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近代工商第一人,富可敌国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30 11: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也会有不一样的性格。所以我们都是独一无二。越往外面走,我们就越能看到更多的人和事,看法相同的看法不同的,赞同的,鄙夷的,比比皆是。能够完全不在乎别人眼光的几乎没有,所以我们都小心翼翼,顺应潮流,也难免会被这一场场历史洪流冲到岸边,只有那些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人才能驾着船愈行愈远。今天小编介绍的这个人,他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关于他,人们的评价总是毁誉参半,李鸿章赞扬他廉洁,而其他大臣却说并非如此,那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近代工商第一人,富可敌国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自古以来,封建社会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重农抑商,商业一直被打压得很厉害,处处受限制,所以寻常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努力学习考取功名,因为从商没有出路。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外国人打开了我国封闭的国门,统治者们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这些商业思想。盛宣怀就是遇到了这个机会。他聪明伶俐,却一直没能够考取举人,考了好几年,父亲也放弃了,于是花了点银子让他成了李鸿章的幕僚。

他是近代工商第一人,富可敌国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尽管是这样,由于各种机缘巧合,他和商业打上了交道,他终发现了,自己并不适合仕途,而适合经商。由此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商业大国。在洋务运动中做了很多事情,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还创办了一个学堂,还有南洋工学,他被后人誉为那个时代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由于在商业上的突出表现,他升官了,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他是近代工商第一人,富可敌国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他不满足,商业重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当时李鸿章评价自己这位得力干将廉洁,但是满朝文武直呼不可能。要知道一个天天喝算盘打交道的人,一个天天喝钱打交道的人,能够廉洁?不可能,要说他廉洁,那紫禁城里八大胡同的小歌妓们都能给自己立个贞节牌坊了。这不就是个笑话吗?

他是近代工商第一人,富可敌国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其实盛宣怀从来不在意这些,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壮志满怀干着热爱的事情。当时汉阳铁厂即将关门,盛宣怀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保住了它。还致力于铁路建设,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是近代工商第一人,富可敌国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当时大清逐渐走向没落,他一个商人性质的官员挑起了大梁,那对于落后的中国来说,他是个不可缺少的实业家,他的贡献在当时很少有人可以相比。我们也不能总是对他留有溢美之辞,毕竟他还是出于大清朝的考虑。但是盛宣怀这个人,实在是为近代的中国做了太多,我们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和功绩。应该被历史铭记和赞扬

他是近代工商第一人,富可敌国却无人知道他的名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慈禧开始改革吏治,重用汉臣,并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地主武装。但另一方面,慈禧却为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向外国侵略者让步,成为叛国者。在列强的支持下,慈禧成功镇压太平天
2024-06-11 20:31:00
商业天才盛宣怀为何成为“误国首恶”
...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先是入李鸿章幕,是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曾被清廷授一品衔,后病逝于上海,年72岁。先不说好与坏,对与错,人如果一旦陷入了政治,那评价
2024-01-12 11:16:00
...专在官”。再次是对“政教工商”所谓“本末”的认识。李鸿章与郭嵩焘是同年进士,李鸿章一直欣赏他在办理洋务方面的才能。郭嵩焘在英国时,李鸿章极力维护保全他,郭嵩焘心知肚明,但他对
2023-09-17 03:03:00
《繁花》巨富陨落 一夜输光 百年来中国最大的败家子
...退路,靠人脉或者靠钱买官。盛宣怀就是靠父祖人脉进入李鸿章的幕府,很快因为能力出众成为李鸿章心腹,成为李鸿章最大的钱袋子,也是洋务运动最大的执行人。虽然在洋务运动和慈善事业中功
2024-01-16 00:01:00
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的
...是他在与西洋外商的生丝大战中失利,“官”的一面则是李鸿章和盛宣怀在背后捅刀子掐断了胡雪岩的资金链。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2岁开始孤身闯荡杭州当
2023-07-25 15:17:00
...现场,湖南籍作家肖仁福以自己创作的五卷本长篇小说《李鸿章》为引子,展开晚清的历史风景和文学镜像。“我天天写李鸿章,就天天跟李鸿章在一起。在现实中遇见李鸿章根本不可能,但在小说
2023-10-22 05:30:00
清朝时期得到文正谥号的八个人都是什么下场?
...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文正”。李鸿藻李鸿藻虽然没有李鸿章出名,但也非等闲之辈,历任内阁大学士、四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重要职务,他还是同治皇帝的老师,经历了咸丰、同
2023-06-08 13:18:00
...播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参加乡试,时值中法战争结束,李鸿章软弱地签订了条约。康有为认为中国必须推行变法,于是给光绪皇帝写下了一封5000字的书信。这是康有为首次公开地宣传变
2024-04-29 22:25:00
晚清四大名臣留下多少遗产
晚清的四大名臣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与张之洞,另一说则将后两人替换为胡林翼、彭玉麟,虽然如此更加被人公认的是第一种。大清王朝到了最后的关节其国库已处于财产枯竭的
2024-04-11 20: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