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王正萍
生活中有意义而又新鲜的事物是小学生写作的主要源泉,因此体验生活、课堂上联系生活、不断更新教学思路、概念、方法,提高孩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方能在当前“双减”大背景下,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让孩子写出漂亮的文章。
孩子写作要有生活体验,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笔下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文字流出。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创新的热情被激发,写作才会成为孩子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在此就如何取材生活,以提高学生作文质量谈谈看法。
一、吸取家庭生活的营养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亲情是孩子永不枯竭的精神营养,家庭生活是孩子习作的素材巨大宝库。与家人的交流,参与家务劳动,结伴出游,与父母共读一本书……只要留心观察、善于捕捉、用心体验,并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孩子就能把“烤烧烤”“骑自行车”“包饺子”等琐事写得细腻而富有趣味,作文才会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敞露出孩子率真的心灵。“圈养”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了,而是当下中小学生的生活状态,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写作业,几点睡觉都被父母设定了,孩子的生活空间,活动方式也被父母控制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就会对常态生活没感觉熟视无睹。要想唤醒对常态生活的觉知,就得用非常态生活进行对比。
一次作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非常体验:初浅感受特种兵的生存训练,从当日早饭后到第二天早饭前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脚,不洗澡,不梳头。并出示提纲及时记下当时的感受。
第一次不刷牙,感受如何。
第二次不刷牙,不洗脸,不洗澡就睡觉,感受如何,家人反应如何。
第三次不刷牙,不洗脸,不梳头就出门吃早点,感受如何。
结果,学生的作文可谓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同为饭后不刷牙,不同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写作表达的是个人的独特体验,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只有在孩子落笔之前,唤醒孩子对生活的感知,触动孩子写作的灵感,让孩子在有意识的体验中来酝酿作文,孩子才会打开话匣子。而且,发自内心的写作,读起来更能打动人心。
二、来自校园生活的素材
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拨动孩子的爱国情愫;校园运动会赛场上,争先恐后的实力较量让孩子感受运动的激情;艺术节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美;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感悟知识的力量。
孩子的校园生活除了上课,还有很多零碎的时间可以利用。笔者在教室设立图书角,鼓励孩子们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孩子写好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一检查、一交流、一评比,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朗诵比赛、成语比赛等等,寓作文教学于游戏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校园生活时时刻刻为孩子们的作文素材提供最原始的积累。
三、引进自然生活素材
大自然中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是画家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原材料,更是小学生写作素材之源。大自然里一花一木、一草一叶,甚至阳光、空气、水分都能荡涤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带来写作的灵感。组织开展“秋天的约会”“小树成长我见证”“了解蚂蚁”等活动,引领孩子细致观察自然美景,学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只有以审美的态度进入生活,发现生活的美,才能写出有“文学范儿”的作文,读来叫人心旷神怡。同为一段文字,有审美的价值就叫文学作品,没有审美的价值,只算是材料。
四、关注社会生活素材
社会是个熔炉,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有所领悟。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现象,体验社会发展,引发深入思考,激发写作欲望。比如,笔者组织学生给社区清扫街道,对居民进行卫生文明的义务宣传,唤起学生们保护公共卫生,做文明人的意识。
五、教学手段走进生活
作文课堂要想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再现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回忆。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形象性、虚拟性、再现性,能把学生经历过的事件、见过的或没见过的实物、去过或没去过的地方、听到过或没听到过的声音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并拉近了学生对习作内容的感知距离。比如,学校活动结束后要写作文时,我将活动时照的照片做成课件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欣赏,唤起学生的记忆,那么根据体验,他们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教学和实物有关的习作时,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进课堂,教师再进行定向审美引导;教学和美食有关的习作时,可以让美食走进课堂,也是让浓浓的生活气息吹进教室。例如:把家乡小吃熏肉米线带进课堂,让学生亲自体验制作的过程,观察熏肉米线的色泽,闻一闻它的味道,尝一尝它的滋味。有了这个体验的过程,学生就有了写作的源泉,拿起笔来如有神助,写出的作文有滋有味。
总之,作文的内容要想推陈出新,只有生活才能永不枯竭地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引领学生领悟生活的真谛,明白写作真正的目的,才能夯实作文的质与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1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