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在田间地头追逐现代化的“新农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05 03: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是谢阿林的人生追求

在田间地头追逐现代化的“新农人”

本报记者 黄洪涛 本报通讯员 冷永新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05日 06版)

50岁的谢阿林种粮已有26个年头,自称“农二代”的他,对种粮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用“现代化方式”种好粮,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成为谢阿林的人生追求。农忙时,他的基地需要多人参与辅助用工,全部使用当地农民工,从不拖欠一分报酬。

成为种植大户

谢阿林出生、成长在江苏农垦新曹农场。1996年10月,新曹农场推行农业资源租赁生产经营模式,将农村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这一举措开全国农垦之先河。

当时24岁的谢阿林,正处于职业迷茫期。

“我看承包土地种粮很有前景。不行,你就跟我一起承包种大田……”担任多年农业大队、分场负责人的父亲谢富贵一番快人快语,击中了谢阿林的心。

“既然选择种田,就要专心学、埋头干!”谢阿林白天跟着父亲在田间地头日晒风吹“见习”,晚上回到家再翻开农业生产技术书籍进行“补课”。在父亲的帮助下,首次承包的新曹农场660亩连片水旱轮茬麦稻获得了大丰收。

2009年初,谢阿林成为盐城市大丰区第一个流转土地承包人,一次承包流转耕地1043亩。他又兴办了润鸿浓家庭农场,专业从事粮食生产,成为新曹农场首屈一指的种粮大户。

2016年夏收的一天傍晚,谢阿林骑着摩托车从盱眙县基地出发,赶到盐城步凤基地协调收割机抢收。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摩托车突然熄火,他推着摩托车在雨淋中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一家修车铺……近200公里路程,由于遭雨淋时间长、体力透支,染上了重感冒,可他仍坚守在抢收现场。

半个土专家

谢阿林现在很忙。作为“新农人”,他注重刻苦钻研新型农业机械操作技术与田间管理,现在农场里的所有农机和农田管理措施,他都能熟练掌握与操作。

此外,他还常外出学习、跑市场、寻找优质粮种,与种子公司商谈繁种合作。近年来,每当秋播结束后,他都会跑省农科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学院以及地方农科院所,马不停蹄上门拜访求学,定期请教授专家到田间“把脉开方”,或进行“会诊”。

2022年11月底,麦子播种一结束,谢阿林就带领管理人员返回新曹农场考察学习麦田管理措施,参加短期农技培训。谢阿林说:“这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几乎每年都有,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稍显凌乱的种植基地活动板房,既是谢阿林的宿舍,又是办公室,摆放着各类麦稻种植、病虫害防治的专业书籍。

“已经种田26个年头,亩亩产量都是吨粮田以上,从青年小伙子到中年汉子,也能算半个土专家。”谢阿林说。

除了麦稻种植方面的专业书籍,谢阿林看得最多的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现在看,感受真的不一样,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结合我每天接触的粮食市场供需结构变化、粮食价格波动,发现里面很多理论,越看越有意思。”

现在,对小麦、水稻种植的时间节点、各项流程与管理环节,谢阿林如数家珍。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现代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普及和应用。”谢阿林表示,这些年,自己的家庭农场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添置各种农业机械和设施,实现了从耕作、播种、病虫草防控、施肥、收割、晒场、粮食烘干全程机械化,助力农村现代农业发展走上振兴路。

此外,农忙时,他的一个基地需要多人参与辅助用工,全部使用当地农民工;农闲时,谢阿林就带动当地流转土地农民一起学习和研究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了解生长周期和苗情长势,传授精准施肥,查病治虫,全年亩均防病治虫和施肥成本费用比其他大户节省20%以上。让农民学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种植方式,尤其是选用品质好、抗病力强、抗倒伏、市场认可的麦稻品种作为当家品种。

2022年下半年,谢阿林三处承包种植的秋熟水稻在长期高温干旱、灌浆结实期低温、寒潮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下,1万多亩水稻仍取得好收成。据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润鸿浓家庭农场实行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科学种植,2022年全年亩均效益列100多家种植大户之首。

“能获得好收成都是父亲教给我的‘选择题’做对了。”谢阿林感慨道。种粮26年,他遇到过不少困难,有爱人孩子、同学的不理解,也有洪涝、干旱等天灾……但谢阿林依然坚定要一辈子做农业。

未来,他想把重点放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如果能把个人技术上升为标准化生产流程,就能更好地帮助乡亲赚取产品溢价,提高整体收益。”谢阿林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农人开着“飞机”去种田
...种渠道培育掌握新技术的“新农人”,加速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2023年,该县利用高素质农民现场观摩基地及田间实训学校,开展了7期市级高素质农民专项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754
2024-03-31 03:43:00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大连瓦房店市总成立4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工联会田间沃野建工会 农民变身新农人本报讯 (记者刘旭 通讯员于喜海)日前,在由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福运职工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2023-04-25 04:17:00
衡阳“新农人”冯静:扛起保障农业发展使命担当
...家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吸引、带领更多年轻人,投身到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中来。
2024-04-25 01:46:00
新农人奏响田野创业曲!河北唐山推动青年在农村施展才华
...者师源摄“农二代”将无人机应用于田野上,为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科技青年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让老乡日子越过越甜;回乡创业者把新点子变成现实,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唐山,青春
2025-06-16 11:34:00
...董剑峰先后考察了新疆、陕西以及美国、新西兰等国内外现代化农场的运营模式。“渐渐地我们发现看上去接地气、靠老天的种地工作也可以用数据实现标准化运营。”董剑峰的标准化数字农业简单
2024-05-13 07:23:00
全国人大代表郭进考:希望全国每个县都建一座“四新”智慧农场
...摩、学习,就能真正落实提升粮食产量的问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郭进考对上游新闻记者说。郭进考在田间考察。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年少理想:“让老百姓天天吃上白面馍馍 ”已过
2025-02-28 14:45:00
从“家庭农场”看“新农人”的新形象
...主不再是只顾耕耘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小农”,他们有着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链式思维,是崇尚合作共赢的“大格局农民”。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家庭农场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注入
2023-10-11 10:10:00
年轻人接力农业生产 湖南农村现“智慧”变革
...变得轻松,还带动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支撑。在湖南,不少年轻人选择“跳回农门”,接下父辈的接力棒。在南县小北洲村,2000年出生的虢
2024-03-28 22:31:00
宝鸡:农业“智”富路打开现代农业新图景
...喷多效,而且用药更加精准均匀,省时又省力!”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现代化。在宝鸡,越来越多的种田“老把式”和“新农人”选择无人机飞防等新型农业服务,于细微之处见证着国家促进农
2023-12-20 07: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