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南时报讯 “当代年轻人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宇宙的尽头是中医馆”……针灸真香、推拿真香、拔火罐真香。曾经,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里似乎只能遇见中老年人患者,如今,却成了大批年轻人的心头好。
“嘎嘎两声落枕就好了”、“针灸完之后血脉觉醒”、“按完之后灵魂升华”,中药茶饮、中药药膳、“八段锦”、“五禽戏”、“拍八虚”,越来越多传统中医养生方式被年轻人喜爱和接受,这到底是为什么?
从美容院到中医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
00后小张是一名设计师,由于长期画图制图用眼过度导致经常眼胀头痛失眠,后背还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富贵包”。于是在各种广告和推销下,花了几万块办了美容卡,美其名曰“提神醒脑环背360项目”,没想到在美容师小妹的一顿操作下,第二天头和背部更僵硬疼痛了,于是来到中医馆寻求治疗。
“陈护士,你不知道,昨天当我听到医生让我做‘开天门’的时候,我这心里直犯嘀咕,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花式营销,没想到中医这么靠谱,昨晚我躺下没一会儿就迷迷糊糊睡着了,这一觉睡的太舒服了。”第二天来复诊的小张美滋滋地和专科护士聊着,“这次的就医经历太香了,真的改变了我对公立医院的刻板印象。”一边惊讶于中医的神奇效果,一边感慨着医院的就医体验。
从质疑到接受,只需要一次中医治疗
对于“久坐一族”来说,不少人都有颈肩不适的问题。曾经颈肩腰腿痛似乎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而如今也成为“久坐一族”的“老毛病”。36岁的李女士10年前即查出患有颈椎病,但仗着年轻当时只是简单治疗便有所好转,但在年纪增长和常年伏案工作加持下,颈肩疼痛已经变成她的大问题,“每天都要吃止痛药,也知道止痛药吃多了不好,但不吃就能痛到睡不着觉。”这是第一次来到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时李女士的开场白,通过半个月的针灸、艾灸和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李女士已经大为好转,“像我这个情况的同事有不少,在我的推荐下也来接受了针灸理疗,效果都不错。”每每提及中医馆,李女士都赞不绝口。
甩掉“班味儿”,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预防保健意识的提升,“保温杯里放枸杞”的养生方式已不只是中老年人标配,年轻人也纷纷爱上了“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
从“冬病夏治”三伏贴、中药茶饮、中药药膳,到“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膏方;从甩掉“班味儿”的整脊和推拿,到冲击波、中药熏蒸、牵引、中药封包等各类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文化正在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把原来买美白片、瘦身丸的精力都研究用在中医养生上了,过了立秋,来找中医把脉看看调理一下亚健康状态。”90后小俞拿着“泡脚方”和“茶饮包”说着。
“人体五脏六腑的疾病都与五行、季节及天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可割裂。因此我们还是要顺应自然,掌握身体的节律,才能真正养生。”
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中医师方六一表示,关注养生,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年轻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我们基层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创新探索“治未病”的新模式,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帮助大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但健康不是数学题,并不能一正一负的相互抵消,切莫做炸鸡配红茶、可乐放党参的“弥补式养生”族。(戈疑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