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河网讯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中原科技学院在新时代的方向定位和历史使命,更是学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23年起,中原科技学院以教育学院部分课程为试点,设计、实施以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改革行动。经过两年的实践,该模式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形成了多个研究性教学案例,经过试点后在学校其他学院推广,成果在5所高校获得应用推广,受益学生近万人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改革成果。
图为手工剪纸实践课堂
研究性教学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中原科技学院设计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情,以活动—建构观为理论基础,以“让学习真实发生”为教学目标,实施步骤包括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Problem)、引导搜集资料和研讨的路径(Path)、学习共同体研讨(Discuss)、学生归纳结论(Conclude)、E评价学习效果(Evaluate),简称为“PPDCE”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学生需要在规则、程序、预期成果的引导下,按照“确定选题—开题答辩—小组研讨—撰写成果—结题答辩”这一流程,完成与课程相关的课内外专题的学习、研讨、分享任务。
最早参与改革的小学教育专业的陈澜同学,在毕业后回忆研究性学习的经历时说:“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6人小组研究《中国古代考试选拔制度演变》,有人梳理科举发展脉络,有人分析八股文利弊,还有人探讨选官制度与现代教育的关联。通过收集资料后辩论,我们学会了史料分析和用证据支撑观点。结题答辩时,我们用情景剧还原唐代‘殿试’场景,把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这段经历让我学会提问、思考和创造,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也影响了我的现在的教学理念。”学校校长助理冯蔚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研究性教学模式以专题研究项目为依托,培养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体现了教学的自主性、探究性、建构性、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图为“研究性学习”小组研讨
为了有效落实该教学模式,各课程教研组从目标设置、内容重组、活动设计、情境创设和评价实施等方面,系统设计了教学各环节的流程,确保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顺利推广。目前,在中原科技学院,越来越多的课程以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质量,实现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不仅回应了应用型高校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为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郭新丽)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