,有超过10亿人存在发生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这个风险常常是由于暴露于过大的娱乐性噪声造成的。

“听”得安全 这些细节需要注意

音量、持续听声时间和暴露于巨大声响的频率都会对听力产生影响。声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听力损失的风险就越大。安全的聆听方式就是要我们采用不危害听力的行为来听声,这就需要:

科学使用个人音频设备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时,调低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在嘈杂环境中也不要佩戴耳机。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具有内置安全听声功能的设备,以便监控声音暴露情况。

警惕嘈杂的外部环境身处于嘈杂的环境中时,要尽量远离音源,如扬声器或放大器。 必要时应使用耳塞等护耳器具。同时,应要减少暴露于巨大声音的时间,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在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下耳朵。这有助于耳内感觉细胞恢复。

重视听力损失的预警信号如果存在持续的耳鸣或难以听到高音或对话困难,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此外,长期长时间处于高音量的环境中的人,如长期在嘈杂场所工作,还应每年检查听力。

听力是否下降 快来答题自测

您如果有以上情况,很有可能是听力有所下降,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1.你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

2.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4.你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5.你必须要让人重复一些内容;

6.你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到比别人大的位置;

7.你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参加会议、去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有些困难;

9.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或门铃声;

10.你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耳鸣)。

文/本报记者 李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我们共同科学爱耳护耳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听力出现了问题,就会隔离与世界的交流,阻断聆听世界的美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即约4.66亿人听力损失,其中包括4.32亿成人和
2023-09-25 10:34:00
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会损害听力吗?医生建议:安全使用耳机
...不禁思考:这种看似无害的日常习惯,是否真的对我们的听力安全?耳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私人空间和安宁,无论是在挤满人的地铁上,还
2024-02-29 06:46:00
你的耳朵听不清了?小心听力残疾!听力残疾分哪些等级
听力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双耳的听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这就是听力残疾。听力残疾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会给心理和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2024-09-26 16:38:00
中老年人经常耳背,听不清,提醒:常吃3样帮助恢复,耳朵更灵敏
...场景对许多中老年人来说,并不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下降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我们是否就只能袖手旁观,任由这一切发生呢?听力下降原因解析:不只是年龄的问题听力下降在中
2024-04-07 06:37:00
全国爱耳日 | 拒绝“未老先聋”!年过四十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神经耳科 王晨宇编辑 | 周亦川听力是连接人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但许多人却因忽视护耳常识而让这条纽带悄然受损。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4.
2025-03-12 07:00:00
...官,也是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哪些不良习惯会使听力受损?年轻人如何正确使用耳机?老年人怎样及时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版约请记者进行采访。——编
2025-03-03 05:47:00
人老了耳朵就不中用了?你错了!
...务中心携手南京明基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联合举办“关爱听力健康”义诊宣教活动。专家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听力功能自然会逐渐下降,但是这并不说明年龄大了必
2023-09-26 00:51:00
全国爱耳日 | 听力下降有迹可循,拒绝这些生活中的伤耳“小怪兽”
...耳朵里的毛细胞会像被狂风吹弯的小草,受损甚至死亡,听力也就跟着下降。而且,耳朵还怕脏东西捣乱,要是总用尖锐物品掏耳朵,很容易划伤耳道,引发炎症,影响听力。揪出伤耳“小怪兽”生
2025-03-13 06:54:00
重庆渝北加州惠耳听力助听器:保护和改善听力的5个方法,你忽略了哪些?
...的“常识”或“道理”,诸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关于听力损失,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听力损失带来的生理、心理上的障碍,如何保护和改善听力也在网上是一搜一大把,各种所谓的小知识数不胜
2024-07-22 11: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泉城秋雨寒,护心正当时!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期济南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市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寒意,更是一种“无孔不入”的湿冷
2025-10-16 13:44:00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