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每个人的朋友中都会有一个胖子,很多时候他将会是朋友们的开心果,而明朝历史上也有一个很出名的胖子,他就是朱常洵。
朱常洵是明神宗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母亲郑贵妃深受明神宗喜爱,爱屋及乌,所以朱常洵深得明神宗的宠爱,导致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
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在继承方面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立嫡立长,一种是选贤任才,最理想的当然是后者,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因此在封建社会占有主导地位的是嫡长子继承。
按照封建传统对照在明神宗身上,万历皇帝的皇后是没有生下儿子的,万历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这是没有阻力的,万历开心不过三秒,立即懊悔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万历在某个时候一时兴起,就宠幸了一位不知名的宫女,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宫女竟然为万历皇帝生下长子朱常洛。这个一时没忍住的意外让万历想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阻力重重。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母子的宠爱,让他坚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即使违背祖制也在所不惜,此时明朝的众位臣子一起站起来反对明神宗,大臣们都支持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则与众人为敌,坚决不退让。
万历皇帝立储之争被称为“国本之争”,这件事是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最为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皇帝与大臣针锋相对十五年,因为此事共逼退了四位内阁首辅,还有一百多位官员被罢免或者发配。
万历皇帝更是出其不意,一怒之下的万历从此君王不上朝,幸亏明朝建立的制度足够完善,即使皇帝多年未上朝也能保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时间来到公元1601年,万历皇帝最终选择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张常浩为端王,朱常润为惠王。虽然万历皇帝最终屈服,但是从心底里对朱常洵的喜爱并没有减少,反而多了一丝愧疚之感。
作为大明皇帝坐拥天下资源,将江山社稷交给朱常洵遭到众位臣子反对,但是不能阻止倾尽一切来爱他。明朝对亲王有严格的藩王制度,必须在藩地待着甚至不能自由进出,但是朱常洵被册封后,万历皇帝并没有让他前往封地,而是留在身边。
再比如朱常洵大婚时,万历皇帝更是豪掷30万金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盛大仪式,为了能够让朱常洵常驻身边,万历皇帝还专门为他在洛阳建造府邸,此举又花费了近30万金。
由此可以看出,福王朱常洵是名副其实的生在福中。就是这样一位受尽宠爱的福王,却并不是好人,根据史料记载,福王每天就喜欢饮酒观舞,日常爱好中全是“妇女倡乐”。
除此之外,福王还对百姓更是惨无人道,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本将民间的土地全部归入自己所有,通过不断压榨百姓来积累财富,最终供自己无度挥霍。
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倾尽天下的财富都集中在福王这里,他府邸所在的洛阳比皇宫更甚,福王也被称为肥王,据说福王的体重达到360斤重,是名副其实的肥王。
明朝亡国之象始于万历皇帝,当时的明朝对外面临着烽烟不断的边疆,而浴血沙场的将士们连充足的后勤供给都难以满足,更别说军饷了,对内有连年灾荒战乱瘟疫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与明朝困境相对应的是像福王这样的穷奢极欲的人,百姓怨声载道,担任兵部尚书的吕氏曾向福王请求,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支援前线战斗的士兵,福王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怎么会理睬。
李自成率领一帮战斗力并不强的起义军,由于百姓对明朝统治者的怨气很重,所以李自成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加入,起义军势力不断扩大,而李自成围攻洛阳时,城内饥饿的百姓一窝蜂地冲向城门,不是帮助明军守城,而是要为李自成军队打开城门,因此洛阳城很快就在里应外合之下被攻破。
洛阳城破之际,福王想逃跑却没能如愿以偿,因为他太胖了,根本跑不动,于是福王转变思路就近躲在迎恩寺中,期待着李自成的军队能够被前来支援的明军打败,那自己就可以恢复昔日的奢华生活。
福王左等右盼始终不见官军收复洛阳的消息,等来的却是李自成的起义军。福王被士兵们押送到李自成面前,据说李自成毫不含糊,直接命人准备几头鹿外加一口大锅,将鹿肉和福王一起放进锅中煮。
李自成还为这道菜取了一个名字,叫“福禄宴”,民间传说当时农民见到福王后非常气愤,用刀将福王进行刮毛剃脏,再用药水冲洗清理污秽之物。
随着福王在锅中逐渐没了动静,这场众人等待已久的福禄宴终于可以开吃,数千名士兵和百姓围着锅将福王和鹿肉一起解决干净。
福王被煮熟后被士兵分吃,这是民间传播最为广泛的说法,但是很可能是百姓为发泄心中不满而编造的,因为能够将福王这样身材的人放在锅里煮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史书上对福王的死也有相关记载,说是李自成当时是用鹿肉蘸着福王的血吃下去的,当时李自成的这种吃法被称为“福禄酒”。
在明史福王传中的记载又不一样,说是福王是被杀死的,在其死后还有两位侍从爬在尸体上大哭,因为不愿意看到福王曝尸荒野,所以请求起义军为福王打造一副棺材,就这样安葬了福王。
根据福王儿子的说法,福王在守卫洛阳城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后来不幸被俘,痛骂李自成等贼人后被杀,这种说法明显不可信,是后代在给福王洗白贴金。
在以上的四种说法中,其实最可信的是李自成边吃煮熟的鹿肉,边喝福王的血,以这种福禄酒的形式结束这位福王恶贯满盈的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