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苏东坡与鸡头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4 08: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江苏苏州 刘放

我有一篇写鸡头米的小文,文中带及苏东坡独爱食之。迅疾收到蜀地朋友指示,说,可否专门写一篇完整的东坡爱鸡头米,是如何爱上的,又是如何吃的。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我仿佛看到长江远上白云间的巫山之西,有一只硕大的鸡头自盆地探头东望,鲜红的鸡冠抖动若红绸缎,环眼顾盼传神。这个感觉非常奇妙。心里说,不好好写一写,可是真的愧对千里之外的信任。

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苏东坡爱吃鸡头米。网上搜索,各种记载倒是纷至沓来,均信誓旦旦地肯定,大文豪苏东坡非常爱鸡头米。并且说他对养生很有研究,一生到老均口不离鸡头米,所以到老年仍保持着健康的体魄、思维敏捷、文思泉涌。并且他独创的鸡头米吃法也很奇特:“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一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

芡实是鸡头米的“学名”,这没有问题,爱芡实就是爱鸡头米。但这些文章的文风不好处在于,都没有注明引自何处。如某中医药大学网站上有一个栏目,叫做“中药传说故事”,一篇说芡实好处妙处的文章,标题居然用了《苏轼的养生宝物——芡实》,说苏东坡到了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原因就是他有一“宝物”。都到“宝物”级别了,却不说说宝物的来源,不说说“宝窟”何处,不直接引用一下原文,是懒,同时还是不聪明。

后来查到,系语出《东坡杂记》。原文这样说:“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舌颊唇齿,终日嗫嚅,而芡无味,腴而不腻,足以致上池之水。故食芡者,能使华液通流,转相挹注”,这就可信了。

他还似乎意犹未尽,还要用诗句的形式描述一番——“东坡巧食芡,细嚼华液咽。固涩肾经首,补脾止泻验。强志耳目聪,轻身与延年。”

能查到的资料暂时就是这些。足以证明诸多科普或推销药食同源者的确言之不虚。我原本就对苏东坡常年坚持食用鸡头米坚信不疑,如今倒是有了点疑问,即这“常年”自何时始?又至何时终?

苏东坡幼年少年生长在眉山,诸多研究者似乎也从未言及东坡幼年有吃芡实的习惯。其实,芡实这种农作物在我国不分南北都有种植,四川也是产地之一。主要产地为湖南、江苏、江西、湖北、安徽、广东等地。因其茎上花似鸡冠,苞形类鸡,故有“鸡头”之称。“鸡头米”也是鸡非鸡、头非头、米非米。但此物分布极广,由北往南几乎遍布我国南北各省。于是干脆,区分就以南北来论之,即南芡和北芡。南芡盛产于太湖地区,人工种植为主,成龄植株除叶背面有刺外,叶柄、果梗和果实外面都无刺(或少刺)。芡米圆整,不光滑,玉白色,糯性,品质佳,适应性不及北芡,也就是不便存放。北芡密集于洪泽湖地区,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为主。全株密被刚刺,果实小,芡米圆,不整齐,色白,光滑,品质差,适应性强。

那么,哪里的芡实才是最好的?答案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芡实之乡”,为国内芡实种植面积最大、加工科技含量最高的县,种植历史从文字记载来看已有1200多年,实际开始芡实种植的历史当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惜乎已无文字可考。余干芡实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远销海外,药用价值更是众所周知,成为健脾益肾的药材食材。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神农本草经》将芡实列为补中上品,认为它能“益精气,令耳目聪明”。《本草纲目》云:“芡实固精气,明耳目”,是一味平补良方。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胜于莲子。

我不会去想象着虚构一些苏东坡如何爱上芡实的生动故事。我只是将原文多读了几遍,就明白了他食芡实讲究的是细嚼慢咽。物以稀为贵,既然不可多得,那便需要珍爱。尤其读到“足以致上池之水”,又“能使华液通流”,且“转相挹注”,舒一口气,笑了。这都是关键词啊!所谓“上池之水”,我理解为自己的口中津液,出于对天地恩赐之物产的钟爱,口舌间内分泌出感恩津液,这过程本身有利于促进身体机能,再加上“华液”彼此的互相“挹注”,一如读书过程中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终得天地之精华。不会读书的书呆子,就读成了两脚书橱,“积食”“隔食”于腹,消化不开,反成累赘。而苏东坡才情高,首先在于会读书,会汲取前人精华化为己有。

长寿皇帝乾隆的养生心得便有“常叩齿”“常咽津”,是否从苏东坡处获得不去探究了,理解为激活自身机能的重要性即可。至于商家为了极言芡实的功效,说苏东坡到老也食芡实,当属无稽之谈。东坡一生足迹遍布杭州、苏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都能够获得芡实的迎送,唯独儋州例外。须知,不但宋代琼海无芡实产出,之后千年及至当代的第一例种植成功,也要等到2017年的一山东牛姓种植专业户于文昌冯坡镇宣告。此公狠角色,他先在苏州学习试种了5年整,后引进苏州苗种过琼州海峡到文昌,终获成功。产品也主要返销苏州。而东坡在儋州的3年多时间,那时又无快递,他如何有芡实可食?海南鱼多,以鱼目混珠不足取,同样,鱼目混芡实也颇为不妙。至此也心生憾意,如果也有芡实相伴,坡翁或许多活几年也未可知吧。

于是感叹他一生颠沛流离依然快意人生,依然高歌“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莫非,久久痴情迎照他的那轮明月也成了他眼底心中的一粒芡实?恍惚间,我也差点错吟其名句为“千里共芡实”了。联想“民以食为天”,将东坡先生的爱物捧上天,只能算是读书人最常见的夸张法。

