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读课外书
老师引导初中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读书课上,黄倩请学生们分享《水经注》阅读感受。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摄
□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11月24日下午2时,武汉市天门墩中学八年级(1)班教室里,学生们安静地读着《昆虫记》。这是该班一周一次的读书课。
从2021年开始,为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养成读书好习惯,语文教师黄倩每周都会拿出一节语文课专门用来给学生读书。
设置读书课源于一件小事。在一次语文课堂练习讲析中,黄倩讲到名著阅读题《海底两万里》,发现学生们并不知道“鹦鹉螺号”潜艇到达过哪些海域。“这说明,同学们的书读得并不多。哪怕是考试会涉及的文学名著,有的同学可能只读了节选的片段,并没有完整系统地读下来,或者只是通过网上解读名著的小视频去作简单了解。”黄倩说。
黄倩认为,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能拘泥于课本,阅读也要尽量回归原著。比起目的性强的阅读理解“刷题”,她更希望初中生能通过阅读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细腻的情感,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于是,她从每周6节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专门用来带着学生们读书。
上读书课之前,黄倩会和学生们约定好书目。全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读一本书,课堂上再精读片段、交流感受。读书课上,黄倩把书中关键章节印出来发给大家,师生一起读、一起讨论。更多的时候,学生们会各自手捧一本书,安静、专注地看,利用“课前5分钟”分享活动或午休时间互相介绍书中内容、互相推荐好书。
读书课上,学生们一起讨论《水经注》《活着》《简·爱》《百年孤独》《浮生六记》《围城》等书籍。让黄倩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读书课上,大家读完了《简·爱》,女生戴雪菲走到讲台前,朗诵了书中主人公的一段内心独白:“我希望在阳光的滋润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这段话让同学们尤其是女生们深有感触,大家由此展开讨论,从书中主人公所处时代背景谈到当代女性独立精神,谈到女性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这样的读书课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看到孩子们不仅能静下心来把书‘读进去’,还有自己的思考。”黄倩说。
每周读书课成了很多学生的期待。学生张帅(化名)以前不爱读课外书,有时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长了都读不下去。在读书课的氛围里,他融入大家的讨论,主动读完《三国演义》,并站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黄倩说:“读书课开设以来,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日渐高涨,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在阅读中共同成长。我相信,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黄倩的读书课已在天门墩中学推广,全校各年级一半以上班级都设置了专门的读书时间。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黄倩还组织开展了名著推介、经典诵读比赛、朗诵比赛、阅读笔记展示会等多种语文阅读活动。
天门墩中学校长汪淳表示,学校将通过更多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希望他们从书籍中获得精神滋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0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