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那些沁入心灵的年味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15 06: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张旻

有时听外地朋友评价上海过年不热闹,会令我蓦然想起小时候每逢除夕夜父亲都会感叹的那句话:“在我们山东老家,今晚是不睡觉的。”我问父亲:“不睡觉干吗呢?”父亲回答:“等年来。”我心里大致明白,除夕守夜是一种仪式,新桃换旧符,有种种热闹。

而若论热闹,这种气氛的确不在我对儿时过年的印象中。我家所在的六一新村,春节期间甚至比平日还更安静些,原因是那几日各家各户的家长们都放假在家,孩子们被管束着,楼下少了玩耍嬉闹的身影。六一新村多数家庭的户主是山东籍,那些年也没见有哪家把老家的守夜习俗带过来,他们大概率会和我父亲一样吧,每当此夜有感而发慨叹一句。另一方面,我们新村里这类家庭也并不容易入乡随俗,尤其是在倡导“移风易俗”的大背景下。因此我小时候过年几乎没有什么传统仪式,唯有一种堪称标志性的集体行为,就是家家户户凭票排队买年货,在大街上见此景观就知春节将至矣。

我小时候喜不喜欢过年?当然喜欢。因为过年没啥“讲究”,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几乎只和吃有关,它们构成了最令孩子难忘的年味。当我今天评价父亲擀面包饺子的手艺,说这是他的拿手绝活儿时,我并不在意自己的表述和用词是否客观准确,那种情景和滋味也早已超越了任何比较。历历在目的总是父亲从和面、擀面到捏皮儿时那些“神奇的手势”,总是母亲煮饺子时不为身旁“动静”所动的不慌不忙——时至今日我还清楚记得,母亲下饺子时一定要反复加凉水3次,以致另一个后来经常被我提到的数字似乎就带有某种报复性:40!那一顿吃下的饺子数目。

关于老家食物的味道,与其说至今还停留在“舌尖上”,不如说反映在记忆里的是曾由食物引起的心理上的幸福感、满足感。我们真的还能辨识单纯食物意义上“妈妈的味道”吗?它们似乎总是和特定场景给予的影响有关。我们成年后因此常会找不到一些熟悉的味道,而在一个不相干的地方却又会有莫名的意外之遇。无论是对父亲的饺子、母亲的糖醋排骨还是姑妈家的大排青菜年糕等,如果我说自己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记忆里浮现的,多半却是与“味道”无关的一些情节:比如除夕夜母亲在饭桌旁看着我们一块接一块地吃肉,会说:“慢慢吃,嚼嚼烂。”而在平时她则会给我们另一种提醒:“吃得下吃,吃不下留到明天吃也来得及。”比如年初二父亲带我们去市区姑妈家走亲戚时,在路上对我们说的话:“到了姑妈家别贪吃花生米啊,上姑妈的当,吃饭时就吃不下了。”我们听了总是哈哈大笑,因为那时花生米是稀缺货。

母亲长寿,今年95岁高龄。前几天我去养老院给她送新买的棉裤,将棉裤交给服务员后,我在院门外等服务员微信告知我母亲试穿是否合适。结果我没等到微信,却看到服务员搀扶着母亲从楼里出来。本该是我上楼去母亲房间看她,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已好久不方便这样去见母亲。这会儿意外见到母亲,我竟有点反应不过来,隔着院门问她:“你下来做什么啊?天这么冷!”服务员替母亲回答我:“你妈说她要和你说句话。”我看到母亲满脸笑容,挥挥手和我打招呼,冲着我说:“我很好!棉裤正好!”母亲说话的声音一如既往响亮,中气十足。我也注意到母亲穿着得体,白发虽然稀疏,但也已梳理过。我不由得大声问她:“还缺什么吗?”母亲没听清我的话,依然回答:“我很好!”

我心里明白,母亲希望让我看到她当下最好的状态。虽然只是下个楼和我说句话,但她一定是在出门前换上了“盛装”,还梳过头、照过镜子了。在年前冬日和母亲这一意外而特别的晤面,始料不及地勾起了我对一种遥远而熟稔于心的“年味”的回味。当这种滋味弥漫于心头时,我感悟到,其中令我难忘的,正是昔日那一幕幕父母与我们相处的最好的情景。在那个年代,父亲常年“蹲点”农村,不在家,母亲工作繁重经常顾不上家,我们曾被寄养在外,也曾有过漫长的一段值得日后言说的“独立自理”的日子。不必说,过年的团圆意味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尤显不寻常。每当大年三十期待中的父亲出现时,他总像是我们一个久违的大朋友,和我们打成一片;严厉的母亲在那几日也露出了慈祥可亲的笑容。要不是有这些沁入心灵的景象,六一新村隔壁机关食堂的伙食,本来也足以成为我们日后无与伦比的回忆。