(刘放,苏州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媒体人,已出版各类图书二十余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4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人可以吃的一味中药,去燥祛湿,健脾和胃,固肾益气,特别适合在秋季吃!
...两样时鲜货,一是红菱,另一样就是芡实。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也非常喜欢吃芡实。苏东坡到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思维敏捷,他对养生很有研究,著有《东坡养生篇》等书。他的养生之道中
2024-08-28 13:48:00
芡实:健脾固肾 水中人参
...细粉食用,或者先在水里浸泡2小时,煮时会熟得更快。苏东坡老年时身强体壮、才思敏捷,这得益于他有诸多的养生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天天嚼食芡实。据说,苏东坡吃芡实的方法颇有特点:时不
2023-11-29 09:48:00
分享几道芡实的营养吃法,秋季养脾胃,滋肾精,别忘了它
...捷,他最喜爱的就是一道芡实粥。没错,这位大文豪就是苏东坡,曾在自己的《东坡养生集》书籍中就提到:自己的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是吃芡实。除了煮粥食用,苏东坡还有一种吃芡实的方法,时
2023-10-10 14:56:00
...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适合“补冬”的传统观念。在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强调吃芡实。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和莲子、茯苓、山药一起煮成四神汤,具有健脾、利湿、补肾的功效,常
2023-02-13 12:01:00
小小鸡头米 农民致富果
...脱壳剥离、打磨。再一次筛选之后,一粒粒圆润饱满的“鸡头米”,就被分类打包,可以进入市场售卖了。种植户表示,芡实俗称“鸡头米”,因花托形似鸡头而得名。芡实既是食材,又有一定的药
2023-10-31 00:13:00
“鸡头米”喜迎丰收 小小芡实撑起农户“致富伞”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芡实又被称作“鸡头米”,有药用价值。眼下,江苏泰州的芡实迎来了丰收,我们一起到采收现场去看一看。在江苏泰州市顾高镇,140多亩芡实进入成熟期,种植户们
2023-09-05 15:03:00
“双节”谢埭荡日均迎客3000多人次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农文旅融合鸡头米产销两旺“双节”谢埭荡日均迎客3000多人次本报讯 双节期间,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500亩鸡头米基地,3名雇工早上5点多就到水田里采摘鸡头米了
2023-10-07 06:33:00
四明镇芡实成熟采收忙
...状、大小都类似“鸡头”,所以球果内的芡实又被称为“鸡头米”。鸡头米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一直是民间食疗佳品,供不应求。芡实基地旁边的芡实加工厂内,机声隆隆,机器转动不停。20
2023-09-08 00:19:00
安徽天长:芡实甜汤  浓浓家乡味
...居民吴仁明一边给芡实果去壳,一边跟记者说。芡实俗称鸡头米,是睡莲科植物芡的种子,具有益肾补脾、去湿气的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制作芡实汤时,要将芡实米用冷水浸泡后放入锅中,
2023-08-24 17: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西瓜、桃子、奶茶……“咬秋”吃什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在我国北方民间,立秋“咬秋”对应的食物是西瓜
2025-08-07 08:33:00
晨起肩膀、骨盆像被\
王云卿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连续5个月来,61岁的李阿姨被全身关节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双肩、双髋
2025-08-07 08:34:00
一碗肉丁面,一座烟火城
天还未亮,街头巷尾已升起了缕缕炊烟。大竹人的一天,从一碗热腾腾的肉丁面开始。在外求学这些年,我始终带着一个执念:一回家
2025-08-07 09:12: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中医角度看息肉
王大伟: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培养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六经气化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5-08-07 10:4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多动分心别发愁,中医调理有盼头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7 11:1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中医如何治疗肺炎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07 11:13:00
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野果”小刺梨蜕变致富“金果子”
“好花红、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当阳哪朵红……”这首歌唱刺梨的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在贵州大地家喻户晓
2025-08-07 11:20:00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来了!东营味道申请出战!
齐鲁大地,烽烟再起!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激战正酣!在这场“鲁味江湖”的激烈角逐中,东营的各大美食早已摩拳擦掌,申请出战
2025-08-07 11:31:00
正大高纤控糖营养粉:科学配方助力血糖管理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血糖管理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
2025-08-07 11:41:00
政府官方平台12345“点名表扬”东莞华厦眼科被的瞬间 暖到心巴上!
最近东莞华厦眼科的收件箱有点不一样,不是病历,不是报告,而是含赞量极高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表扬工单,工单背后,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
2025-08-07 12:38:00
康复期的“情绪晴雨表”:教你识别并管理波动的心理状态
科普专家:杨天龙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在精神疾病的康复进程中,人们常常将目光聚焦于症状的缓解与社会功能的恢复,却对情绪的起伏波动疏于关注
2025-08-07 12:39:00
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里的“叛逆”冰淇淋
鲁网8月7日讯“叛逆”冰淇淋主打一个魔性!网友:这波口味,属实没想到……你以为冰淇淋的世界只有甜味?NO!NO!NO!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
2025-08-07 12:40:00
气血流通的关键在于络!八个字,教你怎么通络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身体的某一处按压着特别酸痛?或是冬日里,手脚冰凉总也捂不热?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毛病”,可能都指向人们身体深处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关键——络
2025-08-07 12:41:00
赴九年之约!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正式启程
8月6日,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西藏母婴营养健康提升公益计划( “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正式启程
2025-08-07 13:4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李海波:药食同源 医生教你怎么吃
李海波:曾就职于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三医院等部队医疗系统十余载,从事内科杂病防治,涉猎名医著作广泛,乐于研习并注重继承名医名家诊治经验
2025-08-07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