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苏东坡与鸡头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4 08: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江苏苏州 刘放

我有一篇写鸡头米的小文,文中带及苏东坡独爱食之。迅疾收到蜀地朋友指示,说,可否专门写一篇完整的东坡爱鸡头米,是如何爱上的,又是如何吃的。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我仿佛看到长江远上白云间的巫山之西,有一只硕大的鸡头自盆地探头东望,鲜红的鸡冠抖动若红绸缎,环眼顾盼传神。这个感觉非常奇妙。心里说,不好好写一写,可是真的愧对千里之外的信任。

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苏东坡爱吃鸡头米。网上搜索,各种记载倒是纷至沓来,均信誓旦旦地肯定,大文豪苏东坡非常爱鸡头米。并且说他对养生很有研究,一生到老均口不离鸡头米,所以到老年仍保持着健康的体魄、思维敏捷、文思泉涌。并且他独创的鸡头米吃法也很奇特:“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一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

芡实是鸡头米的“学名”,这没有问题,爱芡实就是爱鸡头米。但这些文章的文风不好处在于,都没有注明引自何处。如某中医药大学网站上有一个栏目,叫做“中药传说故事”,一篇说芡实好处妙处的文章,标题居然用了《苏轼的养生宝物——芡实》,说苏东坡到了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原因就是他有一“宝物”。都到“宝物”级别了,却不说说宝物的来源,不说说“宝窟”何处,不直接引用一下原文,是懒,同时还是不聪明。

后来查到,系语出《东坡杂记》。原文这样说:“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舌颊唇齿,终日嗫嚅,而芡无味,腴而不腻,足以致上池之水。故食芡者,能使华液通流,转相挹注”,这就可信了。

他还似乎意犹未尽,还要用诗句的形式描述一番——“东坡巧食芡,细嚼华液咽。固涩肾经首,补脾止泻验。强志耳目聪,轻身与延年。”

能查到的资料暂时就是这些。足以证明诸多科普或推销药食同源者的确言之不虚。我原本就对苏东坡常年坚持食用鸡头米坚信不疑,如今倒是有了点疑问,即这“常年”自何时始?又至何时终?

苏东坡幼年少年生长在眉山,诸多研究者似乎也从未言及东坡幼年有吃芡实的习惯。其实,芡实这种农作物在我国不分南北都有种植,四川也是产地之一。主要产地为湖南、江苏、江西、湖北、安徽、广东等地。因其茎上花似鸡冠,苞形类鸡,故有“鸡头”之称。“鸡头米”也是鸡非鸡、头非头、米非米。但此物分布极广,由北往南几乎遍布我国南北各省。于是干脆,区分就以南北来论之,即南芡和北芡。南芡盛产于太湖地区,人工种植为主,成龄植株除叶背面有刺外,叶柄、果梗和果实外面都无刺(或少刺)。芡米圆整,不光滑,玉白色,糯性,品质佳,适应性不及北芡,也就是不便存放。北芡密集于洪泽湖地区,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为主。全株密被刚刺,果实小,芡米圆,不整齐,色白,光滑,品质差,适应性强。

那么,哪里的芡实才是最好的?答案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芡实之乡”,为国内芡实种植面积最大、加工科技含量最高的县,种植历史从文字记载来看已有1200多年,实际开始芡实种植的历史当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惜乎已无文字可考。余干芡实以色白、粒大、味美、清香、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远销海外,药用价值更是众所周知,成为健脾益肾的药材食材。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神农本草经》将芡实列为补中上品,认为它能“益精气,令耳目聪明”。《本草纲目》云:“芡实固精气,明耳目”,是一味平补良方。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胜于莲子。

我不会去想象着虚构一些苏东坡如何爱上芡实的生动故事。我只是将原文多读了几遍,就明白了他食芡实讲究的是细嚼慢咽。物以稀为贵,既然不可多得,那便需要珍爱。尤其读到“足以致上池之水”,又“能使华液通流”,且“转相挹注”,舒一口气,笑了。这都是关键词啊!所谓“上池之水”,我理解为自己的口中津液,出于对天地恩赐之物产的钟爱,口舌间内分泌出感恩津液,这过程本身有利于促进身体机能,再加上“华液”彼此的互相“挹注”,一如读书过程中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终得天地之精华。不会读书的书呆子,就读成了两脚书橱,“积食”“隔食”于腹,消化不开,反成累赘。而苏东坡才情高,首先在于会读书,会汲取前人精华化为己有。

