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末历史将会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14: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这种问题有意思?又是为封建王朝招魂的吧。与其问“如果没有李自成当时的社会会怎么样”,不如好好想一想,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李自成,张献忠这种人,并且他们在一次次被打得几乎成为孤身一人的时候,都能很快再次聚集几十万甚至一百万的人马。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李自成,很简单,就是因为明王朝的百姓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尤其是到了李自成时期,如果百姓不反抗,那么只有死。既然如此,那不妨看一看明朝的老百姓要遭受哪些苦难。

首先是来自朱姓亲王的直接剥削。朱姓宗族世世代代都有爵位,其中诸王的嫡长子都继承王位。这些亲王虽然不能踏出封地一步,但在自己等我封地内享有绝对的自由权,有些亲王甚至享有自己封地内的税收权。比如崇祯皇帝的叔叔福王朱常洛,封地在河南,光自己的私田就有两万亩,同时还有自己封地内的税收权。当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出一点军费而节衣缩食的时候,福王正在用自己剥削的百姓财产享乐。当时河南已经大旱,但福王依旧增加赋税,导致了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到了不起义只能死的地步。

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末历史将会如何

朱常洛只是其中一个,像他这样的藩王还有很多。老朱家的子孙世世代代的确吃穿不愁,但大明王朝却被朱元璋的后代吃空了。

其次,来自于腐败的官吏。明朝时期官吏腐败,人尽皆知,在征税之时,所谓的火耗等加税方法,层出不穷,这就使得老百姓的税负实际上增加。除此之外,明朝的土地在官方是以鱼鳞图的方式记录属权的,然而,大地主与县城的吏勾结,修改鱼鳞图,强占农民的土地,导致了土地兼并。而明朝的国策,严格先限制人口的流动,破产的农民只能给地主干活,或者成为流民,四处流窜。流民问题在弘治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末历史将会如何

再有,就是混乱的中央政权。明朝自嘉靖皇帝时期开始,党争极为严重,这就造成了政策的不连贯性,一位当政官员各有其政策,而下一任上台后立即废止之,换成自己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张居正死后,他的变法措施全部被废除。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性,对于民间的影响巨大。

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生活了将近三百年的明朝百姓,早已经不堪重负。而明朝后期的天灾,成为了压垮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天灾的冲击下,一百多年积累的矛盾全部显现出来,起义军蜂拥而起。

在这种种的综合作用下,李自成等人的出现,实则早有其必然性。明朝的灭亡,避免不了。凡事有果必有因,而明朝灭亡的因,就是其对百姓的无休止剥削,无论是否出于统治者的意愿,但客观上的确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这,绝对不是虚幻的“运气”。

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末历史将会如何

而后来的清朝,事实上是对明朝灭亡的教训进行了总结,所以康雍乾时期,废除了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颁布发令,永不加赋,这大大减少了农民的负担,所以,清朝的农民起义数量(注意,农民起义,白莲教这种邪教组织不算在内,同样,明朝的白莲教起义也不能算农民起义)大大减少。

最后,关于这个问题,多说两句:

一,历史问题可以假设,但不考虑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就乱加假设,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末历史将会如何

二,封建王朝,无论其外表多么辉煌,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都是活在压迫之中的,而今天的诸位,大多是平民的后代。所以,可以因为民族自豪感去怀念一个时期的辉煌,因为这个时期的辉煌,大多是普通百姓创造的;但切忌将一个封建王朝作为自己的信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自成“福禄宴”真相是什么
...候,王公贵族却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引起百姓的不满。李自成出生陕北农村,成年之后,由于天下大旱,不得已揭竿起义,由于李自成出身农民,早期领导的起义军专打富贵子弟和贪官污吏,所以
2023-08-05 21:57:00
明朝一个藩王3次从李自成刀下逃生,他有一个“护身符”
...民战争拉开帷幕。一生吃苦受累却衣食难继的贫民们,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带领下揭竿而起,向明王朝腐朽透顶的统治秩序发起了汹涌的冲击。随着义军队伍的迅速壮大,十几万人马的军饷和粮草
2023-02-13 14:55:00
明朝末代藩王朱恭枵与朱华奎的命运与抉择
...基本上只要没有断子绝孙传到明末的藩王,要么死于闯王李自成之手,要么死于张献忠之手,再或是死于大清之手,总之,活下来的不多,特别是嫡系的藩王及其后代。明朝灭亡时有两位藩王比较有
2024-01-16 06:35:00
清朝缺钱是怎么做解决问题的
明朝末年,天下起义接连不断地出现。这时候以李自成的势力为最。明朝末年党争不断,这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原因,可是明朝灭亡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末时期朝廷的国库空虚,几乎是没有白银的。在
2023-05-13 16:08:00
李自成提出三个讲和条件崇祯不答应,是哪三个条件?
...于明思宗崇祯皇帝,而攻破大明王朝是历史上有名的闯王李自成,战乱纷争,朝代更迭,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是常事。毕竟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有能力者自然位居高位,成为天下之主。明朝的灭亡是
2023-07-28 14:33:00
古代最悲惨的帝王,死后没有陵寝葬在贵妃陵寝
...上的悲惨皇帝,其实还有更悲惨的事发生在崇祯帝身上。李自成农民军攻入皇宫中,没有找到崇祯帝,后来有人在万岁山上发现了崇祯帝的尸首。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装
2023-12-04 15:04:00
福王朱常洵,当真被李自成分锅煮食
...要投靠敌军换取温饱,不过还没有等来这一天,明朝就被李自成攻破了。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看中了洛阳这一块富饶之地,他率领大军以大炮强行攻打洛阳城门。饱受朱常洵压榨的守城士兵在看见敌
2024-07-07 21:42:00
揭秘福王朱常洵的奢华与悲剧
...前线战斗的士兵,福王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怎么会理睬。李自成率领一帮战斗力并不强的起义军,由于百姓对明朝统治者的怨气很重,所以李自成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加入,起义军势力不断扩大,而李
2024-03-22 14:40:00
清朝百姓喜欢“反清复明”,元朝百姓却不喜欢“反元复宋”是为何
...明灭亡的情况有关系。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灭亡很突然:李自成兵薄北京城下,并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北京城的军官太监就急相开城,迎接他进入了。而这个时候,李自成只占领了陕西、山西、湖
2023-02-17 21: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