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流量狂欢后,国货如何固守“长红”市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27 15: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刘荷 王庆凯)近年来,不少昔日“默默无闻”的老牌国货凭借互联网流量迎来了“高光时刻”,尤其是在“花西子事件”后,诸多国货品牌相继出现缺货、爆仓等销量“井喷”现象。但流量狂欢后,不少国货品牌相继面临销量增长乏力的困境。如何固守“长红”市场,已然成为摆在“国货”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纵观国内消费市场,一方面国货品牌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内卷”,不少品牌陷入价格战和流量比拼,利润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另一方面,消费者日益理性,对产品的性价比、安全性、质量和品牌认可度提出更高要求,“物美”更要“价廉”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关键指标。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回归理性、留住用户,并实现品牌升级与产品优化,国货还需在“求实”“谋新”“注能”上下功夫,探索出适合自身品牌长期发展的思路与营销策略,守住“长红”市场。

“求实”就是要深入挖掘消费需求,谋划“长红”优供给。商品的优良品质和良好口碑是国货品牌经营的立足之本,品牌的信任度与认可度始于产品,立于形象,见于服务,只有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实打实的优惠”,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和支持。

“谋新”就是要着力推进转型,搭建“长红”强矩阵。国货要“赶上潮流”,“加”足产品创新的力度,“减”轻销售链路的“负担”,“乘”上电商营销的快车。只有全方位优化销售链路、流通时间和人工成本,打造独特的品牌卖点与产品标签,构建线下+线上的全链路生产销售矩阵,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

“注能”就是要盘活上下游产业链,释放“长红”新动能。国货品牌要在产品研发的创新力度上花心思,在品控把关的管理力度上下功夫,在用户体验的服务力度上出实招,借助品牌历史、品牌文化、品牌特点增强品牌活力,实现“弯道超车”。

国货这次意外“出圈”,为振兴民族品牌打了一针强心剂。但国货“长红”不能仅靠广大网友的朴素“爱国情怀”,而是需要品牌自身扎扎实实做产品,审时度势积极谋求创新,才能打响“中国质量”,擦亮“中国品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华网评:期待国货刷屏后的“长红”
...但也要看到,要想让热度流量得以长久,情怀不是确保“长红”的长期饭票。从长远发展看,除了口碑,更要看到品牌自身的品质。唯有守住品质,“翻红”才能变“长红”。对于品牌来说,要赢得
2023-09-21 09:44:00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国货要“翻红”更要“长红”
...的期许,也有对流量红利的奢望。当然,国货品牌能不能长红,还得消费者说了算。但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是这些国货产品背后,展现了什么样的中国品牌故事。在大家的印象里,很多国货品
2023-11-30 15:23:00
...人缘和流量,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从“翻红”到“长红”没那么容易。例如因“破产式捐款”而爆红的某运动品牌,销售额一度猛翻52倍,但过了100天后,热度逐渐减退,官方账号也面
2023-09-15 23:20:00
...正笃行,久久为功,不断破圈,方能变意外“翻红”为“长红”。坚守品质拓展“能力圈”。品质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国货不必盲目模仿国外品牌,也不必一味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而是要不断修
2023-09-18 16:05:00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热点关注给国货长红坚实的理由□ 胡立彪京东数据显示,今年“618”购物节期间,京东平台品牌热度Top100榜中,七成是国货品牌;消费者对“新中式”产品报以极大
2024-06-26 06:44:00
...风险并存,老国货品牌能否抓住机遇,把“翻红”变成“长红”,最终取决于与消费者建立新的消费关系。塑造品牌、创造新的破圈点,才是整个老国货能够持续热销的关键。如果缺乏品质的支撑、
2023-09-19 21:04:00
...廉是其卖点和优势所在。【详细】翻红后,还要想着如何长红当热度渐渐散去,在直播间里“野性消费”的人们能否对国货品牌钟情一辈子?这是需要所有国货品牌共同作答的考题。立足自身优势,
2023-09-21 11:50:00
众多国货品牌成为双11“黑马”,各大电商平台国货销量惊人
...播间里涌入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国货品牌能从“翻红”到长红吗?业内人士表示,国货品牌近年来通过线上渠道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逐渐积累起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想长红除了发力线上,还
2023-10-31 11:48:00
国货翻红 还要想着如何长红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所谓“泼天富贵”,不过是一群默默坚持的品牌,用汗水和泪水等到一次亮相机会。老国货此时切勿迷了眼,需抓紧时间、结合自身实际补短板。新国货也不必气馁,前辈们能靠品质
2023-09-20 06:0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