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双节”谢埭荡日均迎客3000多人次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7 06: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

农文旅融合鸡头米产销两旺

“双节”谢埭荡日均迎客3000多人次

本报讯 双节期间,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500亩鸡头米基地,3名雇工早上5点多就到水田里采摘鸡头米了。“今年鸡头米销售较以往更旺,订单不断,所以生产也加码,预计亩均收益比以往约增40%。”村委副书记沈阳说,“通过芡实采摘体验、乡村集市,双节期间这里一天吸引游客3000多人次,是3年前的2倍多。”

“鸡头米从8月开始到深秋,有9个采摘期,现在是最后一轮,到10月中旬就结束了。”基地种植技术员盛丰华说。基地以销售新鲜鸡头米为主,所以他们凌晨就开始采摘,再用人工或机器剥壳后包装、放入冷藏室,这样最大程度保障其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在鸡头米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隆隆响着,一粒粒被剥掉壳、圆滚滚的鸡头米顺着轴承滚到收集槽里。“今年鸡头米品种改良了,再加上极端高温天气不多,雨水充足,个头普遍比以往大了1倍。”盛丰华说。现在收上来的鸡头米果实较小,都使用机器来剥壳。而前期采摘的果实较大,多由雇工戴上特制的铜指刀把一粒粒鸡头米裹在外层的红衣去除,这样果实不受损、营养价值高。

旺销的另一原因是农文旅融合的带动。傍晚,在村里今年在鸡头米生产基地新建的乡村集市看到,长约2公里的路上已是人头攒动。白色的风帆式廊架下面是一个个特色摊位,有芡实冰粉、爆浆车轮饼等特色小吃,手工制作、精致可爱的背包等文创产品,便于小孩游玩的小火车等设施,还有吹萨克斯等的乐队,不少摊位前挤满了抱着小孩的、和亲人手牵手的市民。

据悉,今年应市场需求这里鸡头米人工加工比例提升至约80%,每斤售价比机械加工的要高约50元,再加上产量增加,基地亩均收益预计可达14000元。(朱雪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明镇芡实成熟采收忙
...状、大小都类似“鸡头”,所以球果内的芡实又被称为“鸡头米”。鸡头米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一直是民间食疗佳品,供不应求。芡实基地旁边的芡实加工厂内,机声隆隆,机器转动不停。20
2023-09-08 00:19:00
小小鸡头米 农民致富果
...脱壳剥离、打磨。再一次筛选之后,一粒粒圆润饱满的“鸡头米”,就被分类打包,可以进入市场售卖了。种植户表示,芡实俗称“鸡头米”,因花托形似鸡头而得名。芡实既是食材,又有一定的药
2023-10-31 00:13:00
“鸡头米”喜迎丰收 小小芡实撑起农户“致富伞”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芡实又被称作“鸡头米”,有药用价值。眼下,江苏泰州的芡实迎来了丰收,我们一起到采收现场去看一看。在江苏泰州市顾高镇,140多亩芡实进入成熟期,种植户们
2023-09-05 15:03:00
苏东坡与鸡头米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江苏苏州 刘放我有一篇写鸡头米的小文,文中带及苏东坡独爱食之。迅疾收到蜀地朋友指示,说,可否专门写一篇完整的东坡爱鸡头米,是如何爱上的,又是如何吃的。君住长江
2024-03-24 08:39:00
...,也被当地遍布河塘与集市的芡实深深吸引。芡实俗称“鸡头米”。在龙岗社区大大小小的河塘里,芡叶层层叠叠铺满整个水面,采摘工人穿着皮衣,一手握着镰刀,一手端住网捞,熟练地将一个个
2023-10-04 03:50:00
芡实丰收水生金
...劳动力,这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渠道。芡实,俗称鸡头米,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塘和湖沼中,味淡、微涩,营养价值高,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也是传统的中药材。经过几年的
2023-08-28 09:05:00
安徽天长:芡实甜汤  浓浓家乡味
...居民吴仁明一边给芡实果去壳,一边跟记者说。芡实俗称鸡头米,是睡莲科植物芡的种子,具有益肾补脾、去湿气的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制作芡实汤时,要将芡实米用冷水浸泡后放入锅中,
2023-08-24 17:37:00
甜而不腻的芡实美味
...,每年8月至9月,花开后结果,便有了芡实。芡实,别称鸡头米、鸡头实,被誉为“水中人参”,外观憨实,气淡香,味清甜,口感软糯,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
2023-08-24 16:45:00
这道汤是秋冬季节中一道非常适合的食谱,既美味又营养
...冬季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芡实的功效与作用芡实,又称鸡头米,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它有祛湿、健脾、增免疫等多种功效和作用,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食用。首先,芡实具有
2023-11-01 10: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