长寿皇帝乾隆的养生心得便有“常叩齿”“常咽津”,是否从苏东坡处获得不去探究了,理解为激活自身机能的重要性即可。至于商家为了极言芡实的功效,说苏东坡到老也食芡实,当属无稽之谈。东坡一生足迹遍布杭州、苏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都能够获得芡实的迎送,唯独儋州例外。须知,不但宋代琼海无芡实产出,之后千年及至当代的第一例种植成功,也要等到2017年的一山东牛姓种植专业户于文昌冯坡镇宣告。此公狠角色,他先在苏州学习试种了5年整,后引进苏州苗种过琼州海峡到文昌,终获成功。产品也主要返销苏州。而东坡在儋州的3年多时间,那时又无快递,他如何有芡实可食?海南鱼多,以鱼目混珠不足取,同样,鱼目混芡实也颇为不妙。至此也心生憾意,如果也有芡实相伴,坡翁或许多活几年也未可知吧。

于是感叹他一生颠沛流离依然快意人生,依然高歌“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莫非,久久痴情迎照他的那轮明月也成了他眼底心中的一粒芡实?恍惚间,我也差点错吟其名句为“千里共芡实”了。联想“民以食为天”,将东坡先生的爱物捧上天,只能算是读书人最常见的夸张法。

