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关注罕见病】罕见病难以“全发现”?医生:早诊早治是关键!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01 13:2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周晋安 甄晓洲

白化病、血友病、渐冻症、法布雷病、戈谢氏病……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罕见病。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为提高公众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的认知,帮助罕见病患者及时诊断干预,提高生存质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罕见病中心在医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义诊。

【关注罕见病】罕见病难以“全发现”?医生:早诊早治是关键!

罕见病成因复杂,目前具体的发病原因尚不能完全阐述清楚。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可知大部分的罕见病与遗传基因突变或缺陷有关,具有遗传性。对此,中山三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胡学强教授提醒,“虽然罕见病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但是目前产前筛查的手段有限,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罕见病的突变基因。”

尽管通常来说每种罕见病患者数量不超过2000人,但一旦降临到某个人,往往给自身及整个家庭带来巨大伤痛。因此,胡学强表示,除了做好产前诊断以及新生儿筛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众和医疗人员对罕见病的认知。”

【关注罕见病】罕见病难以“全发现”?医生:早诊早治是关键!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胡学强教授

为了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浮出水面”,尽早得到妥当的治疗,近年来,医学界正在采取多学科合作的罕见病新诊疗模式。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介绍,2022年12月,中山三院组建了以神经内科、脊柱外科、感染科、儿科及变态反应(过敏)科为核心临床架构,依托相关学科与科研平台的罕见病中心。2023年,该中心获批广东省罕见病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关注罕见病】罕见病难以“全发现”?医生:早诊早治是关键!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

“罕见病中心以多学科合作模式为基础,致力于规范罕见病的诊治流程,提高罕见病诊治水平和救治效率,逐步实现罕见病早发现、早诊断、能治疗、能管理的目标。”陆正齐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罕见病的研究进展迅速。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为罕见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关注罕见病】罕见病难以“全发现”?医生:早诊早治是关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厦大中山在我市开创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联动机制
厦大中山神经内科陈星宇主任(右)正在为患者实施神经介入手术。厦大中山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团队。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 图/厦大附属中山医院 提供)10月29
2024-10-30 08:14:00
中山医院多学科诊疗助尿毒症新冠感染者过上团圆年
...配,打破内外科藩篱,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决定收治的是神经内科的王京医生,12月29日,患者被120送来医院,“接诊时患者情况很差,经过仔细检查,认为很可能是代谢性脑病,需要尽快
2023-01-26 02:00:00
...复与进展”等课题进行专题培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陆正齐介绍,梅州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卒中发病率较高,“首先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卒中,有哪些症状?其中
2023-04-24 06:59:00
国际级大导演确认患病,家属最新发声!网友唏嘘:太可惜
...者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目前治疗困难,综合治疗和护理有可能减轻病情和延缓发展,但却无法终止病
2023-10-26 11:36:00
脑梗可以没症状?研究:无症状脑梗死更危险
...降脂、营养神经、降血压、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并转入神经内科。经过了解,朱大爷有20多年高血压史,10年糖尿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无冠心病史。治疗经过转入神经内科后,朱
2023-02-06 21:06:00
国内首例!中山医院为癫痫患者植入具感知功能“脑起搏器”
...负担,苦不堪言的他找到中山医院癫痫多学科团队求助,神经内科教授丁晶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胡凡在全面检查评估后发现,患者发作起源复杂,影像学未显示明确的致痫病灶,不适合做常规切除性
2023-09-05 12:26:00
卵巢里竟长出“脑组织”?新技术为花季少女留住“完整人生”
...病因,家人带她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被收入神经内科监护室。当时,阳阳精神症状明显,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每日靠药物镇静才能保持安静。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汪昕、副主任丁晶仔
2024-02-25 16:58:00
第八届海峡两岸脑血管病暨神经病学研讨会在厦门举办
...辞中表示,今年适逢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建院95周年,该院神经内科作为厦门最早建立的神经病学专业学科,现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基地、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此次研讨会
2023-05-28 12:49:00
38名专家现场把脉开方!粤黔医生联合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肝胆外科、儿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肛肠外科、骨科、烧伤整形外科、中医科、耳鼻喉头颈科、眼科、肾脏内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皮肤科等30余个临床科室
2024-12-30 02: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