望着母亲的背影,条件反射似的,我忽又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出现并未作出更好的响应。自己也已年过耳顺,老大不小,但当着父母的面总还是会有该说未说、该做未做的。转身离开时,我留下一句话:“我也很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家乡年俗韵悠长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剪纸 IC photo 供图□王世华家乡的年味,除了舌尖上的美食味觉,传承千载的年俗雅韵更使人七窍共享。 腊月的年味,会随着社火排练的阵阵锣鼓渐渐浓烈。儿时的年
2023-01-19 03:55:00
看烟花盼团圆 过年方式大不同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山西晚报小记者兔年新春寻年味——看烟花盼团圆 过年方式大不同 千百年间形成的过年习俗,悠久而又隆重,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如作家冯骥才先生说:“年是一个放
2023-02-13 06:56:00
...风马牛不相及,却因“便捷”二字关联在一起,使家里的年味更浓、欢笑更多。2023年的春节,因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让人们重拾亲人团聚和走亲访友的情怀。大年三十的傍晚,经过一天
2023-03-04 06:14:00
...白鹅在“咕咚”冒泡的水花里嬉戏沉浮着,充满生趣,“年味”浓得沸沸扬扬,一年的期盼与幸福在这一刻变成了现实。在新年的饺子里,父亲也包进不少硬币,大都是一分两分的,图个吉利。我们
2023-01-22 06:44:00
大寒至深冬,年味渐浓时
俗话说:“大寒至深冬,年味渐正浓。”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仿佛是大自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宣告着旧岁的尾声与新春的序曲。这个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弥漫
2025-01-21 18:16:00
东北年味,是什么味儿?
...“年”,从跨进家门那一刻,就开始热气腾腾。东北的“年味”,淳朴浓郁,地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吉林松原籍诗人、作家傅焱在《山亭柳·过年民情》中写道:“东北民居,过节最恬娱。从岁尾
2025-02-08 16:21:00
最后陪父母过年
...,是我家的绝对精神支柱。有老父健在,我家的春节依旧年味浓厚。转眼到了2010年春节,我还是同往年一样做好一切过年的准备,吃罢年夜饭,照旧还是准备素饺子馅儿。只不过自母亲生病后
2023-02-11 03:05:00
母亲“忙年”
...我知道小弟弟是母亲一生的牵挂。此时此刻,那个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由大哥说了出来,也算是给母亲一个交代,宽厚慈善的母亲一定也听到了,也一定能理解。母亲健在的时候,看着母亲过年忙
2024-02-07 02:41:00
女儿买房,母亲给了30万,母亲要搬来同住遭拒,女儿:你欠我的
女儿买房,母亲给了30万,母亲要搬来同住遭拒,女儿:你欠我的从我们懂事起,不管是长辈还是老师,都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就养父母老。大家可要看清楚,前提是父母要养我
2022-12-26 20:4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
g170801.jpg
2025-10-17 14:29:00
g17011.jpg
2025-10-17 14:29:00
珍爱网观察:快节奏的生活,让爱情正在被“等一等”消磨
“等我忙完这一阵”“等我们条件再好一点”——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情感表态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似乎在“等一等”中渐行渐远
2025-10-17 15:27:00
古稀开启直播路
前段时间,年逾古稀的我,在挚友再三鼓励下,开启人生首场幼升小招生直播。这一次尝试,竟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窗,踏上有趣的新旅程
2025-10-17 18:45:00
小保答粉丝问丨男方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16 14:09:00
【天眼快评】江西有“鸡排哥”,贵州有“汉堡姐” 小善举汇成大温暖
近日,贵阳一位经营汉堡摊的老板娘,因一个暖心的举动悄然走红网络。清晨,她刚支起摊子,便看见一个书包歪斜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掉眼泪
2025-10-16 15:18:00
恋爱时转的3.8万元,分手后到底该不该还?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亲爱的,我信用卡快逾期了,先帮我周转一下?” “最近学费交不上,你救救我吧……” 恋爱中,一句句看似甜蜜的求助
2025-10-15 15:39:00
珍爱网用户自述:珍爱APP是我们爱情故事里最温柔的注脚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爱情却常常因为忙碌而被搁浅。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身边的圈子太小,遇见合适的人太难。张晨和林可(均为化名)也曾有同样的困扰
2025-10-14 11:58:00
铅山县永平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
暖阳漫进窗棂,将铅山县永平小学阅览室的书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趁阳光正好,趁阅读意浓,本周,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期待走进这里
2025-10-14 16:02:00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
2025-10-14 18:26: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幸福人生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核心使命旨在打破偏见,让“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5-10-13 14:00: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称全家遭网暴向黑粉宣战 本人最新发声
大皖新闻讯 10月12日,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和家人多年来一直遭遇网暴,尤其是近期有人竟对她年仅1岁的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2025-10-13 18:36:00
舅舅的婚期
从我记事起,舅舅的婚礼就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舅舅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什么?年幼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2025-10-13 20:17:00
东湖评论:尊重性格差异,关爱内向孩子
近日,河南洛阳一位老师为内向孩子设计的抽签活动在网络上收获一片赞誉。为鼓励班里最内向的孩子,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场抽签活动
2025-10-12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