(刘放,苏州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媒体人,已出版各类图书二十余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4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人可以吃的一味中药,去燥祛湿,健脾和胃,固肾益气,特别适合在秋季吃!
...两样时鲜货,一是红菱,另一样就是芡实。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也非常喜欢吃芡实。苏东坡到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思维敏捷,他对养生很有研究,著有《东坡养生篇》等书。他的养生之道中
2024-08-28 13:48:00
芡实:健脾固肾 水中人参
...细粉食用,或者先在水里浸泡2小时,煮时会熟得更快。苏东坡老年时身强体壮、才思敏捷,这得益于他有诸多的养生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天天嚼食芡实。据说,苏东坡吃芡实的方法颇有特点:时不
2023-11-29 09:48:00
分享几道芡实的营养吃法,秋季养脾胃,滋肾精,别忘了它
...捷,他最喜爱的就是一道芡实粥。没错,这位大文豪就是苏东坡,曾在自己的《东坡养生集》书籍中就提到:自己的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是吃芡实。除了煮粥食用,苏东坡还有一种吃芡实的方法,时
2023-10-10 14:56:00
...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适合“补冬”的传统观念。在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强调吃芡实。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和莲子、茯苓、山药一起煮成四神汤,具有健脾、利湿、补肾的功效,常
2023-02-13 12:01:00
小小鸡头米 农民致富果
...脱壳剥离、打磨。再一次筛选之后,一粒粒圆润饱满的“鸡头米”,就被分类打包,可以进入市场售卖了。种植户表示,芡实俗称“鸡头米”,因花托形似鸡头而得名。芡实既是食材,又有一定的药
2023-10-31 00:13:00
“鸡头米”喜迎丰收 小小芡实撑起农户“致富伞”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芡实又被称作“鸡头米”,有药用价值。眼下,江苏泰州的芡实迎来了丰收,我们一起到采收现场去看一看。在江苏泰州市顾高镇,140多亩芡实进入成熟期,种植户们
2023-09-05 15:03:00
“双节”谢埭荡日均迎客3000多人次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农文旅融合鸡头米产销两旺“双节”谢埭荡日均迎客3000多人次本报讯 双节期间,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500亩鸡头米基地,3名雇工早上5点多就到水田里采摘鸡头米了
2023-10-07 06:33:00
四明镇芡实成熟采收忙
...状、大小都类似“鸡头”,所以球果内的芡实又被称为“鸡头米”。鸡头米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一直是民间食疗佳品,供不应求。芡实基地旁边的芡实加工厂内,机声隆隆,机器转动不停。20
2023-09-08 00:19:00
安徽天长:芡实甜汤  浓浓家乡味
...居民吴仁明一边给芡实果去壳,一边跟记者说。芡实俗称鸡头米,是睡莲科植物芡的种子,具有益肾补脾、去湿气的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制作芡实汤时,要将芡实米用冷水浸泡后放入锅中,
2023-08-24 17: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别只关注“健忘”!AD患者共病管理,守护老人整体健康
胶东在线9月4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在谈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时,人们常把目光放在记忆减退
2025-09-04 15:50:00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质子中心:为复发垂体瘤患者点亮希望
从2013年确诊垂体瘤到2023年接受质子治疗,十年的时间里,邓女士经历了两次复发、两次手术、一次放疗,以及无数的药物与检查
2025-09-04 11:35:00
一块隔夜西瓜引发长期腹泻 六旬市民一月暴瘦五公斤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高莹 朱珊)吃了500克隔夜西瓜后,63岁的蔡女士陷入长达一个月的噩梦:一天腹泻十多次
2025-09-04 08:38:00
国家级专家团队赴黔义诊,解6名患儿“手足之困”
8月29日清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门诊大厅还透着微凉。一岁男童明明(化名)被父母紧紧搂在怀中,小手蜷曲,双眼懵懂。他自安顺远道而来
2025-09-03 23:01:00
烽火岁月中的医者担当——贵州医科大学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黔中往事
近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园” 成功入选。去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贵州医科大学在这里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2025-09-03 23:01: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涂贵兰:做好检验人,把好质量关
在医学的浩瀚世界里,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侦察兵”:他们虽不直接面对患者,却凭借精准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关键的诊断依据
2025-09-03 17:17:00
9月3日,晚安!多彩贵州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脚步踏过山涧,拾得鲜嫩的鸡枞,菌帽裹着山野潮气。清水冲净菌上泥星,与切块土鸡同入砂锅。文火慢熬间,汤香渐渐漫开
2025-09-03 20:15:00
习水县老年大学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思政讲堂
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1日上午,遵义市习水县老年大学到县大剧院(宣传文化中心)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思政讲堂
2025-09-03 21:28:00
仁怀市老年大学举办2025年秋季学期家庭教育分享会 助力“银发学员”当好新时代“智慧家长”
9月1日,遵义市仁怀市老年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家庭教育专题分享会在学校多功能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发挥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终身学习主阵地的作用
2025-09-03 21:58:00
仁怀市老年大学AI智能应用班级正式开班 银龄族踏上智能科技新旅程
9月2日,遵义市仁怀市老年大学迎来又一创新举措——AI智能应用班级正式开班授课,吸引了众多老年学员踊跃报名。该班级旨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5-09-03 21:59:00
桐梓县新站镇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情暖童心 关爱留守”慰问活动
近日,遵义市桐梓县新站镇退休干部党支部到新站镇关仓村开展“情暖童心 关爱留守”慰问活动。支委成员与村干部深入走访留守未成年人家庭
2025-09-03 21:59:00
四川广元女儿节嗨购会人气爆棚 朝天特产成“香饽饽”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 □ 曾媛)“这个核桃味月饼太酥了,再给我装两盒!”“麻辣鸡的红油香味太馋人,必须带几份当伴手礼
2025-09-03 18:58:00
量子手环号称让植物人苏醒,AQ:假的!淘宝:下架!
AI打击虚假医疗广告再立功!近期,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发布《打假黑板报》,直指在老年人群体中广为流传的“量子手环”为虚假宣传
2025-09-03 13:35:00
2022级2班萌厨小队“小厨神”成长记
从计划到实践,从厨房新手到自信小厨神,这个暑假的成果,超乎想象!济南高新区康虹路小学三(2)中队的萌厨小队,在这个假期之初立下了“成为小厨神”的Flag
2025-09-03 15:00:00
80余载信仰如灯,歌声依旧嘹亮——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95岁退休老党员杨志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登门采访95岁的老党员杨志彩。听老党员回忆属于他们的热血青春
2025-09-03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